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3)
2023(4425)
2022(3806)
2021(3455)
2020(2864)
2019(6241)
2018(6266)
2017(10225)
2016(5518)
2015(6127)
2014(6023)
2013(5853)
2012(5560)
2011(4708)
2010(4984)
2009(4406)
2008(4485)
2007(4263)
2006(3547)
2005(3249)
作者
(16154)
(13296)
(13282)
(12649)
(8416)
(6436)
(6163)
(5115)
(5083)
(4922)
(4697)
(4608)
(4291)
(4273)
(4137)
(4135)
(4129)
(4007)
(3957)
(3894)
(3319)
(3278)
(3266)
(3090)
(3087)
(3064)
(3062)
(2940)
(2730)
(2713)
学科
(19277)
经济(19262)
管理(14053)
(11336)
(10608)
企业(10608)
方法(8792)
数学(6129)
中国(6028)
业经(5961)
数学方法(5854)
理论(5700)
(5423)
(5232)
(4791)
教育(4688)
(4247)
(3869)
地方(3796)
文化(3746)
(3581)
贸易(3579)
产业(3517)
农业(3492)
(3476)
(3256)
银行(3242)
(3143)
财务(3134)
财务管理(3125)
机构
学院(76784)
大学(76020)
研究(25860)
管理(25597)
(24253)
经济(23424)
理学(21014)
理学院(20698)
中国(20128)
管理学(19974)
管理学院(19830)
(17111)
科学(17046)
(13293)
(12867)
(12706)
(12661)
师范(12551)
(12452)
中心(12103)
研究所(11898)
业大(11336)
北京(11138)
(10168)
师范大学(9897)
农业(9856)
(9826)
技术(9807)
财经(9658)
(9011)
基金
项目(48800)
科学(36894)
研究(36708)
基金(32749)
(29081)
国家(28819)
科学基金(23717)
社会(21470)
社会科(20245)
社会科学(20237)
(19498)
教育(17205)
(16764)
基金项目(16454)
编号(16168)
自然(15029)
自然科(14662)
自然科学(14653)
自然科学基金(14323)
成果(13821)
资助(13602)
课题(11457)
重点(11388)
(10559)
(10207)
项目编号(10200)
(9923)
(9721)
科研(9277)
(9096)
期刊
(31470)
经济(31470)
研究(22834)
中国(18198)
学报(13867)
教育(13563)
(11857)
科学(11433)
(10670)
大学(10549)
管理(10284)
学学(9756)
农业(8380)
技术(7322)
(6553)
金融(6553)
图书(6180)
业经(5366)
统计(5060)
(4779)
财经(4635)
书馆(4632)
图书馆(4632)
经济研究(4576)
(4571)
(4489)
(4042)
决策(4025)
职业(3851)
科技(3787)
共检索到123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谢慈  
文化活动的本质属性在于文化价值性,它以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客观载体,而文化法属于社会法,主要调整的是文化主体从事文化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权益分配和社会关系,其主要目标在于文化诉求、规范政府文化权责。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法律体系建设都具有独特的新时代背景,它构成了文化法发展的内在动因。文化法的功能和价值导向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对文化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中,必须将文化法置于新的场景赋予其新的内涵,对其基本范畴问题作出准确定位,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文化权力分配体系,从整体上促进中国的文化法治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诚  宗诚  
职业教育教材是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力保障。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积极回应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新要求。为此,从编者首负责制、统编校本互为补充、激励保障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其内涵要求,从坚持立德树人贯穿始终、坚持类型特点准确定位、坚持信息技术支撑改革等方面探索其建设路径,对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祖旭  贾少华  
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仅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所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破解社会发展新矛盾,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各方主体对于校企合作缺乏一致的认知,校企合作中的文化价值割裂与冲突,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校企合作相关的地方政策和法律不完善。破解校企合作困局,更好地面向新时代、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应加强文化嵌入,夯实校企合作育人的文化基础;实施共同治理,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保障;推动院校变革,建立"观念、机制、培养、队伍"四环联动的协同机制;加快制度建构,夯实校企合作制度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洪一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最本质的标识和最深层的内核。新时代开展大学文化建设是矫治高等教育发展深层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内涵式发展、巩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路径。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系统设计与规划实施、软指标与硬约束、精神传承与时代内涵的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邓婧雅   祝静  
廉洁教育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补足精神之“钙”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应该提升对廉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和了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现状、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廉洁文化建设体系。文章提出:深入学习研究,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强化协同机制,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健全制度体系,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创新教育渠道,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卢雷  沈伯平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与人民生活福祉。近年来,中国的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西方创新型强国相比,尤其在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依然较为薄弱。因此,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由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前提下,必须做到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保障、以文化创新为催化剂,实现四者有机耦合,发挥合力使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阳  
[目的/意义]情报信息服务是支撑反恐怖主义行动的重要力量。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设计/方法]从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构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提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结论/发现]目前反恐情报信息服务在情报信息的资源建设、分析处理、合作共享、转化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从资源储备、业务流程、组织管理、功能应用四个方面构建了反恐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逻辑框架,并从战略导向、模式创新、情报实战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实施路径。[创新/价值]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反恐情报信息服务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我国反恐怖主义工作的情报信息力量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潘炜   陈庚  
乡村公共文化领域长期存在供给碎片化问题。新时期以多元参与、技术升级、文旅融合为导向的改革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源聚合,但因现行体制下政策工具失灵、乡村文化功利化与居民文化主体性缺失、供给主导模式与基层社会需求结构错位,也引发了“多元价值非均衡博弈”“多元主体割裂式合作”“新旧技术交错式运行”等新型碎片化问题,成为阻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治理的关键是推动弱、小、散的主体建立共生关系,优势互补、协同演进。应以构建乡村公共文化共生体系为导向,通过挖掘文化共生单元、丰富文化共生模式、优化文化共生界面、形塑共生政策环境等策略,凝聚分散化要素、整合割裂化主体、疏通庞杂化渠道,以多元共生“自下而上”地推动碎片化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实现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目标任务,为技能人才工作的推进开创了崭新的发展格局。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实施"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方案,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新模式、新理念、新业态,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引领国际化标准建设与发展。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构建多元合作命运共同体,大规模开展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推动"技能"与各个领域紧密结合,以实现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科学性、协同性与可持续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关怀庆  
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对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矛盾,基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分析了《电子商务物流》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对《电子商务物流》课程重"新"定位的建议,并在对课程内容优化与重构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教学现状与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期望能够对《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实践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明吉  张馨元  
激烈的全球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在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双重驱动下会计转型势在必行。会计转型的关键是确定方向和路径,文章通过相关文献综述,提出新时代会计转型应在发展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重视管理会计发展的观点,深入剖析了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动因以及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管理会计理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注重管理会计个性化发展及培养企业高层管理会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对推进我国会计转型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颂坡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正在推进,因此面临着新常态医院,只有加强经济管理才能够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使用,提高医院自身的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主要围绕新时代背景的医院经济管理的有效路径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新时代背景之下医院进行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当下医院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医院经济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和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国峰  张立场  汤保国  
文章在分析中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打破原来的重技能轻品德、重管理轻育人、重言传轻身教、重局部轻整体、重智育轻德育的德育工作方式,落实教学育人、加强管理育人、创新活动育人、抓实文化育人、践行劳动育人、强化协同育人、注重新媒体育人等有效途径,把新时代的中职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苗月新  
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言,营销和创新是企业管理最为重要的工作,企业需要从根本上重视营销活动。但由于营销活动效果无法通过财务指标直接呈现,因而使得营销建议和主张面临如何验证效果的问题。这种不易量化的性质,主要源于营销是一种在效果呈现上既有直接性又有间接性的经营活动。而随着营销活动越来越倾向于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态度、理念而进入精神世界,从财务方面量化这种活动的直接效果变得更加困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雨欣  
众所周知,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趋势、发展力度等,展现的都是国家的经济面貌,唯有农村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等各方面,才能彰显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农村的发展面貌不仅呈现在农业、手工业方面,还在建筑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彰显的淋漓尽致,新时代背景下新农村的景观艺术设计便是典型之处。通过充分研究农村艺术设计,不仅可仔细分析传统农村向现代化农村转变过渡的重要特点,也能在分析过程中找寻不同国家的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异同。由顾小玲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