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2)
2023(7313)
2022(6207)
2021(5952)
2020(4705)
2019(11028)
2018(10979)
2017(18517)
2016(11622)
2015(13298)
2014(13298)
2013(12031)
2012(11194)
2011(10449)
2010(11047)
2009(9607)
2008(9667)
2007(9043)
2006(8225)
2005(7661)
作者
(29045)
(23914)
(23911)
(23087)
(15744)
(11354)
(11009)
(9477)
(9197)
(9166)
(8137)
(8023)
(7901)
(7832)
(7817)
(7531)
(7513)
(7282)
(7193)
(6887)
(6473)
(6011)
(5877)
(5794)
(5550)
(5451)
(5436)
(5400)
(4931)
(4870)
学科
(30014)
经济(29988)
管理(28813)
(28180)
(24042)
企业(24042)
教育(22727)
中国(16808)
理论(12494)
(11148)
(10594)
(10437)
教学(10345)
方法(9409)
(8867)
业经(8182)
技术(7480)
数学(7270)
(7129)
数学方法(7056)
农业(7026)
地方(6986)
(6718)
(6682)
贸易(6677)
(6540)
及其(6242)
(6185)
财务(6169)
财务管理(6161)
机构
学院(149531)
大学(148710)
研究(55084)
(51272)
经济(49701)
管理(49259)
理学(41234)
理学院(40666)
管理学(39900)
管理学院(39546)
中国(35042)
(33468)
教育(33312)
(31247)
师范(31085)
科学(30543)
(27225)
(26793)
(26324)
师范大学(24924)
研究所(24353)
技术(23340)
中心(23211)
职业(22874)
北京(22377)
(20467)
(20313)
(19953)
财经(19856)
(17897)
基金
项目(87897)
研究(76972)
科学(69855)
基金(56840)
(47433)
国家(46748)
教育(45505)
社会(43365)
社会科(40625)
社会科学(40618)
科学基金(39239)
(37361)
编号(36217)
成果(33098)
(33050)
课题(29966)
基金项目(27823)
(25895)
资助(23690)
自然(22664)
自然科(22070)
自然科学(22063)
规划(21815)
自然科学基金(21677)
重点(21588)
(21286)
项目编号(21273)
(21197)
(20872)
教育部(19004)
期刊
(63118)
经济(63118)
教育(61565)
研究(57649)
中国(44983)
(21008)
管理(20177)
技术(19506)
(18267)
职业(17942)
学报(17534)
科学(16803)
大学(14939)
(13458)
金融(13458)
农业(12713)
学学(12115)
技术教育(11713)
职业技术(11713)
职业技术教育(11713)
业经(10847)
(10767)
论坛(10767)
财经(9952)
经济研究(9626)
(8651)
(8098)
高等(7687)
图书(7593)
(7373)
共检索到249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社会热衷的焦点所在,比之以往任何时代,我们都更迫切地渴求大批量工匠型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概念。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以适应"中国质造"强国战略、彰显职业院校的办学魅力并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摒弃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引入现代学徒制,建构亲密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谭璐  
新时代工匠精神拥有了全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沉静执着的恪守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技道合一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双轮驱动"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和发展的环境;以"三元文化"为依托,构建集教育链、就业链与产业链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生态;以"四进"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五位合一"为保障,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流程化运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风雨  杨科举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大国工匠"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工匠精神不只是人的感性生发与表达,更是人的"理性"选择和实践。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构成了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其中技术理性是根本基础,审美理性是灵魂升华、伦理理性是责任担当、创新理性是永续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包括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涵育工匠精神;塑造"工匠之师",传承工匠精神;完善培养过程,革新工匠精神;实施整体评价,导引工匠精神四个方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陈磊  
《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认为,工匠精神培育是构建未来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思想基础,个体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激发力量,环境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支持力量,个体、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是工匠精神内化的维持力量。职业教育助力工匠精神培育可围绕“匠心”“匠行”“匠品”等内容,通过专题教育、课程渗透、文化浸润、活动养成等路径开展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友力  
培养"工匠精神"和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是新时期对职业院校的新要求,需要将两者有机融合,找寻其价值实践路径。培养"工匠精神"要走出误区,"工匠精神"与"立德树人"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路径,要树立一种理念,"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注重两个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的统一;构建三全模式,形成立德树人合力;设计四大模块,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五大机制,营造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良好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进  
2016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分会举办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与有百余名代表围绕"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共同研讨交流,深化了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影响因素、价值和实施路径的认识。"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而且居于核心地位,需要上升到哲学层面认识,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全体职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樊超  
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需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构建制度培育、文化培育、课程培育和实践培育四个方面的路径,为中国制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文俊  
随着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何推动工匠精神的发展,培育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培育出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也成为职业院校的重大历史使命。文章在明晰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传承与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以学校为主、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青  
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职业型人才,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能够令劳动教育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就“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培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俞松坤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时代课题。工匠精神是应用技术大学文化特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转变核心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推进创新创业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工程教育各个环节,打造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特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工匠精神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应有之意,其价值主张包括建设技能型社会、推动技术创新、塑造新劳动观、促进全面发展。基于当前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工匠精神养成理念、技术创新变革分割了工匠精神养成场景、现代生产发展打破了工匠精神养成路径等现实矛盾,文章围绕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价值嵌入、完善制度建设来构建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行动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婕瑜  潘海生  闫智勇  
面对世界工业格局的深度调整,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成为当下发展共识。培育技能型人才具备现代工匠精神,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重任。通过分析学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厘清工匠精神现代内涵,解构其发展层次;借助环境决定论和品德心理成分相互作用系统明晰工匠精神生成机理,确定工匠精神生成的理论支点,对探究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具备现代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晓  朱巍  
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变迁入手,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新内涵与新特质,立足学生、高校和社会发展需求,明确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重点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认识"工匠精神",提高职业认同感;弘扬"工匠精神",构筑文化大环境;体现"工匠精神",强化内容与价值取向;践行"工匠精神",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