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1)
2023(15411)
2022(13340)
2021(12596)
2020(10490)
2019(23992)
2018(24276)
2017(45447)
2016(24453)
2015(27479)
2014(27299)
2013(26796)
2012(24502)
2011(22205)
2010(22468)
2009(20843)
2008(20028)
2007(17942)
2006(15935)
2005(13724)
作者
(69942)
(57494)
(57488)
(54428)
(36395)
(27562)
(26100)
(22312)
(21712)
(20652)
(19646)
(19186)
(18263)
(18023)
(17799)
(17354)
(17074)
(17058)
(16472)
(16406)
(14242)
(14180)
(13821)
(13093)
(13007)
(12969)
(12837)
(12798)
(11557)
(11248)
学科
(91530)
经济(91434)
管理(75383)
(68960)
(57844)
企业(57844)
方法(40469)
数学(34160)
数学方法(33769)
中国(28809)
(26660)
(23185)
业经(22356)
技术(20668)
(20454)
地方(19645)
(18657)
环境(17676)
农业(17474)
(17355)
贸易(17341)
理论(17319)
(16857)
(16564)
(16338)
银行(16302)
(15604)
(14604)
(14550)
金融(14548)
机构
学院(343828)
大学(343368)
管理(136536)
(131107)
经济(127958)
理学(117428)
理学院(116152)
管理学(114130)
管理学院(113513)
研究(111314)
中国(84412)
(74097)
科学(69469)
(62278)
(54794)
中心(50924)
(50757)
(50691)
业大(49912)
研究所(49620)
财经(49278)
北京(47339)
(46942)
师范(46517)
(44544)
(41874)
(41232)
农业(39439)
经济学(37921)
技术(37829)
基金
项目(231127)
科学(181080)
研究(173713)
基金(164244)
(141752)
国家(140514)
科学基金(120865)
社会(106969)
社会科(101089)
社会科学(101063)
(92064)
基金项目(87844)
教育(80430)
自然(77741)
(76881)
自然科(75824)
自然科学(75806)
自然科学基金(74411)
编号(73052)
资助(66308)
成果(59549)
重点(51540)
(51140)
课题(50563)
(49965)
(49571)
创新(47005)
项目编号(45114)
科研(43455)
大学(43205)
期刊
(148775)
经济(148775)
研究(102187)
中国(68060)
管理(52248)
学报(51129)
科学(47358)
(46004)
教育(45905)
(45317)
大学(38905)
学学(35952)
农业(32485)
技术(32292)
(29525)
金融(29525)
业经(26587)
经济研究(23201)
财经(22937)
图书(21507)
(19534)
问题(19212)
科技(18439)
理论(17330)
技术经济(16868)
(16595)
现代(16061)
实践(16014)
(16014)
商业(15953)
共检索到508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楠  刘萱  王宏伟  
新时代,良好运行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国家竞争的核心力量。我国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新型创新主体建设滞后、创新主体关联性不强、创新供给原动力不足以及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未来应该着力促进创新主体多元化发展、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基础研究体系建设并完善科技创新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丽霞  
基于动态演化、价值重构、生态位三个不同视角,分析大数据情境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重构和治理模型。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由一系列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企业构成,企业间维持竞合关系,共创共享价值;处于创新生态系统中心地位的可能是某一家企业,也可能是由多个企业合作构建的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企业的生态位处于动态变化中,而企业的学习能力、云计算能力等对其生态位的跃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实际是对企业生态位与竞合关系的管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弘钰  邹纯龙  
基于社会学的紧张理论和冲突理论对越轨创新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新生代员工产生越轨创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该研究有利于组织科学引导新生代员工的越轨创新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艳玲  
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跨界、大数据、共享经济及工业4.0等新概念新技术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企业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企业价值创造模式从价值链转型为价值网络。财务管理主导企业资源配置,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才能更好地支撑企业转型与价值创造。本文在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变化基础上提出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财务管理转型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栗志慧   刘洁  
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对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构建考虑数字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运用VIKOR方法,对京津冀城市群2010—2020年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大城市群2010—2020年区域创新能力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和创新绩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增强创新主体,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布局数据化平台和人才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仲磊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开展作出重要部署和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创新开展提供了方向。农林高校具有行业特色,如何在农林高校中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成为广大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关注的问题,根据农林高校的实际情况,广大思政课教师从教材、师资、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张晖老师主编的《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一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全国20多所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方式和育人成效,对新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是一本参考性较强的汇编性著作。该著作能够让读者详细地了解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研究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借鉴。作者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为当前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助力农林高校思想政治课提升育人效果。该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特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郭翔宇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把握国家创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契机,立足县域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设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推进县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有效模式。本文结合农业创新管理理论与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实践,对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理论框架和建设原则与路径探究。研究发现,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系统由农业创新群落、农业创新生态环境和农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构成,具备地域性差异、开放式协同、多样性共生、自组织演化和面向乡村振兴等主要特征,经历起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发展阶段,对县域农业科技制度、物质和人才现代化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需遵循“群落—环境—要素”三位一体路径,包括打造高质量县域农业创新群落、营造良好的县域农业创新生态环境、促进县域农业创新要素有效配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邓婧雅   祝静  
廉洁教育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补足精神之“钙”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应该提升对廉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和了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现状、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廉洁文化建设体系。文章提出:深入学习研究,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强化协同机制,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健全制度体系,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创新教育渠道,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芹良  解学芳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创新发展中,突出强调创新发展中联动、开放、协同、共生、演化等生态特征,实现了创新范式的变革;众创空间在主体结构、内在属性、组织等方面与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拟合性,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作为众创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合理性。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探索得出众创空间四大作用机理:内生竞合是众创空间生成的需求牵引机理;开放协同是众创空间成长的资源集聚机理;系统多样是众创空间共生的功能聚合机理;动态演化是众创空间形成的系统优化机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欣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社会各界对体育教学要求逐渐的提升,创新体育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题。而创新体育教育模式不仅是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还需要在学生身体锻炼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健美操进行全方位深化调整,尊重学生的锻炼意见,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既可以在健美操锻炼过程中提升自身体魄,还可以愉悦心情,让学生获得更加充分的学习情感体验。基于此,文章总结了我国当下部分地区体育健美操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指导方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鹏程  
吴江和李梅所著的《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变迁机理与创新路径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是以重庆整体经济发展战略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为基础,以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地方政府创新理论和政策生态理论为依据进行编写。该书主要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政策创新展开研究,作者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对重庆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变迁和演进趋势进行历史分析,就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就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的影响因子进行统计学研究,从而明确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政策创新中存在的局限性,以期能够为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创新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薛晓芳  梁伟静  李晓智  
在"大数据"的作用下,物流生态系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运用共生和协同理论,阐述物流企业在"大数据"这一新兴生产要素的推动下,实现物流生态系统环境协同、种群协同和个体协同的进化方式,为物流企业通过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来实现协同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振羽  
多种类型大科学设施在特定区域集聚,有助于实现基础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工业企业制造等多领域前沿人才和创新资本要素集聚。具备多样性生物集聚、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及互利共生等特征的"雨林模型",常被用于描述极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和解释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在"雨林模型"和演化交易成本视角下,分析基于大科学设施的创新生态系统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发现创新中国大科学设施投资模式有利于构建大科学设施集群演化为"热带雨林"的组织基础和个体行动选择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毛世平  杨艳丽  王晓君  马红坤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首先分析了美国密苏里州和法国奥罗阿大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经验,总结了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问题,最后凝练出相应的借鉴与启示。研究表明,美国密苏里州和法国奥罗阿大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完善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以企业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密切相关;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涉农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资金支持力度较弱、缺乏深层次的协作机制等问题。据此,提出支持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加大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学军  
文章对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之下,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梳理,根据高职院校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进行资源的系统化建设,并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化、系统化提出了合理的系统化建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