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
2023(1497)
2022(1296)
2021(1361)
2020(1103)
2019(2431)
2018(2529)
2017(2841)
2016(2027)
2015(2632)
2014(2576)
2013(1978)
2012(1812)
2011(1795)
2010(1914)
2009(1518)
2008(1442)
2007(1406)
2006(1274)
2005(1169)
作者
(4351)
(3637)
(3604)
(3514)
(2378)
(1759)
(1709)
(1441)
(1434)
(1367)
(1300)
(1269)
(1215)
(1177)
(1138)
(1134)
(1131)
(1068)
(1043)
(1011)
(1006)
(975)
(879)
(874)
(873)
(840)
(823)
(821)
(805)
(753)
学科
教育(5403)
中国(3343)
管理(3343)
教学(2928)
(2571)
经济(2567)
政治(2556)
思想(2523)
理论(2522)
思想政治(2468)
政治教育(2468)
治教(2468)
德育(2456)
(1895)
学校(1709)
工作(1607)
(1592)
企业(1592)
研究(1538)
学法(1467)
教学法(1467)
高等(1334)
高等教育(1046)
(1003)
(998)
业经(984)
学理(960)
学理论(960)
图书(902)
(821)
机构
大学(27269)
学院(21296)
研究(8127)
教育(7176)
(6157)
师范(6144)
(6055)
管理(5213)
师范大学(4977)
(4595)
科学(4542)
中国(4387)
经济(4323)
理学(4228)
北京(4122)
(4097)
理学院(4094)
管理学(3836)
管理学院(3781)
(3617)
(3253)
研究所(3191)
中心(3188)
(3177)
图书(3027)
书馆(2959)
图书馆(2959)
技术(2833)
业大(2832)
(2790)
基金
项目(12638)
研究(12420)
科学(9453)
教育(8003)
基金(6927)
社会(6725)
成果(6719)
社会科(6177)
社会科学(6174)
编号(6113)
(5649)
大学(5390)
课题(5324)
(5127)
(5078)
国家(5036)
(4945)
科学基金(4074)
项目编号(3961)
研究成果(3883)
规划(3691)
(3554)
(3397)
(3389)
高校(3387)
基金项目(3311)
重点(3154)
(3106)
(3094)
阶段(3085)
期刊
教育(15958)
研究(11555)
中国(9855)
(6544)
经济(6544)
大学(4746)
学报(4298)
高等(4185)
图书(3902)
高等教育(3584)
书馆(3039)
图书馆(3039)
(2805)
学学(2710)
科学(2641)
职业(2633)
(2424)
成人(2277)
成人教育(2277)
农业(2185)
管理(2183)
教研(1749)
高教(1749)
技术(1645)
(1460)
(1427)
论坛(1427)
(1398)
科技(1305)
(1300)
共检索到42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这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指明了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毕学进  马金华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多措并创,赋予财政“基础说”与“支柱说”的历史新定位,适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矛盾,让财政嵌入“五位一体”变革中,形成财政治理新体系,同时围绕“两个积极性”构建财政管理新体制,“以数治财”形成财政管理新手段,生成新时代中国道路的财政之治。其治理实践,既有历史财政智慧的现代化创新,也有外来财政理论的中国化创新,还有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治理的集成化创新,从而形成基于中国语境的财政治理之智。新时代财政的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还是在中华文明史,亦或是全球史中,都具有重要历史贡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虹佼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始终坚持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表明我们党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正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初心"。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优越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针对与人民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彬  
在公共治理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软法规制已成为大学法治化治理的重要途径。执政党、教育行政部门、大学自身是大学软法的重要供给主体,而大学公域的公共性目标则是大学软法供给内容及其实施机制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贴近大学治理现实,软法在克服硬法规制失灵、合理回应多元主体法治需求和提高大学法治治理实效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面对建构理性、民主参与、责任缺失等方面的困境,亟须协调大学公域软硬法关系,优化大学公域软法创制机制和实施机制,合理配置软法实施的引导性资源,切实提高大学公域之治的软法实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延明  
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学校治理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种“柔性”价值约束与“刚性”制度保障互补共融的新战略新理念新路向。建设质感厚重、充满生命活力、发展潜力和精神伟力的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是新时代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本质使然、理论应然和现实必然。大学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为重心、以立德树人为内核、以教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彰显其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人为化和人类化等特质,全程、全员、全面、全力于大学生的高质量培育、发展和塑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勇  
从文化知识层面界定,儒商是“有文化的商人”,是亦文亦商者,即“文人型商人”。从道德层面界定,儒商是“有高尚道德的商人”,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并且在经商活动中能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文化与道德相结合的层面来界定,儒商既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企业家,又是有高尚道德和人文关怀的企业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支撑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既是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又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由于高职学校办学历史不长,与产业、企业有效互动的功能不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或"高层次性"未真正显现,因此,强化专业建设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通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湃  
科层领导模式是现代大学管理的一个显著标志,但现代大学一旦陷入韦伯所谓的科层制“牢笼”,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意义失落与自由失落的存在危机。现代大学科层领导模式内在的致命缺陷,在于它根据工具理性的原则排斥正向的道德价值的介入,这是科层领导模式的病根。20世纪90年代道德领导理论的兴起,为我们展示了变革现代大学科层领导模式的新的思想地平线,对当下我国大学“以德治校”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岩  
陈浩同志的新书《问道大学》即将出版,特意嘱我作序。陈浩在教育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尊称——浩哥(浩歌)。"临风浩歌,人生几何",当年贾平凹给他的这一题词,颇合他的性格。陈浩在《中国高等教育》任副总编和总编长达十三年。他撰写的或激情澎湃或尖锐深刻的《中国高等教育》卷首语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出版的文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潮走笔》和《微言评高教》让许多人津津乐道。在这部新作中,他在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李兰  
维护好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充分发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殊作用。习近平新时代治疆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世界与中国的大势出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出发,提出了当代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以及一系列对新疆社会稳
关键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谦  李天云  杜钰  
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规定和重要内容,也是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还是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理性选择。长期以来处于战略夹缝中的乡村治理存在效率与平等失衡、发展与稳定失序、生产要素流出与引进失谐、公共文化吐故纳新失语、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失效的多重困境。并且随着社会转型,乡村治理中出现乡村居民生存原子化碎片化、乡村组织形态软弱化涣散化、乡村治理制度内卷化悬浮化、生态环境污染叠加化扩散化的异化偏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及时总结、反思乡村治理中自上而下的下乡政策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模式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及技治四治合一的最优型善治方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目前中俄两国关系发展顺利,梅德韦杰夫的访问,是对普京执政期间中俄关系基本思路和做法的重申。我们对"梅普共治"抱有极大的信心。同时,梅德韦杰夫的访问显示,中俄合作正向着更加实质化和对等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梅德韦杰夫表示,俄中协作成为保障世界安全的关键因素,应被视为两国未来关系的新基础。与此同时,中俄之间合作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宽,这才是双方合作的更深层次表现,也是双方互信加深的集中体现。为未来几十年双赢的双边关系及持久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开启了两国合作的新时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梦莉  
我国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正式开启以来,在试点实践中探索出了生态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为成功的制度典范。但当前对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国家公园建设中存在着资金投入紧张、管理体制分散以及法律体系不完备等诸多问题。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国家公园的建设需要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以及公民的共同参与。因此,要通过健全管理体制,制定与国家公园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共同建设国家公园;通过完善监督机制、民意反馈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共同治理国家公园;在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公园的生态优化、生态扶贫以及科研教化等功能,从而构建一种以国家公园的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薛天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素瓅  徐佳雯  
把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塑造依法治校的校园文化,以法治精神进行校园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要通过"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来推进。大学生作为即将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时代公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践行者,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力量,他们知法、懂法、尊法的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