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3)
2023(17701)
2022(15065)
2021(13653)
2020(11533)
2019(25958)
2018(25678)
2017(48049)
2016(26106)
2015(29550)
2014(29681)
2013(29243)
2012(27592)
2011(25303)
2010(25946)
2009(24535)
2008(24291)
2007(22375)
2006(19964)
2005(18714)
作者
(77404)
(64756)
(64587)
(61491)
(41278)
(30969)
(29505)
(24991)
(24423)
(23257)
(22230)
(21799)
(20863)
(20737)
(20277)
(20000)
(19237)
(19139)
(18893)
(18620)
(16545)
(16108)
(15706)
(14907)
(14688)
(14671)
(14571)
(14433)
(13058)
(12808)
学科
(123036)
经济(122903)
管理(76291)
(69693)
(56309)
企业(56309)
方法(43162)
数学(36538)
数学方法(36181)
中国(34888)
(31975)
地方(31151)
(28832)
业经(27311)
(25952)
(25374)
农业(21203)
(20845)
贸易(20832)
(20699)
银行(20665)
(20410)
金融(20404)
(20053)
(19933)
环境(18799)
理论(18478)
(17937)
地方经济(17778)
(17706)
机构
学院(385668)
大学(383847)
(162803)
经济(159235)
管理(139034)
研究(137902)
理学(116787)
理学院(115340)
管理学(113401)
管理学院(112647)
中国(105890)
科学(82655)
(82520)
(78308)
(71430)
研究所(63838)
(63022)
(62194)
中心(62092)
财经(60026)
(54098)
(53864)
师范(53623)
业大(52911)
北京(52728)
经济学(50514)
(49397)
(49133)
农业(48921)
经济学院(45002)
基金
项目(240998)
科学(188565)
研究(180984)
基金(171125)
(147898)
国家(146603)
科学基金(124413)
社会(114662)
社会科(108547)
社会科学(108514)
(96212)
基金项目(89376)
教育(83521)
(80316)
自然(76418)
编号(75178)
自然科(74550)
自然科学(74529)
自然科学基金(73154)
资助(69451)
成果(63535)
(56705)
重点(55348)
课题(53558)
(52813)
(50163)
国家社会(47071)
创新(47034)
(46645)
(46003)
期刊
(199168)
经济(199168)
研究(123193)
中国(86390)
(62592)
(59541)
学报(58379)
管理(53629)
科学(53623)
教育(47898)
大学(44109)
学学(41179)
(40224)
金融(40224)
农业(39708)
技术(34860)
经济研究(31879)
业经(31864)
财经(31347)
(27112)
问题(25543)
(20964)
(20772)
技术经济(19881)
图书(19435)
国际(18297)
(18293)
世界(18195)
商业(18146)
理论(17904)
共检索到612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荣涛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平衡性,关键在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仍存在市场机制及互助机制不健全、合作机制不完善、扶持不到位、生态补偿机制和跨行政区协调议事机制差等问题,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应以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协同联动机制,以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合作共赢机制,以共享发展理念构建互助共建机制和扶持共享机制,以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以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创新示范机制,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议事协调机制和法治保障机制,使八大机制形成多目标、多主体、多手段、多程序的系统合力,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霜  李敬  
在2019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协调发展新征程、新战略、新机制"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对策研究等区域协调发展系列问题开展研讨,以期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特别是构建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体系提供重要推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栋生  
国民经济由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地区经济很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除依靠科学布局、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外,还有赖于区际良性互动机制的健全,最主要的是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我国各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大,现有发展状况差异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差距亦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同样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鲍琳  张贵炜  郭彩云  
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观念、组织、制度三个方面逐一分析了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政府职能的路径:更新政府观念体系,树立协作、全局、市场意识;完善政府管理体系,建立组织协调机构和信息互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政府间合作的基本规范和利益补偿机制;转变职能方式,进一步构建服务型政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峰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农村面貌将发生改变。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问题,为此,从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考虑,应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武英涛  刘艳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的新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当前对该思想进行的全面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本文从实践需求和理论基础两方面系统梳理了该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研究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跨区域协同发展、坚持补齐发展短板、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使命、主要手段、内在要求、基本原则和潜在动力。该思想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久文  张可云  安虎森  贺灿飞  潘文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新宇  王贤彬  
文章通过方差分解和Panel Data固定效应估计发现,技术进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于引入控制变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投入、研发能力、经济开放度、市场化程度是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也应减少地方政府干预,打破地区条块分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克松  朱德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机制上的沉疴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桎梏和顽疾。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及其机制入手构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框架,将为采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两者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历史的启示和理论的反思在我国40多年寻求区域发展的道路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平衡发展到倾斜发展的转变。前30年,国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畸形偏集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实现生产力的均衡配置和消灭区域差别,我们采取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将生产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泉斌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今后15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部署等一系列大政方针,鲜明地描绘了迈向新时期的宏伟蓝图,是跨世纪的伟大纲领,对于实现建立繁荣昌盛、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坤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在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但这种协调必须是一种动态协调。本文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 ,并阐述了动态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主要内容等基本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囚徒困境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式分权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两种离散策略,一种策略是区域间完全没有协调,另一种策略是区域间完全协调。基本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应问题、协调问题和政治晋升问题会使得地区之间的博弈变成了囚徒困境博弈,区域间完全没有协调的策略会成为占优策略。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必须从如何打破囚徒困境入手,让每个地区都选择完全协调策略成为一个纳什均衡。在打破囚徒困境的大思路下,我们对比分析了四种协调机制,并指出了这些协调机制的具体内涵和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