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7)
2023(8557)
2022(7142)
2021(6745)
2020(5485)
2019(12186)
2018(12264)
2017(22049)
2016(12010)
2015(13411)
2014(13208)
2013(12813)
2012(11976)
2011(10922)
2010(11088)
2009(10193)
2008(9809)
2007(9080)
2006(7931)
2005(7209)
作者
(32801)
(27525)
(27258)
(26175)
(17333)
(12936)
(12570)
(10712)
(10385)
(9817)
(9405)
(9244)
(8854)
(8846)
(8700)
(8458)
(8102)
(8086)
(7850)
(7821)
(7043)
(6608)
(6474)
(6395)
(6249)
(6223)
(6166)
(6068)
(5574)
(5525)
学科
(46157)
经济(46085)
管理(37846)
(35519)
(29916)
企业(29916)
方法(18672)
数学(15440)
数学方法(15254)
中国(15043)
(13453)
(12749)
技术(12491)
(11332)
(10951)
业经(10561)
理论(9883)
地方(9701)
(9448)
银行(9426)
技术管理(9296)
(9100)
(9023)
金融(9016)
(8913)
农业(8663)
教育(7839)
(7686)
贸易(7677)
(7373)
机构
大学(163532)
学院(162330)
(68970)
经济(67508)
管理(61148)
研究(57450)
理学(51947)
理学院(51347)
管理学(50508)
管理学院(50194)
中国(45706)
(34754)
(34303)
科学(32481)
(28438)
中心(26325)
财经(25865)
(25592)
研究所(25460)
(24957)
(23559)
(22888)
师范(22652)
北京(22200)
业大(21275)
经济学(21217)
(20953)
(20234)
农业(19118)
财经大学(19095)
基金
项目(104700)
科学(82992)
研究(79790)
基金(75226)
(64998)
国家(64402)
科学基金(55301)
社会(51390)
社会科(48583)
社会科学(48571)
(41119)
基金项目(38918)
教育(37673)
(34545)
自然(33671)
自然科(32954)
自然科学(32945)
编号(32578)
自然科学基金(32367)
资助(29842)
成果(27385)
(24453)
重点(23630)
(23467)
课题(23393)
创新(23041)
(22399)
国家社会(21434)
教育部(20568)
项目编号(20443)
期刊
(82278)
经济(82278)
研究(54666)
中国(41440)
(27572)
教育(26186)
管理(25884)
学报(24086)
(22514)
科学(22115)
大学(18793)
(17839)
金融(17839)
学学(17326)
技术(15524)
经济研究(14690)
农业(14646)
业经(13385)
财经(12722)
(11098)
问题(9388)
图书(8852)
商业(8790)
技术经济(8687)
科技(8164)
(8108)
会计(7763)
(7645)
论坛(7645)
(7529)
共检索到264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中根  叶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新要求,消费发展的方向、思路、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赵佳  邹红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消费需要实现了从"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快速跃迁,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内涵是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从消费经济视角阐释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它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产生的获取各种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消费资料的意愿和消费的主观体验。围绕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要求、动力、方向,本文构建了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水平、品质、满意度三个维度,并进一步提出应从城乡发展、区域协调、收入分配、供需平衡、消费质量、消费效率、物质获得感、社会安全感、精神幸福感九个次级维度衡量美好生活消费需要满足程度,旨在为美好生活消费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利于扩大开放、满足群众需求,倒逼产品提质、产业升级,决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5月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国务院例行新闻发布会,对政策进行解读。三年五次降税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日用消费品是用来满足人们日常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正>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动力转型,使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孙豪等著《从消费增长到消费升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路径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索了消费从水平提高到结构升级再到美好生活实现的递进性发展。整体而言,该书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框架系统。该书主要包括消费增长、消费升级与美好生活三篇。消费增长部分有七章,围绕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开展了系列研究。
关键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雪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逻辑应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契合,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意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阐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能夯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理阐释,亦能为推动人民美好生活实现提供进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毛善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可见党中央把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提升到了新高度,同时也是对国土部门的厚望。笔者就"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永久  冯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有着深刻鲜明的生成逻辑。这些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团结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理念,在历史层面汲取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团结经验,在实践层面扎根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呈现出系统性和辩证性的丰富意涵,在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诸领域追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全方位团结,强调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团结与奋斗、团结与斗争、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创新,在推进新时代的团结实践、绘制未来团结篇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一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指出,科学发展经历了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阶段,实际上也到了需要关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生活科学阶段,这其中具有一定的动力机制。生活科学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科学的发展理应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裕国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宏伟的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这一全新的科学论断,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再凝炼、再发展。以实现人民
关键词: 满足程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宜勇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既是历史性的机遇,也面临历史性的挑战。在未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过程中,我们党必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协商共治,才能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总之,基于满足全体人民美好生活建设,既要实现市场决定的纳什均衡,又要实现社会改进的帕累托效率。一、根本立场: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菊阳  
专家认为,随着近几年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面对当前反全球化的某种逆流,主动扩大进口十分明智,既表达了我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姿态,也是满足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品质的有效举措。此外,扩大进口还将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体系提升、消费结构升级、供应链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等产生连带积极影响。一、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扩大进口,有利于适应消费升级并促使供给体系优化专家指出,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进出口贸易正逐渐从以往偏重出口,转变为主动扩大进口。这种转变得益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我国告别了贫困,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能够使我们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百年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四个自信",为解决人类问题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福友  
服务业主导产业模式标志社会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民法应通过制度创新对此做出回应,以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制度性解决。本文基于服务交易连通生产与消费环节的特点,提出了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并存同一交易下如何调整的新问题。服务接受者对服务业者存在严重的交易依赖,服务业者应坚持与商品交易不同的商业模式,即在坚持服务业内含的伦理约束下追逐营利。服务合同应在民法典编撰中实现有名化,重点通过规定服务业者义务的立法形式,维护服务接受者在服务交易中的信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继同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首次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以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为主题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功能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议题形成。在中国美好生活新时代和“社会生活革命”背景下,首次简述由个人需要、社会福利服务需要、共同需要、基本需要和社会福利需要组成的社会需要理论体系和社会需要满足过程,主题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满足社会需要的“中性化、制度化”目标、过程和制度原理。最后聚焦如何实现由“市场社会主义”向“福利社会主义”制度转型,创建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实质是构建以中国特色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为目标的现代版社会主义“美好社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学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取得可喜业绩,科研领域不断拓展,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研贡献不断增强,新型教育智库不断壮大。面向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新形势,认真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新起点,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认识新矛盾,深入探讨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对策;开启新征程,系统探索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路径;依据新要求,研究推进新时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