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7)
2023(11524)
2022(9048)
2021(7882)
2020(6117)
2019(13692)
2018(13633)
2017(24651)
2016(13657)
2015(15265)
2014(15456)
2013(14866)
2012(13963)
2011(12874)
2010(13441)
2009(12210)
2008(12242)
2007(11400)
2006(10776)
2005(10410)
作者
(40280)
(33568)
(33409)
(31731)
(21482)
(16005)
(15187)
(12972)
(12963)
(12186)
(11568)
(11225)
(10999)
(10971)
(10673)
(10357)
(10075)
(9715)
(9705)
(9671)
(8797)
(8391)
(8219)
(7732)
(7706)
(7655)
(7617)
(7612)
(6893)
(6763)
学科
(62598)
经济(62525)
(38700)
管理(38621)
(29799)
企业(29799)
中国(24651)
地方(21871)
(20988)
业经(18064)
方法(14587)
农业(14382)
(13858)
(13186)
(12821)
银行(12805)
(12480)
(12023)
(11973)
金融(11972)
(11782)
环境(11488)
地方经济(11375)
数学(11257)
数学方法(11079)
发展(10630)
(10589)
(10434)
贸易(10417)
技术(10258)
机构
学院(195388)
大学(192039)
(79582)
经济(77609)
研究(73971)
管理(69488)
中国(57657)
理学(57004)
理学院(56282)
管理学(55300)
管理学院(54908)
科学(43433)
(43047)
(38195)
(37545)
(34760)
中心(33693)
(33641)
研究所(33423)
(29770)
师范(29490)
北京(28080)
财经(28010)
(27884)
(26928)
业大(26159)
(25579)
农业(25537)
(25077)
经济学(23411)
基金
项目(118870)
科学(93323)
研究(91725)
基金(82261)
(70898)
国家(70162)
科学基金(59677)
社会(58199)
社会科(55089)
社会科学(55079)
(48842)
基金项目(41907)
教育(41499)
(40218)
编号(38569)
自然(35174)
自然科(34330)
自然科学(34323)
自然科学基金(33683)
成果(32958)
(32552)
资助(32552)
课题(28774)
重点(27364)
发展(26805)
(26324)
(24808)
(24670)
(23922)
国家社会(23620)
期刊
(106714)
经济(106714)
研究(66396)
中国(52261)
(34379)
教育(30760)
管理(30126)
(28469)
学报(27991)
科学(27194)
(25010)
金融(25010)
农业(22880)
大学(21757)
学学(19803)
业经(19761)
技术(18430)
经济研究(16186)
问题(13830)
财经(13815)
图书(12615)
(12009)
(11997)
(10508)
(10473)
论坛(10473)
(10013)
现代(9963)
商业(9855)
国际(9707)
共检索到333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辜胜阻  李行  吴华君  
推进绿色城镇化是新时代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重点包括绿色产业体系构建、城镇基本"硬件"绿色升级、城镇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和城镇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推进绿色城镇化,要完善绿色技术与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实现城镇产业发展绿色化;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能源,稳步推广绿色建筑,促进绿色交通发展,推动城镇"硬件"低碳化;优化城镇规划建设,促进城镇空间布局集约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确保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化高效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辜胜阻  李行  吴华君  
(一)推动城镇产业从褐色产业转变到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发挥好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的支持作用,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升级,发展壮大绿色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产业支撑体系城镇化绿色转型必须以绿色产业为支撑,重点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从高污染、高排放的褐色产业转变到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推动生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月振  温志广  
实施城镇化已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在论述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的基础上 ,从解决城镇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金的筹集和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文炯  李锦生  
根据区域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结合山西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山西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山西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取向和战略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振山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强调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进程,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飞虎  陈佳丽  黄兴  
在推进“双碳”目标和城镇化亟须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发展存在显著积极影响。实证分析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类U”型关系;(2)从区域层面看,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加显著;(3)在绿色公共投资影响绿色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中,绿色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23.1%。在策略问题上,应采取加大绿色公共投资力度、优化绿色公共投资区域配置结构、强化绿色公共投资监管等措施,积极发挥绿色公共投资提升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效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普玲   李炎泽  
以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功能发挥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且绿色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提升起着中介效应。进一步从地区异质性来看,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国家审计功能发挥仍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国家审计的经济后果两个方面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同时为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兵  唐文狮  吴延瑞  张宁  
本文运用环境范围调整测度(RAM)模型测算了中国112个环保重点城市2005-2010年的绿色发展效率、无效率来源及减排方式,并使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对城镇化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有: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主要呈倒U型和三次型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要高于东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群;污染物排放无效率是总无效率的主要源泉;大部分城市在面对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时,主要选择自然减排方式;居民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土地城镇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就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综合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效率则产生显著的先抑制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倩  陈红敏  
考察不同区域和城市规模下城镇化发展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9年我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城市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并分别从区域和城市规模两个角度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异显著,效率从高到低分别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呈现显著的正“U”型影响关系,拐点为74.96%,城市规模越大则城镇化水平越早达到拐点,从而实现对绿色发展效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吉双  衣保中  
日本是国际上公认的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国家之一。日本城镇化经历了初级城镇化、加速城镇化、成熟城镇化和后城镇化阶段。日本城镇化之所以取得长足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顺利转换。日本城镇化先后经历了工业化拉动、中小企业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等动力演进过程,目前正迈入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动力的新阶段。日本着重扶持以“绿色发展”为新动力的新型城镇化,并加大环境友好型政策扶持力度,坚持产业升级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原则,加强政府对城镇化宏观调控以及城乡城镇化均衡发展等策略对中国的城镇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哲  李晓静  夏显力  晋蓓  
文章以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24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基于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了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间城镇化发展状况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邻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对本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省域外的相邻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均高于省域内相邻地级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冯奎  贾璐宇  
面对过去粗放经营城镇化所导致的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城乡失调等一系列社会生态问题,绿色城镇化成为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未来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就应采取相应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郑超  曹誉波  
发展更多中小城市,提升中小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是我国均衡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讨论发展中小城市的战略意义与对策,认为发展中小城市能有效破解"半城镇化"难题,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助于实现农民工的就地城镇化与我国区域间协调发展。当前发展中小城市,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既要把中小城市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提升中小城市对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实现就地城镇化;又要创新公共私营合作机制,解决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并构建多渠道的房屋供给体系,实现落户中小城市居民的"安居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杨春玉  吴琼  高玲  葛察忠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绿色城镇化,绿色城镇化是我国传统粗放、无序式城镇化发展模式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转型与变革。在评述总结我国及国际上典型国家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战略框架应包括普及生态文化、维护和保育健康安全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型人居、推行绿色低碳生活、加速产业生态化以及建设运营绿色基础设施六大重点领域。指出绿色城镇化进程需解决好发展质量与速度,空间格局优化等六大关键问题。建议绿色城镇化要以建设成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为根本目标,推进实施城镇生态环境总体规划,重视科研创新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功能,积极在浙江、贵州等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林  
我国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具有牧区、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的特征,其地域文化、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等都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不同。在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不能按照单一的模式和路径推进,而应当根据各地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的不同,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制约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城镇化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