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7)
2023(11349)
2022(8995)
2021(7979)
2020(6501)
2019(14672)
2018(14748)
2017(26854)
2016(14864)
2015(16693)
2014(16782)
2013(16104)
2012(14492)
2011(12973)
2010(13407)
2009(12550)
2008(12405)
2007(11193)
2006(10227)
2005(9792)
作者
(41072)
(34372)
(33995)
(32556)
(22007)
(16091)
(15684)
(13103)
(13047)
(12284)
(11852)
(11614)
(11152)
(10932)
(10652)
(10615)
(10151)
(10101)
(9999)
(9998)
(8807)
(8262)
(8146)
(7876)
(7732)
(7704)
(7601)
(7551)
(6947)
(6671)
学科
(56044)
经济(55938)
管理(47582)
(43243)
(33243)
企业(33243)
中国(22142)
(18519)
(17251)
方法(17097)
(16524)
业经(15596)
数学(14037)
数学方法(13837)
地方(13590)
(12112)
(11522)
银行(11510)
农业(11134)
(11036)
(10838)
(9989)
金融(9986)
(9947)
贸易(9936)
体制(9669)
(9632)
环境(9451)
理论(9362)
(9321)
机构
大学(206696)
学院(204750)
(83044)
经济(80793)
管理(77204)
研究(70210)
理学(64746)
理学院(63986)
管理学(63006)
管理学院(62595)
中国(55157)
(44691)
(43106)
科学(40089)
(34370)
(33690)
中心(33182)
财经(32316)
(30063)
研究所(29766)
(29170)
(28704)
师范(28469)
北京(28116)
(27095)
业大(26754)
(26071)
经济学(25690)
财经大学(23650)
师范大学(23041)
基金
项目(133244)
科学(106240)
研究(101767)
基金(96703)
(83022)
国家(82291)
科学基金(71527)
社会(67382)
社会科(63722)
社会科学(63707)
(51513)
基金项目(50969)
教育(46236)
(43301)
自然(43088)
编号(42192)
自然科(42109)
自然科学(42101)
自然科学基金(41350)
资助(37007)
成果(36133)
(30296)
重点(29953)
课题(29483)
(29120)
(29090)
国家社会(28385)
(27433)
项目编号(25786)
创新(25780)
期刊
(101358)
经济(101358)
研究(67489)
中国(49478)
(34544)
管理(30397)
(28565)
学报(28439)
科学(27300)
教育(26881)
(22921)
金融(22921)
大学(22880)
学学(20862)
农业(18105)
技术(17218)
财经(16549)
业经(16544)
经济研究(15431)
图书(15415)
问题(14961)
(14360)
书馆(11697)
图书馆(11697)
现代(10406)
(10384)
(10130)
(9761)
理论(9597)
(9563)
共检索到332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晓蓉  
社区志愿服务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已成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一项创新。在现实发展中,社区志愿服务面临着制度供给不足的阻滞,在体系化、行政化、专业化方面仍存在困境,需要通过创立正式制度、拓展横向网络、培育社区志愿文化等基本路径,推进制度化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雅丽  
志愿服务在弘扬人类道德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机制的比较显示,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文化,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尽快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明会  胡霞  
社区志愿服务是完善社区服务的重要方式,也是社区治理与善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目标。在"外部情境——自身实践"交互性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运用Cite Space文献梳理工具、计算机词云分析和检索工具等,结合案例研究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研法等多元方法,描摹了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志愿者和其所处系统之间的互动及存在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志愿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动机是服务社群,服务内容精准网格化,培训、物资保障、激励等环节衔接流畅、运转高效,实现了自我价值与社区协同共治的双赢。但志愿者助力社区疫情防控的行动也存在专业化水平不足和心理健康关注不够的问题。针对行动过程中的有益经验与存在问题,从理念深入、行动部署、治理工具三个层面凝练了可供其他社区开展常态化防疫志愿服务的借鉴经验,包括理念的深入人心、行动的精准高效和平台的技术赋能。同时,针对志愿者助力社区疫情防控行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常态化防疫背景下,积极引导专业人员参与志愿服务,注重志愿者的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鲍静萍  张汉强  
以湖北省图书馆志愿者的信息资料为课题数据来源,结合湖北省图书馆的工作实际,分析志愿者服务团队的稳定性问题,研究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基本队伍的构成情况;针对志愿者流动性大等问题,从志愿者的管理机制、用人制度、注册和退出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团队机制建设的措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文兵  普永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是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中仍存在教育主体不足、对象不清晰等问题。必须守正创新,以更加自觉的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进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主体保障、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凤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比较分析了梯度志愿、平行志愿与实时动态志愿之间的优劣,然后基于经济学理论为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提出了一种改革方向。基本结论如下:(1)不完全信息的梯度志愿应该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中逐步淘汰。(2)平行志愿推进了公平与效率,但还存在继续改进的空间。(3)实时动态志愿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更重要的是,当赋予高校一定的招生自主权时,它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填报模式。因此,实时动态志愿可能将成为我国志愿填报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阳  储祖旺  
美国服务学习是一种将社区服务与高等教育结合的公民教育模式,具有全面优化教育成效、培养良好社会公民等功能。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模式,着重从规范志愿服务流程、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健全与完善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科岩  刘岩  
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弘扬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相关保障机制、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建设等途径来推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 第九部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章内容,在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对位性机制~([2]83)之外,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把文化建设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文化导向和文化功能,指明文化强国的文明水准和社会基础~([3])。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国亮  邓海龙  
新时代高校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指以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刚性制度促进和保障中华传统美德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实现新时代高校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强化对传统美德的价值认同是逻辑前提,完善传统美德教育制度体系是核心支撑,推进传统美德的日常生活化是关键环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史明萍  魏程琳  
"中坚居民"是指以服务社区为主要收入来源或获得感来源,在社区行政、楼栋事务、邻里互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社区居民。自发参与社区治理的中坚居民成为社区公共事务的公开支持者、楼栋集体事务的热心人、社区和谐稳定的维护者,他们最有可能被社区居委会等官方组织吸纳为"半正式"工作人员,成为社区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发现、培育并向社区组织输送中坚居民是社区善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社区三级治理体系中,制度性参与社区活动的中坚居民,是国家政策进户的传导者、社区工作的辅助者、基础治理信息的提供者和居民小微服务的供给者。"中坚居民"概念的提出打破了既往将城市善治寄希望于中产阶层的想象,为社区治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海彬  
图书馆的文献逾期处理制度大多采取逾期收费、逾期答题、逾期停借等方式,但对逾期较长担心缴纳大额逾期费的读者缺乏一种合理、有效的举措。将志愿服务引入到文献逾期处理制度中,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加人性化、易于接受的逾期处理方式,缓解读者的经济压力;也为图书馆的逾期处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为图书馆志愿服务提供了人员和制度保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龙菲  
本文回顾了我国社区志愿服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分析了社区志愿服务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意义 ,并探讨了制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际   王敬   殷亚秋  
构建土地复垦新格局,对于改善土地现状、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土地复垦的认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土地复垦法制机制建设等若干建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大胜  何光喜  张文霞  赵延东  王元  
科技志愿服务是现代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志愿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介绍了科技志愿服务的基本含义,分析了当前发展科技志愿服务的社会环境和机遇,指出在我国深入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强调应从人员构成、动力机制、经费来源、运行方式、组织管理模式、服务范围、活动内容等多个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志愿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