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7)
- 2023(14462)
- 2022(12017)
- 2021(11228)
- 2020(9151)
- 2019(20387)
- 2018(20098)
- 2017(37552)
- 2016(19803)
- 2015(21572)
- 2014(20230)
- 2013(19315)
- 2012(17129)
- 2011(15134)
- 2010(14590)
- 2009(13047)
- 2008(11720)
- 2007(9856)
- 2006(8098)
- 2005(6667)
- 学科
- 济(70975)
- 经济(70896)
- 管理(52474)
- 业(48859)
- 企(40341)
- 企业(40341)
- 方法(33351)
- 数学(29392)
- 数学方法(28940)
- 农(21057)
- 中国(19451)
- 财(18952)
- 业经(16943)
- 学(15762)
- 农业(14101)
- 贸(13490)
- 贸易(13483)
- 易(13116)
- 制(12859)
- 地方(12853)
- 理论(12127)
- 务(11728)
- 财务(11687)
- 财务管理(11660)
- 环境(11211)
- 企业财务(11031)
- 和(10932)
- 技术(10828)
- 银(10341)
- 银行(10310)
- 机构
- 学院(255447)
- 大学(252365)
- 济(99560)
- 经济(97600)
- 管理(97589)
- 理学(85465)
- 理学院(84576)
- 研究(83771)
- 管理学(82816)
- 管理学院(82377)
- 中国(61834)
- 科学(52833)
- 京(51182)
- 财(45100)
- 农(42270)
- 所(39995)
- 中心(39894)
- 业大(39228)
- 研究所(36929)
- 财经(36598)
- 江(36494)
- 范(33920)
- 经(33598)
- 农业(33515)
- 师范(33447)
- 院(32060)
- 经济学(30924)
- 北京(30650)
- 州(28961)
- 技术(28715)
- 基金
- 项目(187441)
- 科学(148774)
- 基金(136796)
- 研究(136391)
- 家(120853)
- 国家(119868)
- 科学基金(103271)
- 社会(87231)
- 社会科(82579)
- 社会科学(82559)
- 省(73998)
- 基金项目(71987)
- 自然(67418)
- 自然科(65909)
- 自然科学(65888)
- 自然科学基金(64662)
- 教育(63718)
- 划(62887)
- 编号(55507)
- 资助(54198)
- 重点(43310)
- 成果(43044)
- 发(41029)
- 部(40745)
- 创(40322)
- 课题(37963)
- 创新(37607)
- 科研(37076)
- 国家社会(36636)
- 教育部(35092)
- 期刊
- 济(102631)
- 经济(102631)
- 研究(68131)
- 中国(45446)
- 学报(41903)
- 科学(38558)
- 农(38288)
- 管理(35611)
- 财(34713)
- 大学(32287)
- 学学(30694)
- 教育(29128)
- 农业(26621)
- 技术(22791)
- 融(19429)
- 金融(19429)
- 业经(19124)
- 经济研究(17675)
- 财经(17155)
- 经(14832)
- 业(13581)
- 问题(12986)
- 版(12930)
- 科技(12066)
- 商业(11101)
- 图书(11079)
- 资源(10964)
- 理论(10764)
- 业大(10741)
- 技术经济(10662)
共检索到356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董志勇 王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其提出具有时代重要性、现实基础性与历史必然性。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工作主线的背景下,共同富裕在强调供给侧的同时关注需求侧,侧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重视角全面地把握共同富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其实现过程中主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具有动态性、可持续性、关注群体差异、地方良性互动、以人为本、开放性等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抓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抓好存量和增量“两只手”,抓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只手”,抓好农村和城市“两只手”,抓好人口和产业“两只手”,抓好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两只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岑 张彩云 周云波
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本文从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老龄化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我国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选择。本文认为数字经济会通过影响就业极化、工资极化、技能工资溢价和劳动份额等途径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和工资不平等产生冲击;实现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内容;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和影响资本积累的速度而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如果可以充分释放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潜力、抓住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同时设计合理的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完全有可能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毛樟伟 林蒙艳 诸葛佳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类社会世代追求的美好愿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围绕红船精神对嘉兴共同富裕的实现主体和覆盖面等方面对其科学内涵展开具体解析并提炼其本质特征,进一步认识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明确新时代嘉兴共同富裕“是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围绕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基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构建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回答好“怎么做”的问题,对嘉兴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造共同富裕的先行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嘉兴市 内涵特征 实践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海曦 蒋南平 蒋晋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大的理论空间。本文认为必须从以下方面保证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的界定、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共同富裕的具体做法、共同富裕的标准制定以及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方面,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我党100年来寻找到的科学方法,必须运用这个方法于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党100年来努力奋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都在实践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同时,在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分配制度及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世松 贾颖莲
近年来,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我国也在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随着人工智能、VR/AR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各行业的快速渗透,很多传统职业不断消失,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产业发展对人才种类和规格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高等职业院校在内的各人才培养主体带来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为行业企业供给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进行综合改革、采用何种路径发展,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文章从人民、共享、发展、可持续四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省域层面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对其时空演变、区域差异特征和障碍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阶梯状发展格局。不同省份之间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但区域分布逐渐固化;空间关系显著地区以“低-低”集聚模式为主。经济发展效率低、分配制度不健全、物质财富差距大是新时代背景下阻碍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地区差异 时空演化 障碍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攀 仲玉英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战略目标,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催生出教育更多层次的价值需求。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受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等外源依赖性困境及自身内部变革冲击等内源发展性困境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带有工具主义倾向。在技术理性的驱动下,探寻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核,寻求乡村社会价值与乡村人本价值的耦合或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从融合与协作视角出发,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包括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坚持多元合作协同发展,建设合作育人体系;坚持灵活机动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职业教育 价值追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文波 祝黄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制度、政策层面的投入,加强制度、政策层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制度、政策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收入分配公平化、合理化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本质内涵 贫富差距 实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明皓 叶敬忠
城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创造性转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创新,其理论机理内含目标维度上的城乡全民富裕、动力维度上的城乡共建富裕、内容维度上的城乡全面富裕和策略维度上的城乡渐进富裕。本文通过结合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以“全民、共建、全面、渐进”为原则提出了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包括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健全城乡全民共富提升机制,以紧密型城乡协作共同体建设激发城乡共建创富活力,以政策集成改革撬动城乡全面富裕建设,以区域性共富联盟和特色化发展战略支撑城乡渐进富裕路径,最终推动城乡共荣和全民共富的如期实现。
关键词:
城乡共同富裕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晓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力保障。本文从效用价值论、外部性与产权理论两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共同富裕进行了理论阐释,认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成效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和农民增收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挑战,提出了以创新驱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通道、升级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促进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五方面的实践路径,旨在使生态环境保护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共同富裕 实践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宁 王智
共同富裕是指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确保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新时代,要切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避免陷入认识误区。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由杜志雄和檀学文等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共享福祉至善求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之路》一书,立足中国国情实际,深入分析了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详细论述了如何解决不同区域与收入群体的共同富裕难题,提出可行性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城乡协同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存在各种不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巨大挑战,共同富裕目标任重道远。基于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问题,基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探讨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瓶颈并提出有针对性地破解之路,从而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李粤麟 陈云贤
资本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中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研究政府投资对整体资本结构的影响。首先将政府投资引入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验证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的互补性;其次建立扩展的拉姆齐模型,推导出稳态时私人资本与公共资本的最优比例关系,发现私人资本占比低于最优水平;最后通过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分解,发现技术偏向于私人资本主要源于私人资本的积累与公共资本与私人资本的互补效应。因此,在鼓励提高私人资本占比的同时,应注意到这会引致技术偏向于私人资本,需防范贫富差距扩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水平,是在消除贫穷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人人都达到富裕生活水平但存在合理差距的普遍富裕。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中被赋予新的意义与使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西部教师教育由于其地理特性、历史遗留等问题,面临着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关键词:
背景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华 刘展豪 曹振悦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任务。文章在阐释中国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对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及演进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稳步推进,其中,物质富裕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精神富足及人的全面发展仍需提升,收入差距仍待缩小;从区域层面来看,四大区域与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共同富裕均向好发展,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从演进规律来看,中国共同富裕的持续性较强,长期发展动力充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决策依据,为解决人类发展不平衡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