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7)
2023(7462)
2022(6253)
2021(5606)
2020(4350)
2019(9910)
2018(9807)
2017(17286)
2016(9540)
2015(10675)
2014(10773)
2013(10570)
2012(10510)
2011(9847)
2010(10259)
2009(9164)
2008(9331)
2007(8515)
2006(7841)
2005(7487)
作者
(29683)
(24787)
(24654)
(23079)
(15956)
(11764)
(11089)
(9587)
(9463)
(9103)
(8783)
(8392)
(8178)
(8042)
(7899)
(7475)
(7291)
(7256)
(7171)
(7163)
(6538)
(6220)
(6057)
(5845)
(5597)
(5584)
(5584)
(5558)
(5102)
(5016)
学科
(46312)
经济(46266)
(22392)
管理(21873)
地方(17874)
中国(17374)
(16646)
企业(16646)
(14140)
业经(12826)
方法(11960)
(10042)
农业(9953)
地方经济(9930)
(9718)
(9087)
金融(9085)
(8767)
银行(8749)
(8651)
数学(8569)
数学方法(8429)
(7965)
理论(7923)
(7761)
贸易(7751)
环境(7662)
(7642)
教育(7374)
(7370)
机构
学院(143074)
大学(141226)
研究(57513)
(55837)
经济(54518)
管理(47446)
中国(42885)
理学(39090)
理学院(38424)
管理学(37614)
管理学院(37331)
科学(35934)
(32493)
(30566)
研究所(27602)
(26749)
(26031)
中心(24753)
(24331)
(24228)
师范(24000)
北京(21322)
农业(20684)
(20538)
业大(20229)
(19829)
财经(19479)
师范大学(19316)
(18395)
科学院(17559)
基金
项目(88190)
科学(68729)
研究(67141)
基金(60465)
(53015)
国家(52454)
科学基金(43381)
社会(41591)
社会科(39225)
社会科学(39216)
(36310)
基金项目(31370)
(30557)
教育(30288)
编号(28058)
(26100)
自然(25951)
自然科(25301)
自然科学(25292)
自然科学基金(24815)
成果(24625)
资助(23975)
课题(21224)
发展(21105)
重点(20864)
(20698)
(18487)
(18351)
(17431)
创新(17083)
期刊
(75616)
经济(75616)
研究(48245)
中国(36778)
(26887)
学报(23579)
教育(23547)
科学(22523)
管理(19653)
农业(18604)
(18070)
大学(17760)
(16396)
金融(16396)
学学(16380)
业经(13984)
技术(12451)
经济研究(11537)
问题(9658)
(9634)
财经(9609)
图书(8948)
(8390)
(7738)
论坛(7738)
(7585)
(7536)
世界(7499)
(7336)
资源(7241)
共检索到239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江亚茹   高雪  
“文化润疆”是一项关系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发展的伟大事业。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下,新疆各族人民拥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身份认同,这为新疆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将中华优秀文化滋润进各族群众的心中,不仅有利于增强个人职责和身份认同,还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更有利于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疆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新疆“建长安之势,成长治之业”。步入新时代“,文化润疆”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新疆各族群众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式民族发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力源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文化成为探索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领域,也成为探寻化解发展中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重要路径。新时代,我国休闲内容的结构转变,休闲方式的技术加持,休闲需求的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曾经物质化、沉溺化、刻板化的休闲文化问题。但其却以更加隐秘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休闲体验的不断升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我国休闲文化生态发展、健康发展、创新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注重物质和精神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工具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达成个性发展表象与内涵的一致是新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静伟  
新时代提倡实施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分别为其奠定了经济学基础和生态学基础。新时代提倡绿色经济发展是有其必要性的,因为实施绿色经济发展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同时也符合“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蕴。新时代绿色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洁  
作为课程概念,核心素养的意义既在于作为课程的"大观念"统领课程发展,也在于作为目标范畴被转换为课程、教学与评价目标,同时也是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坐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从学生发展的本质出发是把握新一轮学习革命和教育变革的关键,同时也是调整新时期教师教育体系与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依据。为应对核心素养教育的需求,教师培训需要建构教师专业视角的课程观、培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创新培训方法,为教师终身学习和反思性实践创设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光斌  朱星慧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这一理念是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钥匙。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三重意蕴:其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其二,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进,突出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关系;其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明确了绿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关系。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境界,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进的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生态民生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光斌  朱星慧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这一理念是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钥匙。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包含三重意蕴:其一,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依据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关系;其二,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进,突出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性关系;其三,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是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旨,明确了绿色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关系。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新境界,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进的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生态民生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琳  
文章在分析新时代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深入解析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比较,找出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今后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丹丹  
广大声乐工作者要不断丰富中国声乐学派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坚定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创新。中国声乐艺术必须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和进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观的载体,文化艺术软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发展和传播中国声乐艺术,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 第九部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章内容,在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对位性机制~([2]83)之外,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把文化建设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文化导向和文化功能,指明文化强国的文明水准和社会基础~([3])。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桂霞  解海  祁爱武  
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是以文化自信为引领:把文化自信内化到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之中、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目标、把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以标准化均等化为基础:全面布局全方位管理、完善管理组织架构、进行合理的财政支持;以数字化为手段:加强数字化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社会化为途径,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加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有效监管;以法治化为保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律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立法水平,加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执法力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梅  唐春淋  
“全媒体时代与媒体融合”要求实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策略,以推动中国的媒体发展与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建设现代化强国融合了现代化的诸多因素,文化建设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力、凝聚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国家硬实力巩固根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增强亦极为重要,而数字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极为为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阐述,包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多方面的重要理论观点,特别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新时代意蕴上作出多方面的新的论述,极大地拓展了新发展理念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意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余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破解乡村治理主体力量"外生强、内生弱"的困境,实行民主自治,充分发挥乡村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智君  陈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中国经济做出重大战略判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其发展路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战略目标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当前中国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层面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为原则,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对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从而形成系统的、重要的理论结晶,进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政策价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传夫  陈一  
从发展方式、发展模式、法治保障与治理能力等方面回顾了新时代图书馆发展实践,阐释了新时代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内在逻辑,凝练了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理论贡献:图书馆发展应坚持发展价值的时代性、发展主体的人民性、发展本质的文化性、发展制度的基本性。新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彰显了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内涵,为“图书馆要转向何方”全球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图1。参考文献6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