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7)
2023(14155)
2022(12352)
2021(11612)
2020(9729)
2019(22143)
2018(22022)
2017(41568)
2016(22384)
2015(25253)
2014(24524)
2013(24083)
2012(22294)
2011(20047)
2010(20010)
2009(18257)
2008(17957)
2007(15964)
2006(13819)
2005(11874)
作者
(62899)
(52276)
(52012)
(49501)
(33555)
(25135)
(23498)
(20403)
(19868)
(18789)
(18097)
(17532)
(16473)
(16448)
(16097)
(15808)
(15616)
(15535)
(15005)
(14895)
(12856)
(12853)
(12644)
(11890)
(11678)
(11649)
(11543)
(11521)
(10513)
(10384)
学科
(88777)
经济(88678)
管理(70000)
(67682)
(58046)
企业(58046)
方法(43447)
数学(37377)
数学方法(36939)
中国(24476)
(22989)
(22790)
技术(21096)
业经(20314)
(18866)
地方(17624)
理论(16516)
(15821)
(15728)
贸易(15716)
农业(15529)
(15200)
(14896)
财务(14832)
财务管理(14802)
(14288)
企业财务(14095)
(13847)
银行(13807)
技术管理(13633)
机构
大学(315961)
学院(312915)
管理(128121)
(122276)
经济(119560)
理学(111553)
理学院(110364)
管理学(108488)
管理学院(107923)
研究(100079)
中国(74606)
(67006)
科学(62095)
(56476)
(48723)
(46144)
中心(46003)
业大(45702)
财经(45608)
(45307)
研究所(44271)
北京(42337)
(41646)
(41560)
师范(41291)
(37096)
(36754)
经济学(36428)
农业(35944)
财经大学(34064)
基金
项目(215964)
科学(170755)
研究(160589)
基金(156370)
(134966)
国家(133792)
科学基金(116303)
社会(100912)
社会科(95597)
社会科学(95573)
(84783)
基金项目(83136)
自然(75047)
教育(74163)
自然科(73367)
自然科学(73352)
自然科学基金(72075)
(70726)
编号(65277)
资助(64027)
成果(53150)
(48683)
重点(47616)
(47478)
(45271)
课题(44897)
创新(44662)
教育部(41263)
项目编号(41102)
国家社会(41093)
期刊
(131193)
经济(131193)
研究(92043)
中国(61746)
管理(48472)
学报(48297)
科学(44821)
(42244)
(41181)
教育(40467)
大学(37261)
学学(34705)
农业(28829)
技术(28669)
(26231)
金融(26231)
财经(22213)
业经(21456)
经济研究(20778)
(18882)
图书(18464)
科技(18434)
问题(16494)
技术经济(16373)
理论(15921)
(15315)
实践(14649)
(14649)
(14161)
现代(13935)
共检索到455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尚文杰  
随着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工匠精神内涵也发生了嬗变。学术界对这一嬗变的实质存在不同观点,亟需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加以澄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基础,分析新时代科技创新中工匠精神的嬗变动力、实质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工匠精神主题活动的960个数据样本,通过均值分析、趋势分析验证相关研究假设。结果显示,自2016年工匠精神重返公众视野以来,其内涵已发生科技向度的嬗变;在生产力发展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工匠精神在形态上日渐技术化和思想化,内容上逐步专业化和体系化,其实践性和时代性得到增强;然而,新时代工匠精神仍然保留着传统工匠精神的普遍适用性,上述嬗变是后者在解释学意义上的完善和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谭璐  
新时代工匠精神拥有了全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沉静执着的恪守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技道合一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双轮驱动"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和发展的环境;以"三元文化"为依托,构建集教育链、就业链与产业链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生态;以"四进"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五位合一"为保障,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流程化运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靖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开放协同、分工协作的共赢意识,爱岗敬业、专注专业的执着追求,精进不休、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为加快实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中国品牌"转变,必须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精神之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敏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认识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具有积极价值,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此,高校应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融入工匠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培育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汉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工匠精神"的培育成为职教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诉求。当前,正在全国职业院校展开试点的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又有着诸多契合点。解构"工匠精神"的内涵,找到现代学徒制的当下价值,无疑将有力推动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与职教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峰  周琳  
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创造精神、品质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工匠精神的实践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青年学生投身实践,实现人生目标。在新时代培育和弘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小恒  吴永恒  
工匠精神是工匠在实践中,以技术技能为依托而呈现出来的"品德、钻研、创新、艺术"的一种特殊职业精神,也是工匠自身的一种人生境界。如今,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以偏概全以及误用、滥用等倾向,导致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不清。职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误区以及传统文化、现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工匠精神培育缺乏足够的内外环境。因此,重塑工匠精神需要从思想观念、制度体系、教育导向、文化建设、工作实践等方面入手来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晓  朱巍  
从"工匠精神"的时代变迁入手,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新内涵与新特质,立足学生、高校和社会发展需求,明确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重点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高职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认识"工匠精神",提高职业认同感;弘扬"工匠精神",构筑文化大环境;体现"工匠精神",强化内容与价值取向;践行"工匠精神",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芬   袁奇林  
高职院校作为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摇篮,有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充分调动多方资源,融入“工匠精神”,创新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德技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应把握改革创新原则,持续推进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理论指导实践作用的发挥,让高职学生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安世民   金雨婷   张羽琦  
弘扬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推动产品提质增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关于工匠精神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工作价值观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以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差错管理氛围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Amos等软件对414名员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工匠精神通过影响员工工作繁荣促进双元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匠精神对员工双元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工作繁荣在这一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开放导向差错管理氛围正向调节工作繁荣与双元创新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工匠精神通过工作繁荣与双元创新行为的间接关系,责备导向差错管理氛围负向调节工作繁荣与双元创新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工匠精神通过工作繁荣与双元创新行为的间接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在我国古代,建筑工匠"祖师"鲁班、棉纺织家黄道婆、赵州桥建造者李春等都是优秀工匠的典型代表,这些人因高超的技术技艺赢得了百姓的敬仰与尊重。《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让人想见"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的深厚渊源;清朝魏源倡导"技进乎艺,艺近乎道";近代同仁堂倡导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都很好地诠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录  袁会晴  
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说明工匠精神已成为国家意志和教育共识,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凸显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导向,更重要的是回应经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文静  马秀峰  
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促进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发展、实现应用型大学学生自身价值的应然路径,更是助力企业生存和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应用型大学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课程内容缺位、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活动匮乏、文化氛围低迷等问题。为此,应当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育人、教师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匠心、匠品、匠技和匠魂,激励其成为勇于创新、坚毅进取的新时代工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智慧  贺冰心  
新时代高职院校致力于为社会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领者,其职业素养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效果。为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不忘育人初心,深入学习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培育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高水平的职业技能,方能精益求精,提高育人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