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2)
2023(10914)
2022(9184)
2021(8827)
2020(7144)
2019(15998)
2018(15619)
2017(27180)
2016(15410)
2015(17221)
2014(16562)
2013(15039)
2012(13666)
2011(12459)
2010(12936)
2009(11593)
2008(11313)
2007(10468)
2006(9302)
2005(8685)
作者
(37540)
(31374)
(31103)
(29683)
(19763)
(14903)
(14181)
(12033)
(11783)
(11259)
(10529)
(10481)
(10011)
(9895)
(9688)
(9530)
(9305)
(9289)
(9075)
(8947)
(8100)
(7523)
(7302)
(7229)
(7171)
(7025)
(7008)
(6927)
(6152)
(6075)
学科
管理(49122)
(45594)
(43743)
经济(43655)
(40338)
企业(40338)
教育(22026)
中国(20833)
技术(17904)
(16132)
(15449)
方法(14410)
理论(14035)
业经(13786)
(13572)
技术管理(12124)
数学(11125)
数学方法(10917)
(10587)
(10507)
教学(10168)
(9746)
银行(9736)
(9461)
财务(9441)
财务管理(9421)
(9343)
农业(8972)
企业财务(8949)
(8866)
机构
大学(201753)
学院(200152)
(73946)
管理(72222)
经济(72120)
研究(66990)
理学(61503)
理学院(60755)
管理学(59741)
管理学院(59297)
中国(45570)
(42887)
(39079)
(36095)
科学(36059)
师范(35916)
教育(34494)
(32748)
(30787)
中心(30043)
财经(29754)
师范大学(29186)
北京(27790)
研究所(27315)
(26902)
技术(26321)
(25755)
职业(24726)
(24371)
经济学(23019)
基金
项目(127526)
研究(107440)
科学(104692)
基金(89248)
(74735)
国家(73873)
社会(67998)
科学基金(64931)
社会科(64023)
社会科学(64012)
教育(58417)
(52303)
编号(46545)
基金项目(45998)
(44851)
成果(41450)
自然(37043)
自然科(36263)
自然科学(36257)
课题(36004)
自然科学基金(35689)
资助(33504)
(32784)
(31499)
(30778)
(30189)
重点(30098)
创新(29481)
项目编号(29070)
规划(28692)
期刊
(87192)
经济(87192)
研究(72184)
教育(62757)
中国(56330)
(31729)
管理(30803)
学报(23535)
科学(23521)
技术(23213)
大学(20710)
(20613)
(18143)
金融(18143)
职业(17810)
学学(17479)
财经(15409)
业经(14053)
经济研究(13640)
农业(13472)
(13405)
(12762)
论坛(12762)
技术教育(11425)
职业技术(11425)
职业技术教育(11425)
科技(10887)
图书(10426)
问题(9964)
技术经济(8989)
共检索到320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晓美  郭芮  
新时代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题中之义,更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思维、教育主体和话语权的转向为民族院校带来新的挑战,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势互联网,突破管理工作、话语主导、理性认同、内容传播、信息处理上面临的育人困境。必须立足新时代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民族院校自身特点,在目标维度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融入机制,管理维度构建以“五个认同”为中心的协同育人运行机制,能力维度构建以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的能力培养机制,话语维度构建以提升民族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为核心的保障机制,传播维度构建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机制,主动适应民族院校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和新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波涛  陶宏开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么好教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情十分淡漠",这是很多成长于电脑进入中国大陆之前的高校工作者们的直觉。很多实际情况也的确就是如此:从课堂的到课率、校园的学习风气、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对事对人的评判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兰明尚  郭丛斌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即网络空间中的"亚文化"倾向、网络思想交锋、"个性张扬"的诉求。基于此,应从建立多维度的信息互动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的问题解决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战斗力等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炳兰  
在新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此为平台不但涌现出的新观念、新事物和新潮流,都对大学生群体原本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冲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借此做出转变,以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一书就是从新媒体的基本认识出发,论述新媒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行为之间的关联,以及在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世甫  
网络赋权使师生超越主体——客体的关系而发展成为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生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式。高校应树立主体间性理念,建设集成化立体化的网络平台,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提高网络育人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光慧  
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思考的焦点。文章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大学生网上现状调查分析;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的有效路径,同时,又分别从网络管理法律规章制度的健全、教育体系的构建、资源环境整合优化等方面重点论述了第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金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锋和标杆,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对整个时代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时代定位、目标要求和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做出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应对,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教育方法使用得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刚  
大学生网络舆情在时间、空间、态度、参与行为等方面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性,网络舆情表现出的多元价值观、内容良莠不齐、管理不到位现象已经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遵循大学生网络舆情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建构系统完备的网络体系,以及改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春梅  邱伟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但由于平台建设滞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指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借鉴"学习强国"平台的相关经验,建设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而从构建多元化教育载体、挖掘教育内容、打造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阮书云  
经济全球化下西方意识、互联网负面信息、价值多元化、师资建设不足等是影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对此,可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防止脱离国情的盲目崇洋媚外;强化网络监管与引导,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和运用网络工具;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用核心价值观统领全局;端正教育宗旨与办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促进发展;加强师资建设,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等对策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建江  杨斌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媒体的及时性和超越空间的性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成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和增强剂。随着网络的深度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把握"三个导向"、抓住"三个关键"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助推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振航   黑晓卉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思想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章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银忠  邹琴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下,各行各业为避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都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位于思想领域的前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完善自身,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特点——学生思想行为的波动性、教师教学的网络化、学生数据的价值性的基础上,应积极使用大数据监测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注意保护数据隐私、准确筛选数据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