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9)
- 2023(6533)
- 2022(5362)
- 2021(5491)
- 2020(4312)
- 2019(10327)
- 2018(10445)
- 2017(17058)
- 2016(10229)
- 2015(11693)
- 2014(11568)
- 2013(10545)
- 2012(9789)
- 2011(9264)
- 2010(9359)
- 2009(8226)
- 2008(8048)
- 2007(6945)
- 2006(6519)
- 2005(6203)
- 学科
- 济(34782)
- 经济(34741)
- 中国(20325)
- 教育(19643)
- 管理(17920)
- 业(14245)
- 方法(13494)
- 数学(12476)
- 数学方法(12381)
- 企(10643)
- 企业(10643)
- 制(9963)
- 贸(9315)
- 贸易(9308)
- 易(9218)
- 农(8971)
- 理论(8060)
- 财(7955)
- 学(7525)
- 体(7509)
- 教学(7411)
- 发(7198)
- 银(6958)
- 银行(6958)
- 行(6865)
- 业经(6721)
- 融(6493)
- 金融(6493)
- 体制(6408)
- 发展(6239)
- 机构
- 大学(135386)
- 学院(127649)
- 济(57642)
- 研究(57135)
- 经济(56633)
- 中国(39360)
- 管理(38856)
- 理学(32436)
- 理学院(31933)
- 京(31713)
- 管理学(31462)
- 管理学院(31177)
- 教育(29342)
- 科学(29004)
- 所(27994)
- 范(27592)
- 师范(27501)
- 财(27109)
- 研究所(25358)
- 师范大学(23225)
- 中心(22756)
- 北京(22242)
- 财经(20546)
- 院(20351)
- 经济学(19847)
- 经(19144)
- 江(18832)
- 经济学院(17721)
- 研究中心(15520)
- 研究院(15478)
- 基金
- 项目(77475)
- 研究(67257)
- 科学(63279)
- 基金(55164)
- 家(47292)
- 国家(46783)
- 社会(42576)
- 社会科(40149)
- 社会科学(40144)
- 教育(39161)
- 科学基金(38556)
- 编号(28189)
- 成果(26967)
- 基金项目(26892)
- 省(26646)
- 划(26212)
- 课题(23577)
- 资助(22753)
- 部(21361)
- 自然(20163)
- 中国(19864)
- 年(19734)
- 自然科(19697)
- 自然科学(19692)
- 教育部(19525)
- 重点(19453)
- 自然科学基金(19390)
- 性(18879)
- 发(18365)
- 国家社会(18201)
共检索到219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加速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历史性跨越,高等学校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策源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高等教育发展内外环境正经历深刻变革,需要有效应对多重挑战。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内在逻辑,必须牢牢坚持人才为基、内涵为本,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必须牢牢坚持一流标准、标杆引领,走好重点建设之路;必须牢牢坚持全球视野、开放竞争,走好合作共赢之路。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变革 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齐明明
从麻省理工学院开启的"开放课件"项目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再到新近兴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与高等教育联姻正在推倒高校"知识的围墙"。这场面向全人类免费开放的知识共享运动借由网络媒介的传播逐成燎原之势。以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为中心,我国开放资源建设在实践领域不断扩大。这场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深刻变革,使得我国高校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教学模式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孙丽芝
2013年10月26至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2013年学术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300余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年会。潘懋元、薛天祥、王一兵、杨德广、张楚廷、刘献君等众多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界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教授到会并致辞,日本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金子元久教授也应邀与会并发表演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等教育肩负神圣的使命。应加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新时代 高等教育 使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雄军
90年代芬兰高等教育变革是多因素促成的结果,是对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国家信息战略的能动适应。通过课程改革、改革内部管理结构、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以及开展教育的国际合作,芬兰高校主动适应了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国家信息战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邱本权
青藏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进行了一些初步改革。但同经济发达的沿海高教改革步伐比较起来,尚处在艰难的起步阶段,面临着全国高教改革浪潮的极大冲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民族高等教育潜伏着令人担忧的危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瑶琪 林光彬
站在历史交汇点,中国高等财经教育必将实现新发展。我们要站在广阔经济舞台上,思考财经教育强国的发展与创新。高等财经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仅面对眼前的挑战,更要着眼于未来。2017年9月,我国公布了"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10月召开了党的十九大,勾画了未来五年、十五年、三十年的国家和高等教育发展蓝图,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时代、新阶段。可以说,站在"两个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新时代高等教育"能否助推中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是一个亟需探究的重大命题。"新时代高等教育"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理解,并具有两种叙事语境:一种是中国语境的叙事,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崛起推力下产生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初具雏形;另一种是全球语境的叙事,主要指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高等教育可能产生颠覆性变化。"高等教育新时代"则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内在本质的理解,乃将各国高等教育模式置于全球竞争的背景中讨论,完全是一种全球语境的叙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一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必须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价值兼备的思想体系。"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中国在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语境的"新时代"赋予了中国高等教育本土价值和道路自信,但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性问题仍较突出;全球语境的"新时代"则有利于抹平高等教育竞争中的文化差异,但中国高等教育能否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兼备的思想体系仍待考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维霞 苏勇
随着在线教育迅猛发展,慕课浪潮席卷全球,全球高等教育已然迈入了慕课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如在参与国际竞争、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师资队伍以及提升教学管理等方面面临压力。慕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代表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走国际化的道路。同时,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也要以此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努力实现慕课本土化。
关键词:
慕课时代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敏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已经开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应该明确责任与担当。要运用"新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抓准"真问题";要提倡探索"边实践、边研究、边应用、边总结、边宣传、边推广"的"新模式",坚持从"真问题"出发,做好"真研究";要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国际视野充分借鉴他国经验,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新境界",努力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真创新";要真正把高等教育研究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美好向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同向而行,在回应关切、服务需求中作出"新贡献",真正满足服务人民、回应需求、创新理论、科学决策、推动实践等多方面需求,做好资政、咨教、咨询服务,切实保证所取得的成果"真管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内外空间皆面临转型实践难题,亟须以研究的"空间转向"破题。根据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空间转型的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空间生产的市场性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实践转型,向具有市场优势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部沿海城市群高度集聚;新时代以来重视高校内部学习空间改造的趋势,表征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隐性空间权力转型;以"媒介化社会"和"时空压缩"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时代的到来,引发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具象空间转型甚至异化,并酝酿新的高等教育变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柯伟林 谢喆平
在任何一个机场商店,随处可见宣告"中国世纪"即将到来的各种书刊,"龙醒了"、"中国崛起"、"崛起的中国","中国上升"等题目到处可见。但是,崛起不必然等于领导。领导力的构成要件究竟是什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国正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建设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体系。过去四百年中,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均为世界提供过文化、思想和教育等领域的模式。比如17世纪路易十四治下的法国、18世纪乾隆治下的清朝、19世纪的英国和德国、20世纪的美国。现在,中国希望培养全球精英。那么,中国的大学是否蓄势已待,在21世纪领导世界?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世纪 清华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小浩 李锋亮 孙毓泽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涉及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与配置方式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则是整个高教体制改革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最后讨论发展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投资体制 改革30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泓 马雨童 范宇琛
文章旨在为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相关资料查阅,分析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挑战,梳理出医院人力资源的特性,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结果表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面对业务骨干及学科带头人缺乏、医务人员缺少人文关怀的相关培训、社会对医务人员需求量上升、人力成本剧烈上升的巨大挑战。而医院人力资源的特性分别为员工主体是知识型员工、工作内容是个体劳动和集体劳动相结合、医务人员需要与病患面对面服务。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对策分别是骨干+医务辅助人员的岗位设计、患者分流从而减少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合同管理"员工,以及根据医院管理者不同发展阶段,灵活选择绩效和分配制度,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
关键词:
新医改 人力资源管理 对策 知识型员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