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7)
- 2023(8521)
- 2022(6525)
- 2021(5981)
- 2020(4699)
- 2019(10285)
- 2018(10414)
- 2017(18410)
- 2016(9740)
- 2015(10742)
- 2014(10361)
- 2013(9368)
- 2012(8192)
- 2011(7339)
- 2010(7571)
- 2009(6945)
- 2008(6953)
- 2007(6539)
- 2006(5846)
- 2005(5413)
- 学科
- 济(38303)
- 经济(38263)
- 业(35020)
- 管理(33436)
- 企(30951)
- 企业(30951)
- 技术(15194)
- 中国(14867)
- 业经(13054)
- 农(11950)
- 方法(11853)
- 技术管理(11548)
- 理论(10007)
- 财(8925)
- 农业(8327)
- 制(8327)
- 地方(8205)
- 数学(8188)
- 学(8175)
- 数学方法(8085)
- 银(7404)
- 银行(7394)
- 产业(7298)
- 行(7128)
- 发(6958)
- 融(6840)
- 金融(6840)
- 策(6685)
- 教育(6617)
- 体(6436)
- 机构
- 学院(134757)
- 大学(134070)
- 济(55738)
- 经济(54616)
- 管理(52862)
- 理学(45290)
- 理学院(44840)
- 管理学(44160)
- 管理学院(43898)
- 研究(43679)
- 中国(33098)
- 京(27861)
- 财(26110)
- 科学(24729)
- 江(21287)
- 财经(20324)
- 所(20256)
- 中心(19403)
- 范(18807)
- 师范(18669)
- 经(18429)
- 研究所(18225)
- 经济学(17477)
- 北京(17448)
- 州(17140)
- 农(16812)
- 业大(16201)
- 院(16113)
- 经济学院(15445)
- 商学(15045)
- 基金
- 项目(87692)
- 科学(71471)
- 研究(69405)
- 基金(62799)
- 家(53460)
- 国家(52954)
- 科学基金(47038)
- 社会(46008)
- 社会科(43525)
- 社会科学(43516)
- 省(36203)
- 基金项目(32906)
- 教育(32293)
- 划(29234)
- 编号(28216)
- 自然(27427)
- 自然科(26884)
- 自然科学(26879)
- 自然科学基金(26452)
- 创(25165)
- 成果(23182)
- 资助(22524)
- 创新(22323)
- 课题(20456)
- 重点(20103)
- 发(20003)
- 国家社会(19233)
- 部(18645)
- 制(18026)
- 项目编号(17707)
共检索到208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现代化可以说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十九大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的中国方案隐含着新时代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静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税收实践,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治税思想,为税收现代化的行稳致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文章对新时代税收现代化的理论创新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将“党管税收”作为治税基本准则,为税收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引领;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税基本理念,为共同富裕税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将“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为治税基本依据,有效提升税收治理地位;将维护国际税权作为治税基本方针,有效提升税收话语权。基于此,新时代我国税收实践取得新进展,推动了党领导税收的制度建设,发展完善了税收治理理论,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调节更加高效,税收法治体系与国家治理更加匹配,维护我国税收合法权益更加有力。据此,就今后进一步完善丰富税收现代化理论体系,推进税收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为高质量推进新征程税收现代化行稳致远、税收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 理论创新 税收现代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杰
习近平基于21世纪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发展的新世情及中国社会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国情判断基础上,从体系结构、战略范畴目标、战略步骤三方位创新建构了新时代现代化理论体系。首先,建构了系统层-方位层-分位层纵向结构和各层横向协调的现代化战略体系,将现代化经济体系首次从现代化体系中独立出来单独部署。其次,创新性发展了现代化战略范畴及战略目标,凸显了现代化战略范畴之生态效应及制度支撑,现代化战略目标由"四质"拓展为"五质",范畴与目标内在统一,提高了目标要求。再次,调整了现代化战略步骤,变原有的小三步为1+2步,步骤时区及目标相应调整。习近平现代化新体系体现了高质量创新发展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研究新时代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破除一个传统的现代化观念,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
关键词:
科技创业 高新技术产业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大志 王贺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魄力和政策温度,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理论创新意义和丰富的时代价值。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实践逻辑和发展目标共同构成其思想内涵。这一论述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人类文明发展构成了新的理论创新与突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将彻底改变世界现代化版图,将开启基于巨大人口规模的中国式现代化全新征程,破解世界现代化困境,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人口规模巨大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夏锦文
<正>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既要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也要回答“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现代化之问。放在以百年计、千年计的“长时段”中审视,自大航海时代拉开全球化序幕以来,现代化率先在西欧突破,随后向全球扩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世界性潮流,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和各国命运的关键变量。西方国家率先打开现代化大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呼倩 吴群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编辑部于2021年11月13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凝聚中国经济学界共识和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论坛汇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122家重要期刊的136位主编、社长和编辑部负责人,围绕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如何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瑞
文化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趣味性与文化价值性,在很大程度与范围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想观念。群众文化活动在各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对社会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改变与引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与完善需以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为保障。由杜染编著、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的现代化》一书,对群众文化的多层次意义进行了深刻探讨,在揭示其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发展意义的同时为其管理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叶坦
“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二十大以来的热门关键词,各种媒体刊载、学术会议研讨、课题立项考察、论作著书面世等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考察中国式现代化,只驻足于其本身是不够的,还要特别注重两个维度——传承与发展。从“历史连续性”视域出发探究其萌芽、发端、发展的史实溯源,及其源远流长的演进走向,关注其实践内涵与理论表述的积淀与变迁。与此同时,注重其实践和理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不断丰富、升华和发展、创新。在当今新型工业化浪潮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其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但其基本特征没有改变,而是融入了新的时代因素。因此,有必要深入探析其发展进程中的“变”与“不变”,这些中国式现代化考察的新视域,有利于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知识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崖枫
对于绝大多数创新者而言,创新通常意味着试错,如何能在付出更少的试错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创新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提供差异点,来获取市场份额。新产品问世,在既有的市场份额、用户使用习惯、影响力、渠道等各方面,都难以实现对同类产品的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好数字经济战略对于走深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数字经济能赋予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具有绿色性、高效率性、空间全球性等新内涵新特征。同时,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还遵循规模经济等效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创新逻辑。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人才供给短缺等难点。基于此,应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筑牢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加快高水平数字人才供给,夯实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可持续人才保障;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打造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剑锋 李孟娜 刘保平 吴志强
在数字驱动和三产融合背景下形成的2.0版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经营主体科技需求的质量和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机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服务机制创新迫在眉睫。在充分考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与现有研究结论,针对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应重点提升科技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丰富科技服务内容和拓展范围,构建多方合作协同的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技术服务方式和模式,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
关键词:
数字化驱动 三产融合 现代农业科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峰 王学真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是当前农业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对中国农业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分析的基础上 ,从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出发 ,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应选择的技术路线 ,并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特性出发 ,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资源的安排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