- 年份
- 2024(7271)
- 2023(10706)
- 2022(9057)
- 2021(8230)
- 2020(6491)
- 2019(14479)
- 2018(14221)
- 2017(25409)
- 2016(13635)
- 2015(14953)
- 2014(14287)
- 2013(13889)
- 2012(13172)
- 2011(12176)
- 2010(12365)
- 2009(11417)
- 2008(10903)
- 2007(9865)
- 2006(9106)
- 2005(8451)
- 学科
- 济(56808)
- 经济(56752)
- 管理(33423)
- 业(32442)
- 企(24515)
- 企业(24515)
- 中国(20791)
- 地方(19098)
- 农(17751)
- 方法(15181)
- 业经(14764)
- 学(12946)
- 农业(12169)
- 数学(12135)
- 数学方法(11953)
- 贸(11353)
- 贸易(11342)
- 财(11074)
- 易(10902)
- 发(10873)
- 制(10830)
- 融(10742)
- 金融(10741)
- 银(10680)
- 银行(10649)
- 地方经济(10615)
- 行(10432)
- 环境(9791)
- 理论(9185)
- 和(8919)
- 机构
- 学院(189172)
- 大学(185054)
- 济(73826)
- 研究(73480)
- 经济(72081)
- 管理(63410)
- 中国(55971)
- 理学(52677)
- 理学院(51961)
- 管理学(50865)
- 管理学院(50540)
- 科学(46366)
- 京(41575)
- 所(38615)
- 农(36265)
- 研究所(34774)
- 财(34134)
- 中心(32528)
- 江(31162)
- 范(28419)
- 农业(28393)
- 业大(28322)
- 师范(28050)
- 院(27229)
- 北京(26775)
- 州(25490)
- 财经(25488)
- 省(24393)
- 技术(23144)
- 经(22968)
- 基金
- 项目(121044)
- 科学(93822)
- 研究(89884)
- 基金(83543)
- 家(74250)
- 国家(73510)
- 科学基金(61134)
- 社会(55633)
- 社会科(52365)
- 社会科学(52352)
- 省(49954)
- 基金项目(42868)
- 划(42060)
- 教育(41138)
- 自然(38292)
- 编号(37368)
- 自然科(37358)
- 自然科学(37347)
- 自然科学基金(36645)
- 资助(33854)
- 发(32838)
- 成果(31101)
- 重点(28441)
- 课题(28077)
- 发展(26023)
- 创(25734)
- 展(25556)
- 部(24968)
- 创新(24021)
- 年(23507)
共检索到311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晶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国内发展进步的形势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压力,为进一步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赋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国青年群体为基础,利用网络舆论宣传,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主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骄
我国一直以来对爱国主义教育都非常重视。当前国际社会形势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挑战依然严峻,社会变革愈发剧烈,新时代国家发展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呈现出明显的提升态势。值此之际,学校基于思政课堂教育及课外实践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解决当前小部分群体意识形态动摇、进一步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地位的有效途径。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黄润秋
<正>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未来建设者的培养。为能更好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将弘扬爱国主义落实到实践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将爱国之情深深地根植于幼儿的内心深处,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幼儿的长足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鸣娟 高梧
抗日战争是以中华民族完全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而告结束的。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其主观与客观原因,而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完全胜利的基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胜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集美大学承办的陈嘉庚教育思想研讨会于2007年8月25日在集美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00多位从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抗疫实践中蕴含着丰厚的爱国主义滋养。具体到中医药院校,“人民英雄”张伯礼作为共产党员的执着坚守和人民情怀是诠释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教育资源。天津中医药大学以名誉校长张伯礼的英雄事迹为依托,筹建了“人民英雄”张伯礼抗疫事迹展,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的重要实践研学基地,亦是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典型实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肖鹏 马金华 姜爱华
<正>姜维壮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财政学家和教育家,是新中国财政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在财政领域深耕一生,为新中国财政理论和政策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时代,我们亟需构建中国财政学自主知识体系来指导财政实践,继承和发扬姜维壮教授宝贵的财政学术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持续推动中国财政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恰逢其时。姜维壮教授的财政思想内涵丰富。(1)在财政学本质认识上,姜维壮教授认为财政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是国家实现其职能和政策任务的重要工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党特征。他强调财政学是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将财政与国家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财政的国家分配属性,并分析了财政对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和对企业独立性的影响。(2)在比较财政管理上,姜维壮教授以其在苏联莫斯科财政学院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为基础,并与时俱进,进行了深入的中外财政管理比较。他的研究涉及苏联东欧国家、英美发达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特征以及财政监督制度的比较。他揭示了不同国家之间财政管理体制结构变化的趋势,并强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在财政管理上的不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龙海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继续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人民继续教育需要的广泛性、多样性和高质量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开放共享、服务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明确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目标,加强"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龙真真 王锐东 刘孝凡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特殊时期。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文章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中国梦"新经济环境的时代背景,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的重点要求为基本遵循,结合当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断,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问题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路径,对于涵养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文化修养、价值观念以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新经济背景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崔慧丽
兴国必先强师。新时代背景下,因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实施、网络信息资源的普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等需要,提升教师品质紧要而迫切。教师需着力提升的品质要素包括: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核心能力素养;信息化、国际化及学习和创新等综合素养;师德修养和信息道德素养。教师品质提升的基本路径包括:更新观念、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导向,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个性化能力导向的教师教育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健全信息化师德建设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光 邢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思路,旨在解决产能问题、提升供给质量、创造新增长动力。在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也呈现出发展增速放缓、内涵式增长补位外延式增长、发展结构向高层次和创新型调整等"新常态",经济领域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对高校继续教育同样适用。面对产能过剩、生态位趋同、创新不足等问题,高校继续教育要接受时代考验,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解决冗余产能、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催生创新,实现自身转型发展,推动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向新时代迈进。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 供给侧改革 新时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天培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广大的农村,有着丰富的内容,对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多个不同的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分别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层面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建纲 陈智 袁德宁
继承发扬南翔同志的教育思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孙建纲,陈智,袁德宁蒋南翔同志是我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4年间,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他的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鸣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爱国主义认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多元化社会和新媒体的合力冲击和挑战下遭遇了现实困境,高校要从践行文化自信、加强危机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和发展教育、强化校园爱国主义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党员思政互动性教学、创新教育内容、开展爱国主义志愿服务活动等七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爱国主义教育 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