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4)
2023(12313)
2022(10831)
2021(10119)
2020(8176)
2019(19001)
2018(19030)
2017(35381)
2016(18931)
2015(21322)
2014(21384)
2013(20986)
2012(19153)
2011(17389)
2010(17389)
2009(15751)
2008(15002)
2007(13144)
2006(11658)
2005(9649)
作者
(54967)
(45891)
(45544)
(43155)
(28862)
(21923)
(20549)
(17897)
(17392)
(16144)
(15838)
(15298)
(14253)
(14223)
(14054)
(13726)
(13652)
(13466)
(12914)
(12807)
(11320)
(11105)
(10888)
(10399)
(10250)
(10170)
(10083)
(10010)
(9086)
(8995)
学科
(75583)
经济(75505)
管理(53697)
(52812)
(40674)
企业(40674)
方法(33849)
(31096)
数学(29182)
数学方法(28842)
农业(20633)
中国(19935)
业经(19650)
(18172)
地方(17749)
(17203)
环境(15965)
(13389)
理论(12643)
(12462)
(12269)
(11836)
贸易(11828)
(11569)
(11432)
技术(11161)
教育(10733)
(10726)
财务(10665)
财务管理(10645)
机构
学院(270797)
大学(270470)
管理(109648)
(102154)
经济(99632)
理学(95954)
理学院(94876)
管理学(93197)
管理学院(92721)
研究(87791)
中国(63514)
(57356)
科学(56133)
(46207)
(44963)
(42657)
业大(42360)
中心(40388)
研究所(39145)
(38355)
(37868)
师范(37547)
财经(36557)
北京(35847)
农业(34951)
(33262)
(32277)
(31700)
师范大学(30398)
经济学(29442)
基金
项目(192698)
科学(151264)
研究(142108)
基金(139235)
(120755)
国家(119691)
科学基金(103375)
社会(89116)
社会科(84156)
社会科学(84133)
(75997)
基金项目(75587)
自然(67108)
自然科(65496)
自然科学(65481)
自然科学基金(64261)
教育(64229)
(63094)
编号(58893)
资助(55794)
成果(47134)
重点(42350)
(41606)
(41113)
课题(39889)
(39537)
创新(36715)
科研(36634)
国家社会(36212)
大学(35898)
期刊
(114818)
经济(114818)
研究(75949)
中国(49154)
(46929)
学报(43235)
科学(40550)
管理(37876)
大学(33225)
农业(31953)
(31831)
学学(31285)
教育(30014)
技术(23391)
业经(21794)
(20355)
金融(20355)
财经(16485)
经济研究(16370)
图书(16117)
问题(15138)
科技(14039)
(13976)
(13864)
理论(13362)
资源(13348)
(13302)
实践(12529)
(12529)
现代(12343)
共检索到382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国  
新时代美丽乡村不仅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还需要覆盖和超越传统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环境的永续发展。环境设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是配合国家顶层设计、延续乡村环境魅力,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有效路径。传统意义上的乡村空间环境设计更大程度上决定于农村长期以来的社会、经济及生态发展的影响,新时代新起点,乡村空间环境设计应充分挖掘乡村景观资源、拓展乡村景观内涵、守护乡村文化之"魂",建成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乡村。近年来设计界的学者和优秀设计师积极投身乡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严先琴  
广东省依托旅游资源禀赋,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业,其吸引力、重游率极高。尤其是广东省沿海乡村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呈带状布局的海岸线成为当前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特色。但总体来看,乡村人居环境状况还存在短板,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居民或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广东沿海乡村环境的空间环境设计及问题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喜平  孙贺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工程。应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维度综合定位美丽乡村建设,扭转和克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规划误区、模式误区和试点误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和顶层设计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农村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兼顾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的逻辑关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转换。理顺政府与农民的行为边界,走内生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婷婷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日益引起国家农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农业会议多次强调,要推动农村的绿色发展,打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因此要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但从实践过程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及认知误区,比如定位不明确、推进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这就要求必须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过程和执行方法,实现乡村建设和谐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清  冯嘉晓  朱春晓  滕文敏  
运用GIS空间技术探讨中国美丽乡村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①从全局上看,中国美丽乡村地区分布不均衡,呈"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格局。②美丽乡村类型分布差异明显,历史古村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京津冀地区;中部及东北部分布较多现代新村且具有交通指向性,沿主要铁路呈网罗式分布。③区域密度分布差异较大,经向地带性差异较为明显,呈现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中心密集区,总体表现为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格局。④冷热分布不均衡,表现出"大部分冷、局部热"的格局,热点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山东、河南等地,冷点区多集中在西南地区。⑤美丽乡村的分布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自然因素表现为地形地貌和水文状况,人文因素体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扶持力度、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深厚程度等。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仍存在资源分配不平衡、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鉴于此,从发展方式、资源整合及监督机制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亚慧  
~~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曦  薛雄志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环境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环境治理应从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树立农村居民环保理念入手,同时注重发挥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专项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事后治理与事前保护双管齐下,完善环保立法与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相结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振  徐影秋  王浩  
基于对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的变化、发展与挑战的分析,从价值体系、功能、布局3方面进行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理路。价值体系重构要保障村民的权益与主体性,重构乡村公共空间的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强调乡村公共空间公平性的资源观与规划设计价值观。功能重构以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的转型和新内生型公共空间的建构为主要内容。布局重构在优化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强化乡村传统内生型公共空间在乡村公共空间系统结构中的主导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聂亚立  
<正>~~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本双  王震宇  
在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罗家坡村,天蓝、水清、荷香、民居美,宛如一幅美丽画卷。近年来,竹山县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规划,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乡村,计划10年内让90%以上乡镇达到省级绿色示范乡镇标准,85%以上的村建成绿色示范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加猛  季小霞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文章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基于江苏省7个市12个乡镇的1113份有效问卷,就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中村民对公共设施、化肥使用、秸秆焚烧、厕所改造、企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感知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模式优化和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等4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策略建议,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提供决策信息和方案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健  樊金萍  王丽波  张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博峰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乡村景观设计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尊重、挖掘并继承乡村特色文化,并兼顾外在的生产景观设计。当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理念不合理、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资金不足等,导致乡村景观的特色及优势难以发挥。为此,应当树立科学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将地域文化特色等融入乡村景观规划方案,提升乡村景观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多渠道筹集乡村景观设计资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笃川  
[目的]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加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优化研究,对指导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居住地的集约化管理,改善农村现有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运用平均最邻近比率、平均分布密度和乡村聚落平均人数描述河南省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并采用Arcgis10. 2绘制乡村聚落平均分布密度图,从县域和市域尺度分析了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指明该省乡村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性的优化建议。[结果](1)河南省乡村聚落整体呈集聚分布,从空间位置来看,都集中在东北部地区。(2)乡村聚落县域分布密度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中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平均分布密度较大,呈沿交通要道周围分布,东南和西北地区平均分布密度较低。(3)各市级行政单位乡村聚落分布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洛阳市、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和三门峡市的聚落密度较小,均低于全省乡村聚落平均密度。漯河市、三门峡市、濮阳市和济源市的行政村均人数不足800人。[结论]针对小规模聚落的零散分布和偏远贫困区域乡村聚落的边缘化等问题,今后该省可重点建设中心村,以城带乡发展城边村,同时加大对边缘聚落的改造,结合当地文化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当地居民进行自我建设的积极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国祥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等八个方面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三亚市最近给出了答案:7月20日,三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决议。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行动离不开艺术设计的参与,因为艺术是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