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8)
- 2023(11356)
- 2022(10079)
- 2021(9619)
- 2020(7956)
- 2019(18628)
- 2018(18779)
- 2017(35360)
- 2016(19311)
- 2015(21822)
- 2014(22017)
- 2013(21553)
- 2012(19865)
- 2011(17891)
- 2010(18065)
- 2009(16558)
- 2008(16165)
- 2007(14278)
- 2006(12795)
- 2005(11296)
- 学科
- 济(76692)
- 经济(76514)
- 管理(55795)
- 业(51768)
- 企(45178)
- 企业(45178)
- 方法(35618)
- 数学(28413)
- 数学方法(28039)
- 中国(21080)
- 农(20739)
- 财(19182)
- 业经(19060)
- 学(18903)
- 理论(17282)
- 地方(15669)
- 和(15137)
- 制(14911)
- 农业(13497)
- 教育(13430)
- 贸(12327)
- 贸易(12318)
- 易(11899)
- 银(11775)
- 银行(11742)
- 务(11735)
- 财务(11667)
- 财务管理(11645)
- 技术(11501)
- 环境(11333)
- 机构
- 大学(276491)
- 学院(272024)
- 管理(110019)
- 济(103554)
- 经济(101028)
- 理学(94951)
- 理学院(93883)
- 管理学(92241)
- 管理学院(91737)
- 研究(89072)
- 中国(66085)
- 京(59648)
- 科学(55434)
- 财(49858)
- 所(43972)
- 江(40683)
- 中心(40634)
- 农(40152)
- 研究所(39844)
- 财经(39439)
- 业大(39060)
- 范(38591)
- 师范(38320)
- 北京(38109)
- 经(35621)
- 州(33236)
- 院(32236)
- 师范大学(31173)
- 农业(31030)
- 经济学(30265)
- 基金
- 项目(183746)
- 科学(144151)
- 研究(138062)
- 基金(132273)
- 家(113561)
- 国家(112513)
- 科学基金(97009)
- 社会(86534)
- 社会科(80961)
- 社会科学(80936)
- 省(71377)
- 基金项目(70471)
- 教育(63934)
- 自然(62259)
- 自然科(60761)
- 自然科学(60749)
- 划(60001)
- 自然科学基金(59639)
- 编号(57898)
- 资助(54142)
- 成果(48603)
- 重点(40673)
- 部(40586)
- 课题(39634)
- 发(38131)
- 创(37817)
- 项目编号(36169)
- 教育部(35188)
- 创新(35073)
- 大学(34854)
- 期刊
- 济(118752)
- 经济(118752)
- 研究(84585)
- 中国(52925)
- 学报(42396)
- 管理(40598)
- 科学(39129)
- 教育(37750)
- 财(37572)
- 农(36903)
- 大学(32438)
- 学学(29785)
- 农业(25353)
- 技术(23314)
- 融(22758)
- 金融(22758)
- 财经(19388)
- 业经(19005)
- 图书(18665)
- 经济研究(17641)
- 经(16449)
- 问题(15319)
- 理论(14758)
- 实践(13738)
- 践(13738)
- 科技(13053)
- 技术经济(12833)
- 书馆(12707)
- 图书馆(12707)
- 版(12662)
共检索到404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若痴 杜立伟 武靖州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要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两大学科的基础理论,我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但在集中凝练、统一认识、科学宣传等方面还需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又有了新的阐释发展。因此,在对其继续深化认识研究的过程中,亟待从学科地位、科学凝练本质内涵、构建学科体系三个方面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以适应新时代形势下理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崇温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解决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对此,他首先在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的基础上,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恩全
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几点新思考●姚恩全邓小平同志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总结。我国的思想理论界一致公认,这个总结是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长期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但对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普文
二、当前金融理论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第一个重要课题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研究,当前,我认为应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进行金融体制改革,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待银行与信用的理论,前几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否坚持了它的基本理论,今后怎样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二是我们在支持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银行与信用的理论。这里着重就第二个方面提出几点,请大家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普文
一、深入开展金融理论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表明。它始终存在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則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尖锐对立,迫切需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从近十年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深入研究和认识当代中国的金融理论,包括农村金融理论,是摆在广大金融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使命,它既有着紧迫的现实要求,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普文
第三个重要课题是:信贷环境与风险管理的研究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管理呈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尽管近几年里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信贷资产存量的质量结构未有根本的改变。如何使银行真正高效地分配资金、遏制风险与保持高质量的贷款存量结构,是银行经营信用货币业务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在这个方面有没有正确的认识,能否作出科学的决策,决定着银行能否健康地发展,和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在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需要深入研究的是: (一)我国信用货币中介业务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上面提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金基鹏
审计理论研究要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 ,要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很好地结合起来 ,密切联系不断变化的审计客体。在研究中要不断创新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蒋茜 王娜
社会主义本质不是某种抽象的单一不变的定义,而是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构成的有机整体。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关键在于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要正确把握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共同富裕与公平正义的性质和内含,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联系与区别。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深化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也是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本质所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武江
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其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在对现存问题清醒认识、认真检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
新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体制 商业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大意义 强调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志勇 向一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康霖 王艳娇
一、建设新农村的国别差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06年3月1日的《经济日报》报道了“韩国的二元经济转型之路”,介绍了韩国农村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情况,评价了韩国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文章认为,韩国农村建设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做法能够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利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一个全面的发展目标,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农民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中心问题还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城镇化建设、人口转移、“空壳村”整理、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必须以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作为动力,必须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也是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新疆的重要内容。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发展相对滞后,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一些较大的困难与问题。本文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结合新疆的实际,提出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疆 新农村建设 思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付秀梅
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启动实施为背景,根据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主战场是广大农村,建设区域是农村中最不发达的地区,建设群体的科技水平落后的实际,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发挥我国的政治优势,坚持群众观点,把人民群众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其二,提出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观点;其三,强调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农民利益,在建设成果的所有制形式上取得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