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3)
2023(10455)
2022(8599)
2021(7598)
2020(5900)
2019(13084)
2018(12759)
2017(22674)
2016(12073)
2015(13171)
2014(12569)
2013(12167)
2012(11347)
2011(10482)
2010(10604)
2009(9704)
2008(9214)
2007(8153)
2006(7446)
2005(6964)
作者
(34329)
(28607)
(28406)
(26789)
(18130)
(13743)
(12810)
(10969)
(10928)
(10111)
(9756)
(9547)
(9083)
(9028)
(8775)
(8773)
(8464)
(8355)
(8316)
(8176)
(7195)
(7135)
(6718)
(6542)
(6536)
(6404)
(6356)
(6324)
(5771)
(5673)
学科
(53477)
经济(53419)
管理(29994)
(28921)
(20976)
企业(20976)
中国(19620)
地方(19281)
(17138)
业经(14243)
方法(13896)
农业(12022)
数学(11409)
数学方法(11258)
(10973)
地方经济(10616)
(10105)
(10005)
金融(10001)
(9980)
(9895)
银行(9885)
(9798)
贸易(9785)
(9737)
环境(9634)
(9361)
(9247)
发展(8218)
(8192)
机构
学院(167505)
大学(161790)
(66706)
经济(65201)
研究(62616)
管理(58091)
理学(48621)
理学院(47949)
中国(47656)
管理学(46973)
管理学院(46665)
科学(38534)
(35452)
(31649)
(30721)
研究所(28423)
中心(28310)
(28211)
(27036)
(26102)
师范(25861)
财经(23219)
(23201)
业大(23070)
北京(22681)
(22121)
农业(21782)
(20937)
师范大学(20535)
(19871)
基金
项目(108586)
科学(85751)
研究(82800)
基金(75732)
(65800)
国家(65188)
科学基金(55717)
社会(52762)
社会科(49994)
社会科学(49987)
(45142)
基金项目(39283)
教育(37458)
(37127)
编号(34602)
自然(33519)
自然科(32728)
自然科学(32722)
自然科学基金(32085)
(30271)
资助(29512)
成果(28092)
课题(25500)
重点(25154)
发展(24573)
(24145)
(23094)
(22106)
(21799)
国家社会(21667)
期刊
(85911)
经济(85911)
研究(53267)
中国(39984)
(28179)
教育(24428)
学报(23857)
科学(23555)
管理(23093)
(21932)
农业(19897)
(18313)
金融(18313)
大学(18024)
业经(16995)
学学(16821)
技术(14935)
经济研究(14264)
财经(10620)
问题(10508)
(10231)
(9240)
商业(8980)
图书(8632)
资源(8523)
(8337)
(8301)
科技(8173)
(8130)
论坛(8130)
共检索到269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文章从人民、共享、发展、可持续四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省域层面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对其时空演变、区域差异特征和障碍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阶梯状发展格局。不同省份之间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但区域分布逐渐固化;空间关系显著地区以“低-低”集聚模式为主。经济发展效率低、分配制度不健全、物质财富差距大是新时代背景下阻碍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岑  张彩云  周云波  
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本文从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老龄化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我国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选择。本文认为数字经济会通过影响就业极化、工资极化、技能工资溢价和劳动份额等途径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和工资不平等产生冲击;实现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内容;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和影响资本积累的速度而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如果可以充分释放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潜力、抓住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同时设计合理的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完全有可能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燕芝  王超  陈铭仕  海霞  姚海琼  
从富裕度、共同度、共享性、可持续性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10—2020年中国省域农民共同富裕水平。基于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对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和收敛稳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省份农民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不断上升,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非均衡分布格局,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维度不均衡问题和“中等陷阱”效应。(2)全国总体差距不断缩小,东、中、西地区内部差距分别呈现波动扩大、波动平稳、波动缩小的演进趋势;总体差距主要源于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区域内差距逐步扩大;东部两极分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中部地区开始两极分化。(3)农民共同富裕不同发展阶段转移乏力,呈现低强高弱特征,当前正处于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阶段发展提升时期,但收敛稳态表明依然存在“返贫”和“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基于研究结论,从治理手段、要素流动、地区引领、发展格局、农村基层组织以及金融系统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董志勇  王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其提出具有时代重要性、现实基础性与历史必然性。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工作主线的背景下,共同富裕在强调供给侧的同时关注需求侧,侧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两重视角全面地把握共同富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其实现过程中主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合作共赢关系。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具有动态性、可持续性、关注群体差异、地方良性互动、以人为本、开放性等特征。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抓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抓好存量和增量“两只手”,抓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只手”,抓好农村和城市“两只手”,抓好人口和产业“两只手”,抓好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两只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昀   王帅尧   谢迟  
测度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与障碍因素,能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量化支撑。文章从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中国共同富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013—2021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同时,基于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以及莫兰指数对中国共同富裕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影响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提高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高,总体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及“南强北弱”的空间发展格局;以各维度中位数为划分标准,可将各省份划分为“全面领先型”“持续发展型”“可持续引领型”“富裕引领型”“共享引领型”及“相对滞后型”6种发展模式。(2)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差异不断缩小,不同地理分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3)全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存在“高—高”“低—低”的聚集式发展格局,且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较高的空间稳定性。(4)影响共同富裕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因子涉及创新产出、法治环境、收入水平、分配结构、创新环境、生态保护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琰   张瑶   刘鲁  
文章以2010—2019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旅游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测度了中国旅游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水平;同时,运用回归模型和门槛模型探究了旅游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旅游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对其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旅游发展水平每上升1个单位,共同富裕的共享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将分别上升0.089、0.048和0.012个单位。(2)旅游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具有非线性影响。2010—2016、2017—2019年的旅游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54和0.052。(3)旅游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系数呈现出“东北>中部>西部>东部”的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钰芬  胡思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共同富裕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包含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24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域2013—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次对全国整体、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展开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及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整体水平尚低但提升明显;三大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省域之间共同富裕水平差异较大,优势和短板各异,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研究有助于识别各省域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优劣势,为各级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芝清  杨子生  
文章以共同富裕内涵与特征为逻辑起点,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综合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揭示我国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并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方面,东部地区水平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均大于我国平均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分布格局;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等级板块结构特征。科技创新要素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玮  刘磊  
本文从医疗、社保、基建、环境、教育、文体六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服务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法、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2007—2019年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性、时空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整体表现出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格局;中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呈现明显“中部塌陷”;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发展具有空间维度的自相关性,主要表现出“高—高、低—低”型的空间集聚状态,但聚集态势有所减弱;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逐渐减弱,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较为明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的相对差异较区域内更大,是我国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及协同发展的理念,在促进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提升的同时,协调各地区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娜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目标所在。文章采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概念模型,识别2011—2020年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总体变化规律,并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收入水平和居民收入差异三个维度分析具体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各维度演变差异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周期波动增长态势,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居民收入差异呈波动式下降态势。进一步通过演变趋势预判发现,未来十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幅度约为上一时期的4倍,各维度演变趋势也更加显著。基于此,应建立居民增收全方位支持机制,健全收入差距适度调控制度体系,打造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方案,稳步推进全民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娜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目标所在。文章采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概念模型,识别2011—2020年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总体变化规律,并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收入水平和居民收入差异三个维度分析具体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各维度演变差异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周期波动增长态势,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居民收入差异呈波动式下降态势。进一步通过演变趋势预判发现,未来十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幅度约为上一时期的4倍,各维度演变趋势也更加显著。基于此,应建立居民增收全方位支持机制,健全收入差距适度调控制度体系,打造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方案,稳步推进全民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思檬   吴东立  
文章阐释了农村居民共同富裕的内涵,并构建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水平,利用核密度估计、空间可视化、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水平的基本事实、动态演进、区域差异、收敛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随着时间推移,东西部地区区域内共同富裕的非均衡性有所缓解,而中部地区区域内基尼系数在考察期后期才表现出下降趋势。绝对β收敛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共同富裕呈现趋同化发展态势,空间差异性将随时间变动而逐渐消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慧  刘杨  周加来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契合共同富裕发展与分配的双重属性,当前,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都处于探索期,文章首先梳理了县域城乡发展的理论共识、分歧与疑问,进而提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揭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从遵循梯度发展原则、走产城融合道路、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加强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四个方面,阐述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文章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为推动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建友  
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于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风险挑战,并提出了完善健康产业数字化技术和基础措施建设、建立健全健康产业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健康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鼓励健康产业发展新零售模式的路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园鑫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崭新奋斗目标。资本无序扩张是束缚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一大桎梏,与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的追求背道而驰。财税法律制度通过发挥其在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成为了引导资本有序发展的坚实利器。从资本无序扩张的实际出发,检视其对共同富裕带来的挑战。立足于解决财税法律制度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引导其有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财政支出、税收实体和税收程序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发挥财税法律制度对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