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9)
- 2023(14716)
- 2022(11747)
- 2021(10583)
- 2020(8583)
- 2019(18962)
- 2018(18841)
- 2017(34584)
- 2016(18282)
- 2015(20567)
- 2014(20303)
- 2013(19667)
- 2012(18510)
- 2011(16876)
- 2010(17277)
- 2009(16017)
- 2008(15620)
- 2007(14657)
- 2006(13451)
- 2005(12193)
- 学科
- 济(92749)
- 经济(92578)
- 管理(55498)
- 业(53143)
- 企(43979)
- 企业(43979)
- 方法(28898)
- 中国(28276)
- 地方(24059)
- 业经(24007)
- 农(22582)
- 数学(21674)
- 数学方法(21472)
- 学(19191)
- 技术(17941)
- 理论(17151)
- 财(16988)
- 制(16760)
- 农业(15249)
- 和(15125)
- 地方经济(14242)
- 融(13409)
- 金融(13408)
- 银(13349)
- 银行(13319)
- 行(12920)
- 发(12912)
- 技术管理(12239)
- 产业(12100)
- 贸(12083)
- 机构
- 大学(266269)
- 学院(264057)
- 济(115364)
- 经济(112824)
- 管理(97519)
- 研究(96368)
- 理学(82126)
- 理学院(81186)
- 管理学(79836)
- 管理学院(79332)
- 中国(72151)
- 京(57097)
- 科学(56082)
- 财(52822)
- 所(47871)
- 江(43127)
- 研究所(42901)
- 中心(42760)
- 农(40498)
- 财经(40419)
- 范(36991)
- 师范(36603)
- 经(36591)
- 经济学(36494)
- 北京(36411)
- 院(34964)
- 业大(34918)
- 州(34129)
- 经济学院(32267)
- 农业(31030)
- 基金
- 项目(168904)
- 科学(134020)
- 研究(128415)
- 基金(120519)
- 家(104607)
- 国家(103655)
- 科学基金(88840)
- 社会(85315)
- 社会科(79856)
- 社会科学(79832)
- 省(67550)
- 基金项目(62448)
- 教育(58699)
- 划(55781)
- 自然(52998)
- 自然科(51805)
- 自然科学(51790)
- 编号(51569)
- 自然科学基金(50933)
- 资助(46697)
- 成果(43901)
- 创(39964)
- 重点(39010)
- 发(38859)
- 课题(37677)
- 部(36510)
- 创新(36454)
- 国家社会(35388)
- 发展(32043)
- 项目编号(31967)
- 期刊
- 济(144427)
- 经济(144427)
- 研究(87682)
- 中国(65274)
- 管理(42521)
- 财(40442)
- 学报(40135)
- 农(38588)
- 教育(38140)
- 科学(37547)
- 大学(31454)
- 学学(28594)
- 农业(25805)
- 技术(25599)
- 融(25369)
- 金融(25369)
- 经济研究(23862)
- 财经(21694)
- 业经(21633)
- 经(19144)
- 图书(19032)
- 问题(17784)
- 技术经济(14947)
- 书馆(14416)
- 图书馆(14416)
- 业(13822)
- 科技(13657)
- 坛(13582)
- 论坛(13582)
- 贸(13505)
共检索到431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呼倩 吴群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编辑部于2021年11月13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凝聚中国经济学界共识和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论坛汇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122家重要期刊的136位主编、社长和编辑部负责人,围绕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如何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建设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江西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史忠良现代化文明国家有两个标志:一是具有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二是具有高度的现代精神文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力增强,人民物质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制度安排服从于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的需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新中国财政70年发展的历史逻辑。财政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财政实践的内容和财政理论的进展。本文立足于这一历史逻辑,分析财政发展各阶段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演进的实质,总结创新性的财政制度设计对于特定阶段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对各阶段中不同财政思想的内在联系做出新的理解和思考。这种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研究框架同时也为研究一个国家的财政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上的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关键一招,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国内诸多历史性挑战,只有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延续经济增长与追赶势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支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须聚焦基本经济制度、高标准市场体系、政府和市场关系、科技创新体制、数字经济发展机制、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共同富裕实现机制、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体制八大重点领域,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处理好政治与经济、增长与收缩、秩序和活力、体制转型与风险防范、发展和安全、中国和世界六大关系。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演进和现实实践来看,现代化进程都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谁就引领现代化发展。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年来,我们党坚守这一初心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历经百年风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建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一、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建
经过40年的奋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站在历史的高位上,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使命,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新发展理念、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科学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分别更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将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又饱含着对深圳在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殷切期望,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俊山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自主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经济建设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经济建设方略。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中心、建立在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基础之上、以质量第一为评价标准,并有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消费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燕坤 王喆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实现"五个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指明了改革方向。深圳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推进更具突破性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建设开放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城市民主法治环境、繁荣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城市文明、治理有效和保障有力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绿色安全的社会主义城市生态文明。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立法定位兼具自贸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的叠加效应,表现为"比照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方式。因此,引领区的司法保障也应兼顾传承与创新两大方面,在秉持"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基本理念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实现保障路径的贯通:一是司法主动回应立法变动,填补引领区"立法真空";二是准确定位政策功能,辩证把握引领区创新政策的司法运用;三是依法维护市场创新,贯彻司法对市场的谦抑原则;四是全面契合国际化需求,提升引领区司法的国际公信力。上述举措的实现需要构建全新的支撑平台,故设立国际商事法院不仅符合引领区的政策定位,而且具备相当之必要性与可行性。国际商事法院在管辖围界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放宽协议管辖"等改革方向,在审判规则创新方面则应全面对接商事领域的国际通行规则。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要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历史背景深远、时代特征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以"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为框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重心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转移,以"党的领导"核心制度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赶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与时代同步、与国际同轨,形成了系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丹 张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在新时期要把握现代化建设历史规律,掌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内涵。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既包含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反思和超越。我国的现代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的探索。
关键词:
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初军威 金田林 毕悦 魏桥乔
2019年5月2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129家重点期刊的180位主编和社长围绕经济学期刊如何支持自主理论创新、增强理论自信,经济学研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影响,经济学研究如何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等主题进行了热烈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论坛由上午的开幕式、宣读题词、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和下午的八场平行分论坛以及闭幕式组成。《经济科学》在创刊40周年之际,承办这一大型学术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编辑部特刊此综述,汇聚论坛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