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92)
- 2023(18926)
- 2022(15570)
- 2021(14468)
- 2020(11849)
- 2019(26937)
- 2018(26737)
- 2017(50162)
- 2016(27085)
- 2015(30755)
- 2014(30602)
- 2013(29971)
- 2012(27394)
- 2011(24909)
- 2010(25041)
- 2009(22933)
- 2008(22305)
- 2007(19668)
- 2006(17549)
- 2005(15918)
- 学科
- 济(125591)
- 经济(125465)
- 管理(77796)
- 业(72910)
- 企(60002)
- 企业(60002)
- 方法(47630)
- 数学(40845)
- 数学方法(40427)
- 中国(35564)
- 农(31237)
- 业经(28920)
- 地方(27100)
- 学(26267)
- 财(25598)
- 制(21664)
- 贸(21612)
- 贸易(21596)
- 易(20942)
- 农业(20893)
- 技术(20198)
- 理论(19291)
- 银(18991)
- 银行(18948)
- 融(18346)
- 金融(18344)
- 行(18263)
- 和(18142)
- 环境(17856)
- 产业(16121)
- 机构
- 大学(391396)
- 学院(388430)
- 济(165478)
- 经济(162163)
- 管理(150064)
- 研究(138086)
- 理学(128793)
- 理学院(127324)
- 管理学(125273)
- 管理学院(124564)
- 中国(104067)
- 京(84330)
- 科学(83071)
- 财(73228)
- 所(69117)
- 研究所(63048)
- 中心(60849)
- 农(59364)
- 财经(58504)
- 江(56411)
- 业大(54480)
- 北京(54060)
- 经(53282)
- 范(52604)
- 师范(52160)
- 经济学(51368)
- 院(50134)
- 农业(46165)
- 经济学院(46051)
- 州(45699)
- 基金
- 项目(261374)
- 科学(206226)
- 研究(193846)
- 基金(189893)
- 家(165651)
- 国家(164297)
- 科学基金(140732)
- 社会(124110)
- 社会科(117639)
- 社会科学(117604)
- 基金项目(99986)
- 省(99881)
- 自然(88670)
- 教育(88046)
- 自然科(86633)
- 自然科学(86616)
- 自然科学基金(85079)
- 划(84427)
- 编号(78255)
- 资助(76914)
- 成果(64278)
- 重点(59034)
- 部(57757)
- 发(57227)
- 创(55269)
- 课题(54350)
- 国家社会(52088)
- 创新(51757)
- 教育部(49815)
- 科研(49143)
- 期刊
- 济(186843)
- 经济(186843)
- 研究(121346)
- 中国(77503)
- 学报(59571)
- 管理(57912)
- 科学(56566)
- 农(54659)
- 财(53829)
- 教育(45930)
- 大学(45561)
- 学学(42411)
- 农业(37996)
- 技术(34749)
- 融(34401)
- 金融(34401)
- 经济研究(31241)
- 财经(29372)
- 业经(28432)
- 经(25370)
- 问题(24013)
- 图书(21966)
- 业(21053)
- 技术经济(20102)
- 贸(19238)
- 科技(18635)
- 世界(18512)
- 理论(17800)
- 现代(17726)
- 国际(17225)
共检索到586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好数字经济战略对于走深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数字经济能赋予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具有绿色性、高效率性、空间全球性等新内涵新特征。同时,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还遵循规模经济等效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创新逻辑。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人才供给短缺等难点。基于此,应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筑牢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加快高水平数字人才供给,夯实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可持续人才保障;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打造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
中共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居于核心与关键地位,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这是基于中国积累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关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等现实,而进行的战略部署。而且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也赋予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新发展理念引领性、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联动性、在显著提升效率中促进公平正义性等新内涵,这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推动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有待进一步培育等难点,基于此,应以中国式经济治理现代化、以中国式科技现代化、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作为实践方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司聪 任保平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重体现了质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观剖析我国现代化新征程中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认为关键在于要提高生产力质量,深化生产关系及生产方式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据现阶段国内外局势变化,我国亟须从新制定以数字科技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变革,以科技自立自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变革,以绿色经济勃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化地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与进程中。为此,在现代化开局起步阶段必须通过发挥质量型经济的张力与韧性,加快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系统制定高质量制度安排,踔厉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全面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扎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使我国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质量型经济 现代化 新征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邹起浩 任保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实现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内容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制度保障。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安排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激励和约束,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成本。本文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需求,从正式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安排和制度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搭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安排框架。依循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安排的框架设计,一体化推进正式制度创新、非正式制度创新和制度实施机制创新,加强激励性制度创新、推动约束性制度创新和实施降低成本类制度创新的三维协同,统筹协调跟进类制度创新与超前布局类制度创新,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激励结构,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和既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洪银兴
十九大提出了要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我认为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中间隐含着新时代现代化理论的一系列重大创新。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准备就这个问题谈一下我自己的认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健
随着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统筹推进数字新基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数字新基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现代化发展,亦可借助空间溢出效应提升邻近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能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配套措施、健全区域联动调控机制、定制地区柔性管理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健
随着经济社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统筹推进数字新基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数字新基建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现代化发展,亦可借助空间溢出效应提升邻近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新基建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能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新基建配套措施、健全区域联动调控机制、定制地区柔性管理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杨玉珍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范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师方媛 何睦
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经济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乡村治理方式变革三方面赋能,缩小农村内部发展差距,为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助力。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数字技术技能要求与村民数字素养不足的冲突、数实融合与乡村数字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冲突、要素下沉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的冲突以及治理工具智能化与乡村数字治理效能不足的冲突,导致数字经济对乡村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也必然要从培育数字人才、健全数字乡村资源整合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着手,打通数字经济赋能堵点,为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新动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媛 阮连杰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和全面拓展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在构建2011—2020年31个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效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机制检验证实,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其中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较人力资本更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赋能效应呈现出“中西部>东部”的总体态势;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表现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越高,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就越明显。分维度估计结果表明,相较于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驱动力更强劲。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孟亭含
合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是全面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市场体系、基础设施、技术网络、经济支柱支持。研究发现:数据要素融入、数字基建布设、数字技术下沉及数字业态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能。尚需注意,数字治理局限性、城乡发展脱轨化、技术应用片面化、数字文化偏向性等诸多梗阻并存,限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发挥。为此,应寻求数字组织再嵌入社会基层治理、重塑数字基建组织性网络动态结构、探索数字技术全流程生态治理应用、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新型发展业态,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单群
2023年3月22日,“数字经济与税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来自税务机关、财经院校、科研机构以及部分企业的专家、学者就“数字经济与税收治理”的相关议题展开专题讨论。研讨既彰显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既有宏观层面的讲解也有微观层面的剖析,既有深入系统的理论阐述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对策研究,为我国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对税收理论创新、税收制度改革以及税收治理实践等多层面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提供了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治理 学术研讨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
中国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力量,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国有经济不仅具有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属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保障,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具有以国有经济等公有制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传承。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国有经济在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方面还存在有待提升的空间、国有经济收益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存在需要完善的空间等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如下化解方案:一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构建国有经济收益惠及于民的共建共享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三是构建国有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外环境维护共同体,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环境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美 刘亚芬
以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呈现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梯度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逐渐增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未来,我国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助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美 刘亚芬
以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呈现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梯度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逐渐增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未来,我国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助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