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4)
- 2023(16103)
- 2022(13644)
- 2021(12810)
- 2020(10267)
- 2019(23578)
- 2018(23529)
- 2017(43258)
- 2016(23704)
- 2015(26567)
- 2014(26797)
- 2013(26226)
- 2012(24422)
- 2011(22218)
- 2010(22430)
- 2009(20099)
- 2008(19410)
- 2007(17419)
- 2006(15538)
- 2005(13684)
- 学科
- 济(96569)
- 经济(96479)
- 管理(63404)
- 业(60368)
- 企(47658)
- 企业(47658)
- 方法(36138)
- 中国(31168)
- 农(30870)
- 数学(30288)
- 数学方法(29935)
- 地方(27570)
- 业经(24748)
- 财(21459)
- 农业(20938)
- 学(20752)
- 制(17113)
- 贸(16715)
- 贸易(16698)
- 理论(16307)
- 易(16102)
- 和(16099)
- 环境(16051)
- 发(15844)
- 银(15815)
- 银行(15773)
- 融(15278)
- 金融(15275)
- 行(15235)
- 技术(15177)
- 机构
- 学院(330629)
- 大学(328753)
- 管理(126894)
- 济(125970)
- 经济(122812)
- 研究(116849)
- 理学(108268)
- 理学院(106962)
- 管理学(105118)
- 管理学院(104513)
- 中国(86732)
- 科学(73314)
- 京(72526)
- 所(59198)
- 财(57459)
- 农(56179)
- 研究所(53719)
- 中心(52867)
- 江(50706)
- 业大(49733)
- 范(47975)
- 师范(47522)
- 北京(46647)
- 财经(44628)
- 农业(43296)
- 院(43115)
- 州(41790)
- 经(40437)
- 师范大学(38154)
- 技术(37804)
- 基金
- 项目(223447)
- 科学(173846)
- 研究(168538)
- 基金(156531)
- 家(136108)
- 国家(134798)
- 科学基金(114414)
- 社会(102936)
- 社会科(97125)
- 社会科学(97098)
- 省(89740)
- 基金项目(83210)
- 教育(77384)
- 划(75103)
- 自然(72395)
- 编号(71383)
- 自然科(70623)
- 自然科学(70609)
- 自然科学基金(69275)
- 资助(63093)
- 成果(58929)
- 发(52155)
- 课题(50636)
- 重点(50423)
- 部(47913)
- 创(46425)
- 项目编号(43188)
- 创新(43082)
- 科研(41895)
- 发展(41710)
- 期刊
- 济(150498)
- 经济(150498)
- 研究(101041)
- 中国(73010)
- 农(53959)
- 学报(52544)
- 科学(48599)
- 教育(48167)
- 管理(47568)
- 财(41242)
- 大学(39719)
- 农业(37792)
- 学学(36733)
- 技术(30464)
- 融(30337)
- 金融(30337)
- 业经(27216)
- 经济研究(22837)
- 图书(21686)
- 财经(20682)
- 问题(19218)
- 业(18715)
- 经(17619)
- 科技(16803)
- 理论(15859)
- 版(15547)
- 现代(15337)
- 技术经济(15233)
- 坛(15016)
- 论坛(15016)
共检索到507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世义 尹聪平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提出的一项关于发展乡村的重要战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是一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但是,我国农村问题根深蒂固,乡风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多加思考。周秋琴所撰写的《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一书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详细介绍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对乡风文明建设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杨
乡村音乐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对于文化传播及民间习俗传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下的乡村建设,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民间的乡村音乐,歌曲歌词多由农民自己创作,不但接地气,而且脍炙人口。由祝云撰写的《记住乡愁: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教育理论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一书,在乡村音乐教育领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音乐 新时代背景下 传承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俞春英
进入Web3.0时代,市场进入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商业文明时代。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加之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乡宿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以CBBE为理论依据,探析我国乡宿经济发展之路,提出Web3.0时代乡宿经济的发展需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立足点,三个抓手",以促进乡宿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带动乡村其他相关产业链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欣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社会各界对体育教学要求逐渐的提升,创新体育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题。而创新体育教育模式不仅是要求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还需要在学生身体锻炼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健美操进行全方位深化调整,尊重学生的锻炼意见,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既可以在健美操锻炼过程中提升自身体魄,还可以愉悦心情,让学生获得更加充分的学习情感体验。基于此,文章总结了我国当下部分地区体育健美操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优化指导方案。
关键词:
新时代 健美操 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颂坡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医疗体制的改革正在推进,因此面临着新常态医院,只有加强经济管理才能够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使用,提高医院自身的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主要围绕新时代背景的医院经济管理的有效路径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新时代背景之下医院进行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当下医院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针对医院经济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和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志立
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围绕新时代特征、新产业诉求与新工科特色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逻辑,系统研判新工科的发展脉络、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新工科与新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和互利共赢发展的具体路径:一是树立"大工程"和"大工科"理念,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二是制定战略性和前瞻性规划,助力新产业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三是坚持世界性和本土化原则,助力中国产业走向世界;四是强化前沿性和实用性思维,助力产业强国建设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关系到我国长期发展,农村教育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农村教师则是其中的基础力量,其发展状况对农村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随着对农村教师关注程度的加深,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茂波 王思言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公民,积累匹配产业结构调整的技能资本。我国职业教育面临校企合作主体内生动力不足、全面育人功能缺失、相关利益主体权责不清、合作领域单一的发展困境。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社会转型、产业升级、政策引导、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等动力驱动,从建设校企一体化育人平台、明晰相关利益主体所需承担的权责利、扩宽校企合作领域、构建多元融合的评价标准四方面来加以实施。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红
非学历成人教育是我国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可借鉴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根据博弈论中"智猪博弈"的结论,政府应打破传统博弈格局,构建现代政育关系。而"精炼贝叶斯博弈"则启示,只有在政策目标、责任目标与执行人员自身利益相挂钩条件下,才能推动其加强管理。基于理论分析,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非学历成人教育政策体系建设,完善政府激励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并积极推广非学历成人教育线上新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仲磊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开展作出重要部署和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创新开展提供了方向。农林高校具有行业特色,如何在农林高校中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成为广大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关注的问题,根据农林高校的实际情况,广大思政课教师从教材、师资、课堂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探索。张晖老师主编的《新时代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一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全国20多所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方式和育人成效,对新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是一本参考性较强的汇编性著作。该著作能够让读者详细地了解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研究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借鉴。作者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为当前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助力农林高校思想政治课提升育人效果。该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特色。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潘炜 陈庚
乡村公共文化领域长期存在供给碎片化问题。新时期以多元参与、技术升级、文旅融合为导向的改革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源聚合,但因现行体制下政策工具失灵、乡村文化功利化与居民文化主体性缺失、供给主导模式与基层社会需求结构错位,也引发了“多元价值非均衡博弈”“多元主体割裂式合作”“新旧技术交错式运行”等新型碎片化问题,成为阻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碎片化治理的关键是推动弱、小、散的主体建立共生关系,优势互补、协同演进。应以构建乡村公共文化共生体系为导向,通过挖掘文化共生单元、丰富文化共生模式、优化文化共生界面、形塑共生政策环境等策略,凝聚分散化要素、整合割裂化主体、疏通庞杂化渠道,以多元共生“自下而上”地推动碎片化治理。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碎片化新样态 文化共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思雅
进一步加快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既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也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还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进一步加快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我国政府应当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强价格调控力度,深化城乡互动交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娜娜 陶章
进入21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增加了组织不确定性,同时也使得传统的终身雇佣制逐渐被临时雇佣、人事外包等非正规雇佣制所取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员工只能通过提升自身可雇佣力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青年员工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其可雇佣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多数学者在探讨可雇佣力时,仍局限在大学生这一群体,因而本研究试图以青年员工为研究对象,在人境适配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青年员工可雇佣力提升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可雇佣力在职业探索和职业效能、职业承诺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成就动机能够调节职业探索与可雇佣力、可雇佣力与职业效能和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明吉 张馨元
激烈的全球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在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双重驱动下会计转型势在必行。会计转型的关键是确定方向和路径,文章通过相关文献综述,提出新时代会计转型应在发展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重视管理会计发展的观点,深入剖析了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动因以及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管理会计理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注重管理会计个性化发展及培养企业高层管理会计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对推进我国会计转型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崔慧丽
兴国必先强师。新时代背景下,因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实施、网络信息资源的普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等需要,提升教师品质紧要而迫切。教师需着力提升的品质要素包括: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核心能力素养;信息化、国际化及学习和创新等综合素养;师德修养和信息道德素养。教师品质提升的基本路径包括:更新观念、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导向,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个性化能力导向的教师教育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健全信息化师德建设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