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2)
- 2023(7429)
- 2022(5381)
- 2021(4723)
- 2020(3520)
- 2019(7944)
- 2018(8041)
- 2017(14476)
- 2016(7959)
- 2015(8862)
- 2014(8769)
- 2013(8138)
- 2012(7159)
- 2011(6428)
- 2010(6586)
- 2009(5734)
- 2008(5681)
- 2007(5457)
- 2006(5098)
- 2005(4821)
- 学科
- 济(32982)
- 经济(32952)
- 管理(23687)
- 业(23567)
- 企(19385)
- 企业(19385)
- 中国(13336)
- 农(11806)
- 业经(10545)
- 地方(9612)
- 方法(8110)
- 发(8106)
- 农业(7910)
- 环境(7051)
- 制(7011)
- 财(6826)
- 划(6640)
- 发展(6415)
- 展(6398)
- 数学(6167)
- 数学方法(6079)
- 策(5969)
- 学(5882)
- 银(5856)
- 银行(5845)
- 产业(5671)
- 行(5621)
- 贸(5500)
- 贸易(5495)
- 技术(5478)
- 机构
- 学院(109035)
- 大学(106358)
- 济(44220)
- 经济(43182)
- 管理(40086)
- 研究(39253)
- 理学(33711)
- 理学院(33333)
- 管理学(32736)
- 管理学院(32516)
- 中国(29277)
- 京(22874)
- 科学(22768)
- 财(20127)
- 所(19058)
- 江(18355)
- 农(17628)
- 中心(17190)
- 研究所(17178)
- 范(15740)
- 师范(15604)
- 财经(15178)
- 院(14735)
- 业大(14642)
- 州(14419)
- 北京(14345)
- 经(13700)
- 农业(13366)
- 经济学(13176)
- 省(12377)
- 基金
- 项目(70231)
- 科学(55581)
- 研究(53967)
- 基金(49531)
- 家(42836)
- 国家(42435)
- 科学基金(36502)
- 社会(35093)
- 社会科(33220)
- 社会科学(33210)
- 省(28417)
- 基金项目(25435)
- 教育(24245)
- 划(23464)
- 编号(22518)
- 自然(21652)
- 自然科(21140)
- 自然科学(21135)
- 自然科学基金(20761)
- 资助(18736)
- 成果(18548)
- 发(17127)
- 课题(16432)
- 重点(16221)
- 创(14862)
- 国家社会(14534)
- 部(14529)
- 发展(14331)
- 展(14075)
- 创新(13859)
共检索到173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辜胜阻 李行 吴华君
(一)推动城镇产业从褐色产业转变到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发挥好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的支持作用,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升级,发展壮大绿色新兴产业,构建绿色产业支撑体系城镇化绿色转型必须以绿色产业为支撑,重点是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从高污染、高排放的褐色产业转变到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推动生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辜胜阻 李行 吴华君
推进绿色城镇化是新时代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重点包括绿色产业体系构建、城镇基本"硬件"绿色升级、城镇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和城镇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推进绿色城镇化,要完善绿色技术与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壮大绿色新兴产业,实现城镇产业发展绿色化;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能源,稳步推广绿色建筑,促进绿色交通发展,推动城镇"硬件"低碳化;优化城镇规划建设,促进城镇空间布局集约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确保城镇生态环境治理科学化高效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振山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强调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将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进程,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绿色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杨春玉 吴琼 高玲 葛察忠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绿色城镇化,绿色城镇化是我国传统粗放、无序式城镇化发展模式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转型与变革。在评述总结我国及国际上典型国家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战略框架应包括普及生态文化、维护和保育健康安全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型人居、推行绿色低碳生活、加速产业生态化以及建设运营绿色基础设施六大重点领域。指出绿色城镇化进程需解决好发展质量与速度,空间格局优化等六大关键问题。建议绿色城镇化要以建设成为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为根本目标,推进实施城镇生态环境总体规划,重视科研创新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功能,积极在浙江、贵州等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奎 贾璐宇
一、产业政策。一是政府应多出台扶持低碳高新绿色产业的相关政策,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以低碳高新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竞争力上给予支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国家相关部委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联合开展工业绿色发展重点项目推荐工作,共同支持一批重点项目。二是积极发展绿色建筑,降低能源消耗,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标胜 戈雪梅
通过实证研究得到我国城镇化进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必须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战略转型,提供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所需要的各种高技术专业人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钮钦 杨晶 刘晨
绿色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发展中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问题愈加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面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这一指示为我们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探索可持续的绿色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薄凡 庄贵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多元化,对生态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环境承载力直逼上限,成为制约当前发展的短板,亟待向一种新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型。"低碳+"的核心是建立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发展方式,其全方位转型、宽领域覆盖、大众化创新等内涵,与新时代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诉求相契合。实施"低碳+"战略,有助于促进去产能、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月振 温志广
实施城镇化已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在论述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不少问题的基础上 ,从解决城镇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金的筹集和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
农村 结构调整 小城镇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
未来10~20年,我国快速增长的城镇人口及其生产消费需求,与有限的资源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宜居、充满活力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绿色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飞虎 陈佳丽 黄兴
在推进“双碳”目标和城镇化亟须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发展存在显著积极影响。实证分析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类U”型关系;(2)从区域层面看,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公共投资对绿色城镇化的影响比东部地区更加显著;(3)在绿色公共投资影响绿色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中,绿色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23.1%。在策略问题上,应采取加大绿色公共投资力度、优化绿色公共投资区域配置结构、强化绿色公共投资监管等措施,积极发挥绿色公共投资提升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效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普玲 李炎泽
以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功能发挥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且绿色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提升起着中介效应。进一步从地区异质性来看,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国家审计功能发挥仍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从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国家审计的经济后果两个方面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同时为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亚平 程钰 任建兰
运用DEA模型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理及不同区域的空间异质状况。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U"型曲线;在区域层面上,城镇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东部、中部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对东北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在2004年以前起抑制作用,2005年开始则起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亚平 程钰 任建兰
运用DEA模型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机理及不同区域的空间异质状况。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U"型曲线;在区域层面上,城镇化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东部、中部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对东北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在2004年以前起抑制作用,2005年开始则起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城镇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