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8)
2023(7771)
2022(6207)
2021(6054)
2020(4689)
2019(10638)
2018(10566)
2017(16018)
2016(10663)
2015(12579)
2014(12990)
2013(11277)
2012(10375)
2011(9606)
2010(10271)
2009(8417)
2008(8104)
2007(7712)
2006(6993)
2005(6648)
作者
(26307)
(21655)
(21625)
(21125)
(14010)
(10368)
(10042)
(8497)
(8304)
(8302)
(7557)
(7423)
(7133)
(7072)
(7065)
(6920)
(6809)
(6582)
(6553)
(6373)
(6069)
(5598)
(5550)
(5447)
(5119)
(5073)
(4953)
(4858)
(4529)
(4524)
学科
管理(24589)
(23996)
经济(23968)
教育(23591)
(22450)
(18004)
企业(18004)
中国(16566)
技术(14195)
教学(13011)
理论(12470)
(10217)
(8036)
学法(7567)
教学法(7567)
业经(7259)
农业(7088)
方法(7072)
(6563)
学理(6522)
学理论(6522)
(6345)
学校(6242)
技术管理(6220)
(6208)
研究(6193)
发展(5588)
地方(5508)
数学(5494)
(5464)
机构
学院(133416)
大学(130619)
研究(47997)
管理(38085)
(37829)
教育(36917)
经济(36356)
(32362)
师范(32185)
理学(31157)
理学院(30671)
(30556)
管理学(29783)
管理学院(29494)
中国(29007)
科学(28037)
职业(27888)
技术(27677)
(25859)
师范大学(25820)
(23615)
中心(21620)
研究所(21089)
北京(20670)
(20288)
职业技术(19640)
(19419)
技术学院(18505)
(18138)
(17610)
基金
项目(79436)
研究(73736)
科学(62809)
基金(47397)
教育(46990)
社会(39441)
(39347)
国家(38721)
(36991)
社会科(36803)
社会科学(36794)
编号(36449)
成果(33436)
(32365)
科学基金(31740)
课题(31281)
(27717)
基金项目(23289)
规划(22327)
项目编号(21090)
重点(20593)
(19977)
(19642)
(19528)
(19024)
资助(18569)
研究成果(18331)
(18259)
(17244)
教育部(17221)
期刊
教育(72161)
研究(52391)
中国(48241)
(48002)
经济(48002)
技术(23877)
职业(22988)
学报(17361)
(17308)
(15333)
科学(15295)
技术教育(15165)
职业技术(15165)
职业技术教育(15165)
管理(15012)
大学(14926)
(12367)
论坛(12367)
农业(11967)
学学(11573)
(10783)
金融(10783)
图书(9481)
高等(8678)
成人(8207)
成人教育(8207)
(8066)
业经(8050)
职教(7542)
书馆(7343)
共检索到229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春霞  李娜  陈朝阳  
丰富职教师资培养多元格局,探索高职院校等主体融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已刻不容缓。选择3所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高职院校进行嵌入性多案例研究,辨析高职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具有“优质理想生源选拔,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专业设置灵活多变,培养过程资源整合”等可行性,并存在“学校办学条件待提高,教师师范性属性欠缺,课程教学顶层设计有难度”等现实难题。基于此,提出“构建优质高职院校参与的开放培养格局;试行基于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多样化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特殊性的‘校校企’共同体;探索基于专业教育+教师教育的‘协同管理’机制”等发展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庆国  张燕  蓝欣  
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轨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以独立设置职技高师为核心,其他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相衔接的半封闭、半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应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资培养的特点,充分认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并逐步建立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适应向开放式师资培养模式转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天蔚  甄国红  睢忠林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建立了"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合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综合宽泛的通识教育课程、工作导向的专业教育课程和突出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三个模块之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斌  曾青云  
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重心已从"职业教育"走向了"师资培养"。在"职业教育"与"师资培养"的交汇中,不仅凸显了当代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优势与缺失,同时也昭示着其变迁的必然与必要。变迁的核心是重塑创新人才开放培养范式,关键是阐释与把握创新人才开放培养的要义及其行为抉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邱丽春  陶波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主要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教育师资人才,属于学术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院校。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在中国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设置很少,所占课时比重不足10%,远远低于国际通行标准。造成毕业生学术研究能力、师范教育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都相对较弱。因此极有必要对课程进行重新构建,建立由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教师职业技能教育三大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制定开发与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申仁洪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特殊师范教育逐渐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主体 ,这是当时特殊教育发展的使然。但是随着社会变迁 ,特殊教育的发展 ,带有一次性、终结性的职前教育特色的特殊师范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困境 ,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以特殊教师教育代替特殊师范教育标志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殊教师教育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并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惠转转  孟庆国  
为进一步了解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范生质量情况,以中等职业学校中毕业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教师为对象,以比较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参照,通过对全国105所中职学校校长的问卷调研,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来源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深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博  
随着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正面临着内涵建设的新要求。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建设基本满足了中职学校的师资需求、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三性”特色、基本建成了具有类型特色的专业师资培养团队,但仍然存在专业人才培养供需结构不平衡、课程体系“双师型”内涵体现不充分、专业师资团队培育机制未建立的问题。所以,需通过多层面保障专业人才供给、深化“三性”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跨界融合的师资团队培育机制予以应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庆国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国家在20世纪中等教育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在梳理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温伯颖  
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正遭遇发展瓶颈。文章就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如何面对办学规模扩大、学科综合性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拓宽等发展问题,探索了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三位一体分流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融合,实现具有时代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宾峰  冯启高  张社字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任务。我国现存的8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2018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此类院校的目标定位偏离"职教师资"培养初衷,实践教学投入严重不足,"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本应具有的师范性、技术性和职业性特征正在褪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办学本位有待回归,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需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学校主动协调推进的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振刚  孙翠香  
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提高博士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是跨"教育学"与"工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应确立融"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培养目标;制定凸显"跨学科"及"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招生制度;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核心课程类型,凸显"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多学科来源的、校内外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体系,理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子强  辛彦怀  
本文在总结了世界一些国家在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多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产生以来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师教育的特点,归纳总结了近几年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几种职业技术教师教育模式,这些模式的产生标志着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正积极向职业技术教师教育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江涛  苏德  
新时代背景下,探究高水平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个性特征具有重要的"共时性"价值。传统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特征在把握要素层次逻辑、突出融合创生取向、突显高阶发展意识等方面存在缺憾。基于存在价值、指向对象和个性彰显的维度,高水平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应具有"培养目标双重性""教育内容职业性""教育产出高阶性"的个性特征。而彰显这一个性特征,需要以伸展的教育功能兑现社会服务,以高端的学科专业成就一流水平,以系统的职教理论辉映师范韵味,以前沿的科研成果凸显职教底色,以卓越的师资团队支撑自身进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祝林  王建初  张建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