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0)
- 2023(7228)
- 2022(5861)
- 2021(5494)
- 2020(4405)
- 2019(9863)
- 2018(9879)
- 2017(17671)
- 2016(10023)
- 2015(11268)
- 2014(11121)
- 2013(10639)
- 2012(9688)
- 2011(9091)
- 2010(9392)
- 2009(8283)
- 2008(8333)
- 2007(7626)
- 2006(6882)
- 2005(6168)
- 学科
- 农(44526)
- 济(40445)
- 经济(40407)
- 业(34151)
- 农业(29610)
- 管理(19540)
- 业经(15315)
- 企(14680)
- 企业(14680)
- 中国(13855)
- 方法(12129)
- 农业经济(10072)
- 学(9659)
- 数学(9526)
- 发(9494)
- 数学方法(9427)
- 村(8938)
- 农村(8927)
- 制(8720)
- 理论(8526)
- 发展(8228)
- 展(8209)
- 地方(7856)
- 财(7785)
- 土地(7550)
- 策(7538)
- 劳(7354)
- 劳动(7347)
- 教育(7183)
- 体(6925)
- 机构
- 学院(142357)
- 大学(134027)
- 济(57062)
- 经济(55809)
- 管理(51474)
- 研究(48813)
- 理学(44872)
- 理学院(44401)
- 农(44222)
- 管理学(43654)
- 管理学院(43412)
- 中国(37153)
- 农业(33334)
- 科学(29687)
- 京(27791)
- 业大(27209)
- 所(24809)
- 财(24054)
- 中心(23193)
- 江(22733)
- 研究所(22551)
- 范(21750)
- 师范(21634)
- 农业大学(20286)
- 财经(18814)
- 技术(17537)
- 经济管理(17300)
- 州(17212)
- 经(17160)
- 北京(16859)
- 基金
- 项目(92852)
- 研究(74748)
- 科学(74264)
- 基金(65586)
- 家(56660)
- 国家(55977)
- 科学基金(47457)
- 社会(46675)
- 社会科(43453)
- 社会科学(43445)
- 省(38688)
- 教育(35471)
- 基金项目(35079)
- 编号(34463)
- 划(31819)
- 自然(28299)
- 自然科(27546)
- 自然科学(27542)
- 农(27273)
- 自然科学基金(27061)
- 成果(26735)
- 资助(24310)
- 课题(23629)
- 发(22508)
- 重点(21651)
- 部(21535)
- 年(19923)
- 性(19896)
- 创(19495)
- 制(19169)
- 期刊
- 济(71874)
- 经济(71874)
- 农(50542)
- 研究(38820)
- 农业(34190)
- 中国(33640)
- 教育(24430)
- 学报(21344)
- 科学(20820)
- 业经(19037)
- 大学(17296)
- 财(16817)
- 学学(16615)
- 技术(16144)
- 业(15633)
- 管理(13575)
- 融(13528)
- 金融(13528)
- 农业经济(13389)
- 农村(13039)
- 村(13039)
- 职业(11694)
- 问题(10655)
- 版(9314)
- 世界(8871)
- 财经(8870)
- 农村经济(8771)
- 技术教育(8507)
- 职业技术(8507)
- 职业技术教育(8507)
共检索到214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晴 陈会谦 孙秀芳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历史高度,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论断,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勾勒出新型职业农民应具有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特征内涵,其中贯穿着唯物史观主要观点,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根本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学文 刘文烈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一代农民,有着较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关乎农村土地谁来耕种、农业现代化谁来承载的大问题。要根据我国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内涵 特征 培育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明媚
农民概念具有多维性,农民概念的多维性使得农民的定义很难有统一的界定,所以在研究农民问题时,必须从多维角度进行界定,才能使农民概念更为清晰,研究的结论更准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本文从"新型职业农民"的四个维特性角度进行分析定义,明确其特有内涵,并对内涵进行解读,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研究"新型职业农民"问题明确具体研究对象。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多维性 特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海华
新时代赋予了农民新的内涵。新时代的职业农民是指具备较高专业能力与素质、从事现代农业的创业者。建国以来,我国的职业农民培养的价值取向主要以国家为价值主体,且以工具性价值为主,对于农民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兼顾较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职业农民的培育既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更要有新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国家和农民价值主体的统筹兼顾、坚持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取向的辩证统一、坚持人的发展与乡村振兴价值取向的完美协同。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农民培育 价值取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随着我国城乡互动的增多,农村劳动力有了职业选择的主动权。农民职业化是指农民从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的动态变化,最终实现专业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职业精神的提升过程。农民职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纪律制度、需要有吸引力的扶持政策引导、需要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支撑,以促进农民的职业化。
关键词:
农民职业化 新型职业农民 社会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李翠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体是由一群关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个体和组织,基于共同目标和责任,以情感为纽带、契约为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团体。其实质是一个拥有精神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三重意蕴的有机结合体。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共同体 内涵 意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公安
新时代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农业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和农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两个层面。专业化、职业化、高端化职业农民的严重缺失是导致我国农业大而不强的关键。建构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多元立交培养体系是激发农业人口红利、破解新时代农业主要矛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新时代 新型职业农民 多元立交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蘋 陈时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并呈现出新的方向。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由"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情感共同体""校企文化共同体"和"校企责任共同体"组成,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高形态,具有共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补性等特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需要构筑义利统一的发展共识,需要构建情理交融的共生合作机制,需要共建开放包容的合作文化,需要落实互融共生的责任主体。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命运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翠香
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诉求。从内涵上来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是指在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要素结构及特征、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均典型地表现为"高质量"特征,更加彰显"好"的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五个本质特征,即能积极响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及劳动力市场需求,能彰显类型属性的要素及结构从而使职业教育具有社会吸引力,能为学习者提供国家认可的学历或职业资格证书,能帮助学习者最终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或使学习者具有可持续就业能力,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从而能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与适切的教育。基于此,要实现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采用如下推进策略:制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并关注政策执行及评估,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提供保障;利用职业教育评价与评估这一"指挥棒",撬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并达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信传
农民作为社会阶层的一部分,在传统农业社会就已基本形成。在现代社会,由于农业的特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及其内涵亦需随之赋予新的涵义。本文通过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特征比较的方法,确立了现代农业背景下农民的内涵特质——现代农民是一个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又以新产品供应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统一体。同时,与传统农民相比,他们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内涵特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有丰 余芳东 李一辰
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加强统计监督,是发挥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综合性基础性作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统计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监督客体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依法依规依制开展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监察、督促、检查,对经济社会运行进行统计监测和综合评价。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监督包括权力监督、执法监督、监测评价、管理监督4个层面的内涵,其主要形式有:统计督察、统计执法监督检查、监测评价、统计制度监督、统计数据质量检查评估。每一监督形式有各自的监督主客体、监督内容,从而形成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约束有力的统计监督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汉族
在知识经济、科技革命、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教学理论和实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交往教学论是对交往哲学等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主动回应,也是对新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强调以师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础,以教学语言为中介,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互动、共享、共创过程。
关键词:
交往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 发展 交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菲 王峥 王立
新型举国体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原有举国体制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基础。通过在历史的纵深中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形成对新型举国体制发展逻辑的规律性认识,结合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剖析新型举国体制的时代内涵,辨析新型举国体制与传统举国体制的主要差异,明确新型举国体制的边界向度、参与主体与组织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丽 马超侠
2014年,海南省在10市县试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出台了《海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标志着全省新型职业农业培育工程正式拉开了帷幕。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其就业渠道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专业化、产业化特征。为了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应该加强农业教育与培训,支持与新型职业农民相关的行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增加农业专项贷款,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提供有效的路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重道远,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保障。政策体系构建可以从细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立法,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科学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以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