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9)
2023(13670)
2022(11061)
2021(10364)
2020(8389)
2019(18585)
2018(18573)
2017(33075)
2016(18461)
2015(20294)
2014(20384)
2013(19371)
2012(17707)
2011(15839)
2010(16073)
2009(14694)
2008(14711)
2007(13214)
2006(11724)
2005(10891)
作者
(53906)
(45378)
(45010)
(43233)
(28623)
(21593)
(20383)
(17364)
(17068)
(16177)
(15543)
(15156)
(14914)
(14528)
(14520)
(13918)
(13399)
(13301)
(13296)
(12758)
(11529)
(11339)
(10981)
(10270)
(10234)
(10143)
(9946)
(9927)
(9207)
(9049)
学科
(64036)
经济(63931)
管理(54449)
(49793)
(42630)
企业(42630)
方法(23300)
(22744)
(21839)
中国(21146)
数学(19399)
(19385)
数学方法(19121)
(17374)
业经(17050)
(16436)
(14701)
银行(14666)
(14066)
(13794)
金融(13787)
(13654)
财务(13618)
财务管理(13583)
企业财务(13041)
体制(13022)
地方(12608)
理论(12475)
农业(12350)
技术(12245)
机构
学院(255622)
大学(255603)
(98051)
经济(95746)
研究(93502)
管理(89272)
理学(75797)
理学院(74833)
管理学(73352)
管理学院(72862)
中国(70549)
科学(58835)
(54716)
(52691)
(48269)
(46922)
研究所(43729)
中心(42169)
(40963)
财经(39891)
业大(38842)
农业(36699)
(36140)
(34813)
(34763)
北京(34340)
师范(34302)
(31858)
(30714)
经济学(30653)
基金
项目(172130)
科学(135632)
研究(125864)
基金(123518)
(109835)
国家(108932)
科学基金(91884)
社会(78484)
社会科(74256)
社会科学(74239)
(68604)
基金项目(64305)
自然(58878)
教育(58711)
(58506)
自然科(57466)
自然科学(57447)
自然科学基金(56447)
编号(49869)
资助(48792)
成果(42833)
重点(40534)
(37789)
(37462)
课题(37276)
(36982)
(35692)
创新(34703)
(34165)
国家社会(32903)
期刊
(113782)
经济(113782)
研究(79446)
中国(61126)
学报(46721)
(43718)
(43553)
科学(41086)
教育(35761)
管理(35729)
大学(35125)
学学(33183)
农业(28662)
(26578)
金融(26578)
技术(21586)
财经(20636)
业经(18557)
经济研究(18497)
(17807)
(14688)
问题(14350)
科技(14257)
(14124)
业大(11983)
(11476)
论坛(11476)
职业(11169)
理论(10898)
(10895)
共检索到398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钒  彭虎  易晓波  夏清华  
本文将结构性矛盾引入科技体制改革研究,论证科技体制结构性矛盾的概念内涵及内在逻辑,从科技供给的机制制约、整体效能、供需对接、创新源头、关键环节、要素投入等方面揭示科技体制结构性矛盾的外在表征,提出以高质量科技供给破解科技体制结构性矛盾的改革路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勇  王文娟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判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脉络进行梳理,厘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及内在逻辑,在当下显得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人民的需要整体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层级交叉共存的态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成为阻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剖析和解读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生成轨迹,以及"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的演变来揭示主要矛盾的转化逻辑,并针对矛盾的化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玲  
"供给侧"涵盖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循环所构成的物质生产系统,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利益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利益关系属于商品价值关系演进的历史范畴。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促进价值生产水平,提升价值实现能力,既尊重商品经济的价值运动规律,又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及政府的作用,从调整生产关系出发,落脚于理顺社会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再生产各方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朝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平稳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中,阐述了对于我国所处时代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成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的战略性认识依据和设计指导方略的关键性原点。"新时代":与时俱进中的历史方位新判断、新指南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颖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视域出发,就可发现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优质高效的教育需求与成人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然成为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以逻辑思维去观照新时代成人教育主要矛盾的现实表象、内在的理论必然与实践必然以及化解主要矛盾的可能路径,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化成人教育的认识,也对中国成人教育的现实与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在一系列全新的理论判断基础之上:以国家治理范畴定位财政;以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定位财税体制;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定位改革目标;以公共财政体制升级版定位现代财政制度;从国家治理视域定位财政职能。将这些判断拼接在一起,可以发现,其间贯穿着一条环环相扣的逻辑线索,由此构成了支撑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志峰  
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方面的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是解决经济发展"滞胀"的有效对策,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惺惟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金融的供给体系无法满足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金融体系大而不强、"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和融资结构不均衡等问题。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动力系统",其关键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让金融的活水能够恰好浇灌到实体经济之树,底线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以资本市场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普惠金融战略、加强金融监管和人民币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度"改革,有助于搭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四梁八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明  蔡之兵  
国际分工格局重构、需求侧改革成效不显、产业产能过剩、产品供需体系失衡是供给侧改革出台的四大背景,在详细解读此四大背景的具体含义后,对现有学者关于供给侧改革内涵的定义进行梳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并没有在如何界定供给侧改革内涵上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内在的理论与现实逻辑,最后根据此内涵定义指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难点以及具体思路。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彬  
在《刑法修正案(八)》禁止令入刑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刑法的预防性措施,促进了我国刑事制裁体系和行政制裁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但《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从业禁止的规定也造成了从业禁止制度与我国犯罪二元结构、刑罚体系、预防措施体系和行政性从业禁止体系的结构性矛盾,打乱了已有法律制裁体系的平衡结构。我国应当在从业禁止制度现有立法的基础之上,提升从业禁止的刑法地位,将从业禁止措施规定为资格刑,并进一步明确职业的范围和从业禁止的期限,积极推动我国刑事制裁体系的结构优化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社梅  李冬梅  
本文从梳理和界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入手,认为当前出现的农业库存、成本、效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只是供给侧的表征,要素生产率不高以及配置结构不合理才是问题背后的驱动因素。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以提升要素质量、促进要素流动、实现要素有效配置为核心,着力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另一方面要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经营业态创设为核心,着力推进制度完善和高效供给。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保华  刘晓洁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当前高校转型要求的现实呼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理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建立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停  
需求管理主要调节经济主体的购买力,使经济接近潜在的增长水平,属短期调节手段;供给管理主要调节生产者的积极性和供给结构,改变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可用于短期或长期调节。当前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既有周期性特征,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带来的趋势性问题,凯恩斯的短期刺激政策很难奏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认识上的理论升华,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需要在劳动力、资本、创新和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珂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完成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最大挑战是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其"三位一体"的基本逻辑是供给管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从实施路径来看至少要把握好四点,一是创造稳定惠民的宏观政策环境,防控经济波动风险;二是让市场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政策积极转型;三是以放权减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改革"明规则"同时消除"潜规则";四是在制度供给和公共产品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振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形态,缓解面临的各方面矛盾而提出的发展新思路。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也出现了增长缓慢、利润率下降以及风险上升等状况。因此,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是关系到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大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