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64)
2023(17778)
2022(14874)
2021(13480)
2020(10949)
2019(24717)
2018(24188)
2017(44917)
2016(24343)
2015(27504)
2014(27557)
2013(26892)
2012(25622)
2011(23441)
2010(24161)
2009(22935)
2008(21940)
2007(20508)
2006(18668)
2005(17563)
作者
(72473)
(60083)
(59747)
(57027)
(38436)
(28792)
(27168)
(23256)
(23017)
(21810)
(20747)
(20255)
(19790)
(19377)
(19320)
(18784)
(17705)
(17704)
(17507)
(17211)
(15403)
(14866)
(14726)
(14110)
(13716)
(13550)
(13464)
(13408)
(12407)
(11977)
学科
(113620)
经济(113430)
管理(70605)
(64123)
(53444)
企业(53444)
中国(38834)
方法(35755)
地方(31118)
(30173)
金融(30166)
(29054)
(28834)
银行(28792)
数学(28724)
数学方法(28474)
(27938)
(27927)
业经(27762)
(27025)
(23586)
理论(19242)
农业(19183)
(18659)
(17374)
贸易(17353)
(16884)
地方经济(16837)
(16697)
环境(16602)
机构
学院(350962)
大学(350756)
(149929)
经济(146488)
研究(131262)
管理(123470)
中国(105889)
理学(102342)
理学院(101089)
管理学(99371)
管理学院(98737)
(76989)
科学(76106)
(74661)
(67375)
中心(60279)
研究所(59922)
(59364)
(57691)
财经(56428)
(50914)
北京(49727)
业大(47809)
(47756)
(47351)
经济学(47336)
师范(47192)
农业(45912)
(45898)
经济学院(42055)
基金
项目(217949)
科学(170417)
研究(163299)
基金(154926)
(134781)
国家(133547)
科学基金(112982)
社会(105074)
社会科(98777)
社会科学(98746)
(86535)
基金项目(80026)
教育(75382)
(72256)
自然(69213)
自然科(67555)
自然科学(67536)
自然科学基金(66342)
编号(66315)
资助(63651)
成果(56945)
(51866)
重点(50386)
课题(49183)
(47981)
(45196)
(43207)
国家社会(43155)
创新(42395)
(42295)
期刊
(187830)
经济(187830)
研究(118238)
中国(88617)
(59108)
(56718)
学报(54822)
管理(51502)
(50735)
金融(50735)
科学(49934)
教育(46837)
大学(42453)
学学(39529)
农业(37331)
技术(31695)
财经(30232)
经济研究(30149)
业经(28921)
(26186)
问题(23300)
(19239)
(18520)
世界(17673)
国际(17546)
技术经济(17151)
图书(16928)
理论(16355)
(16225)
(16079)
共检索到584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一琳  
在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中,从“逐步探索”到“加快探索”,再到“加快推进”“推动建设”……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从未停歇,中国的经济发展以昂扬的状态从未止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在全球经济逆流的大战大考中攻坚克难。正是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稳步前行、知重负重,一次次勇毅探索,一项项制度创新,昭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光明前景。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画卷将在新发展格局的砥砺前行中铺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华章将在新发展理念的接续奋斗中书写。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擘画从“新”开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文玮  杨仁忠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必须系统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方面的优势,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也是最突出的中国特色,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时代如何更好发挥两方面的优越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新的概括,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拓展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项制度,使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一个涵盖所有制、分配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在内的完整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运行层面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的完善和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和体制保障,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志军  祁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形成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又一登峰之作,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定盘星和指南针。本文针对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内容分别从新时代视角进行解读:一是创新发展驱动未来,概括为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协调发展保障质量,引申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是绿色发展引领方向,归纳为引领经济建设和保障生态安全;四是开放发展促进繁荣,领会为对内开放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五是共享发展赢得民生,突出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同时也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另外,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如何把握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壮  
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扩大和发挥市场的作用,不断发展市场建设,使我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和经济布局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如下:①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如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边境贸易口岸城市,以及那些社会上商品经济意识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寿生,吴群宏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卫生战线也同其他战线一样,无一例外地都存在着如何运用这一基本理论,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本行业服务的关系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的特殊性及其运行机制,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换句话说,就整个社会而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福林  
党的十四大是我党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这次大会,对我国14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总结,确定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各条战线都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坚定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奋勇前进,去争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大的胜利。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有力地推动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成为最富影响力的一门学科,成为时代的显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这一崭新理论的确立使改革的目标模式得以明确,各项重大措施得以有序和顺理成章地推出。基于我国现阶段的新情况和发展新要求,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应该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炳炎  向刚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的有益探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裕民  李晓鹏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经历了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然后进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三大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探索中国推进制度转型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主要路径是政府主导建立社会主义城乡统一大市场,规范市场运行,弥补市场失灵,同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以弥补集权管理制度不足。制度贡献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对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最大贡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邱海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有力地指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新发展理念是发展理念的伟大创新,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阶段决定发展需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需求也有了较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环境下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且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经济
关键词: 货币贮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艾野   马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处于升级产业结构、转换经济发展体系、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历史阶段,依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以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先分析了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之后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现代化体系的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卓元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思想认识的一大飞跃,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了明确而彻底的理论指导,必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鼓舞下,1992年中国经济发展明显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