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5)
- 2023(13133)
- 2022(10314)
- 2021(9221)
- 2020(7314)
- 2019(16550)
- 2018(16118)
- 2017(30352)
- 2016(15946)
- 2015(17687)
- 2014(17689)
- 2013(17239)
- 2012(15977)
- 2011(14677)
- 2010(15316)
- 2009(14150)
- 2008(13939)
- 2007(12818)
- 2006(12147)
- 2005(11402)
- 学科
- 济(88167)
- 经济(88092)
- 管理(45293)
- 业(42219)
- 企(33572)
- 企业(33572)
- 中国(24915)
- 地方(24453)
- 方法(23704)
- 农(23221)
- 数学(20065)
- 业经(19874)
- 数学方法(19775)
- 财(15912)
- 制(15431)
- 农业(15393)
- 学(15173)
- 地方经济(14854)
- 策(14293)
- 发(12664)
- 贸(12584)
- 贸易(12571)
- 银(12206)
- 银行(12197)
- 易(12114)
- 融(11905)
- 金融(11903)
- 行(11837)
- 环境(11285)
- 理论(10990)
- 机构
- 学院(234590)
- 大学(231970)
- 济(108933)
- 经济(106673)
- 研究(87818)
- 管理(85644)
- 理学(71624)
- 理学院(70800)
- 管理学(69670)
- 管理学院(69173)
- 中国(67010)
- 财(49982)
- 京(49259)
- 科学(48268)
- 所(43379)
- 江(38712)
- 研究所(38640)
- 中心(38574)
- 财经(38055)
- 经济学(34377)
- 经(34305)
- 农(33716)
- 范(32706)
- 师范(32490)
- 院(31762)
- 北京(31656)
- 经济学院(30374)
- 州(30023)
- 业大(28148)
- 财经大学(27545)
- 基金
- 项目(143809)
- 科学(114087)
- 研究(112041)
- 基金(102867)
- 家(87690)
- 国家(86906)
- 科学基金(74529)
- 社会(73551)
- 社会科(69594)
- 社会科学(69575)
- 省(56075)
- 基金项目(51802)
- 教育(50579)
- 划(46203)
- 编号(46149)
- 自然(43155)
- 自然科(42152)
- 自然科学(42142)
- 资助(41477)
- 自然科学基金(41378)
- 成果(39341)
- 发(34440)
- 课题(33701)
- 重点(32838)
- 部(31368)
- 国家社会(30655)
- 创(29671)
- 发展(29203)
- 性(29159)
- 展(28734)
- 期刊
- 济(139256)
- 经济(139256)
- 研究(81288)
- 中国(52832)
- 财(37297)
- 管理(36550)
- 农(33728)
- 科学(29884)
- 学报(29429)
- 教育(29222)
- 融(27153)
- 金融(27153)
- 大学(23849)
- 经济研究(23257)
- 农业(22220)
- 学学(22081)
- 技术(22079)
- 业经(21609)
- 财经(19868)
- 问题(17682)
- 经(17450)
- 贸(14745)
- 国际(13218)
- 技术经济(12989)
- 世界(12678)
- 现代(11927)
- 统计(11300)
- 经济问题(11172)
- 业(11167)
- 改革(11012)
共检索到386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红霞
第一,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可能不是先消除城乡差别的问题,而是要尽快消除城和镇的二元差异问题,以有利于人口和城镇科学合理布局。中国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别,而且在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差别(突出表现在就业机会、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和小城镇二元差别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的有序流动,进而加剧了人口分布的不合理性。而且,客观来讲,"城""镇"差别的存在也是造成当前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合理分布 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勇
一、三元经济结构的生成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 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选择 众多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而推进工业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异质的二元结构转换为同质的一元结构。我国自50年代以来实行的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化道路,由于不能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居民居住方式的变迁,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其结果只能使二元经济结构愈加强化,扩大工农差别、城乡差距,使国民经济运行难以协调,并日益趋向恶性循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要龙
基于刘易斯收敛条件的考察发现,中国不彻底的城镇化破坏了农业部门生产效率提高所必要的人口条件,使得二元经济结构呈现长期化发展趋势。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引致了双轨城镇化问题,导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失衡;受损失厌恶行为驱动,农村人口的自主城镇化过程锁定在了"流而不迁"状态;农村人口自主城镇化的失败产生了大量不在承包制形式,而以家庭为基础的不在承包制形式正瓦解集体一致性行动准则,使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制度运行存在名义化取向,加大了农地制度创新阻力,引致农业生产陷入传统陷阱。基于此提出:要打破土地增值错配格局,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改变不在承包制形式并保护经营权;城镇化建设要允许人口实现农村退出,以适应农业生产率提高对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刘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和潜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层面的现代化战略定位和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指导方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庄经济"经营主要面临农庄经济规模扩大受到限制,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求相差甚远,未能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流转法规不完善,城乡统筹规划建设未包括农庄配套设施,并且生态农庄的高投入使投资者望而却步等。促进农庄经济发展,解决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笔者建设应该从完善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科学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大力倡导绿色生态发展和促使生态化的产业链条形成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庄经济 经营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庄经济"经营主要面临农庄经济规模扩大受到限制,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求相差甚远,未能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土地流转法规不完善,城乡统筹规划建设未包括农庄配套设施,并且生态农庄的高投入使投资者望而却步等。促进农庄经济发展,解决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笔者建设应该从完善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科学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大力倡导绿色生态发展和促使生态化的产业链条形成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庄经济 经营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冰 王科
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形成了特有的三元经济结构。与之对应,社会学界提出包括农民、市民和乡镇企业农民工(城市农民工)在内的新(旧)三元社会结构。在传统城镇化下,三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但三元社会却存续并以新面貌出现,其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新型城镇化有望加速三元社会的转型。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三元社会结构 城镇化 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刘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成长的有力引擎和潜力源泉。新型城镇化要以"市民化"为核心、完成弥合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历史任务,这需要以"一元化"的公共财政作为支持后盾。本文对此作出分析论述后,提出了"一元化"公元财政的三方面要领:可以形成"全景图"进而优级化"结构图"的全口径预算;非歧视性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和运行机制;财政分配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和土地制度改革等形成全面的协调配合。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一元化”公共财政 市民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永平 徐盈之
利用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时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消费、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三个变量的条件下,时间维度上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空间维度上对全国和东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系数为正却不显著;接着分析了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三条潜在传导路径,根据测算的路径强度,发现消费路径和投资路径是新型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但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对经济增长存在阻碍作用,说明在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有力推进经济增长还有待时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瑞红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具体路径包括: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新型城镇化 推进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许锋 张光宏 李飞
文章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采用我国省域人口、经济与土地数据,从"人口-经济"二维驱动视角对土地城镇化驱动作用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GWR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非农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0.60到0.6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每增加1%,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0.24到0.27个百分点,人口-经济对土地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具有空间性特征。基于驱动作用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区结果表明,南方地区经济城镇化对土地耗用要大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人口城镇化对土地的耗用要高于南方地区。因此,城镇化土地集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军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则明确指出,要"保障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的策略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城镇化中存在的土地问题从200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由36.2%提高到52.57%,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之杰
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提出,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经济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抓手,只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志敏 郑万腾
长江经济带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特大城市是重要引擎,战略意义重大。在新型城镇进程中,特大城市存在城区布局不合理、人口过分集聚、城乡制度障碍、建设用地粗放低效,资源需求压力等困境,建议实行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梯度一体化,城城互通,产城融合,四化同步,多元融资渠道,可持续集约高效发展的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鹏 刘家韦华 田芳
本文基于我国城镇化的研究现状,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和发展途径进行阐述。分析邯郸市城镇化发展的特征,立足于城乡统筹视角对邯郸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研究。针对邯郸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经济发展 城乡统筹 策略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