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1)
- 2023(7006)
- 2022(5559)
- 2021(5000)
- 2020(4270)
- 2019(9556)
- 2018(9236)
- 2017(16344)
- 2016(9053)
- 2015(10108)
- 2014(10132)
- 2013(10004)
- 2012(9049)
- 2011(7542)
- 2010(8625)
- 2009(8336)
- 2008(8490)
- 2007(7992)
- 2006(7331)
- 2005(7109)
- 学科
- 企(68411)
- 企业(68411)
- 业(61351)
- 管理(51837)
- 济(36420)
- 经济(36345)
- 财(23243)
- 务(19505)
- 财务(19491)
- 财务管理(19422)
- 业经(18764)
- 企业财务(18529)
- 方法(16424)
- 制(14827)
- 技术(13160)
- 审计(12223)
- 企业经济(12021)
- 体(10810)
- 划(10298)
- 理论(10298)
- 和(10244)
- 策(10208)
- 经营(10153)
- 体制(10122)
- 技术管理(9500)
- 中国(9337)
- 银(8936)
- 银行(8936)
- 行(8517)
- 数学(8488)
- 机构
- 学院(129091)
- 大学(125824)
- 管理(56040)
- 济(52339)
- 经济(51156)
- 理学(46230)
- 理学院(45876)
- 管理学(45532)
- 管理学院(45274)
- 研究(34693)
- 中国(34540)
- 财(33493)
- 京(27496)
- 财经(24783)
- 江(24023)
- 经(22151)
- 州(18452)
- 中心(18267)
- 财经大学(18130)
- 商学(17886)
- 商学院(17745)
- 科学(17277)
- 北京(16941)
- 所(16524)
- 经济学(14886)
- 省(14767)
- 公司(13766)
- 研究所(13588)
- 会计(13579)
- 经济管理(13576)
- 基金
- 项目(72814)
- 科学(59224)
- 研究(56668)
- 基金(53968)
- 家(44989)
- 国家(44438)
- 科学基金(40799)
- 社会(37331)
- 社会科(35428)
- 社会科学(35414)
- 省(28943)
- 基金项目(27859)
- 教育(26182)
- 自然(25820)
- 自然科(25253)
- 自然科学(25246)
- 自然科学基金(24878)
- 编号(23172)
- 划(22885)
- 资助(21637)
- 成果(19707)
- 业(18019)
- 创(17249)
- 项目编号(16389)
- 部(16387)
- 性(16273)
- 制(16122)
- 重点(16109)
- 创新(15944)
- 课题(15854)
共检索到220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祖凤
文章分析并探讨了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路径及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指出要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规范权利运行、完善内部治理、促进履职尽责、促进提质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诚 史源
积极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信息化和人才为支撑、以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内部审计模式,突出风险控制和降本增效两个重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高效履职,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层次和水平,推进内部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发挥"排雷兵"作用,对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 内部审计 监督的“全覆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国华
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财会监督,是企业防止腐败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国家风险管控的重要抓手。《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构建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笔者结合《意见》相关内容,就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会监督谈谈个人的看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永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出台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的意见》《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等重要文件,要求有效推进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要落实党中央对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雅丽
2018年初,《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实施,要求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为推动习总书记要求和《规定》《意见》的贯彻落实,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现状,针对需改进加强的八个方面,从创新指导监督工作、实施分类指导监督、资料备案信息技术化、推动落实总审计师制度、提升内审人员能力素质、建立内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以及加强与内审协会协作方面,提出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的建议,为实现审计监督合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内审审计 指导 监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守亮 崔瀛月 何如意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能够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实现目标。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管理制度与审计标准尚不完善,内审质量的量化评价方面仍有不足,通过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内部审计实践,进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比较三种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全面质量管理、5M1E分析法,明确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性。基于5M1E分析法六要素构建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运用熵值法得到各指标层的组合权重后可知,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最大;内部审计环境、内审人员素质以及内审信息化建设三方面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余彤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内部审计全覆盖问题研究》课题围绕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审计全覆盖要求,就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对象、范围、内容、目标及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人通过学习此课题有如下启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陆迎霞
本文从组织的外部研究解决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发挥的方法,认为通过审计机关监督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提出了建立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检查制度,建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结果的公告制度,建立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等实现路径。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 审计公告 审计问责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成林
本文介绍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系统通过建立五大工作机制,搭建"大监督"新体系,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实践及成果。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全覆盖 工作机制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惠士 周伟 包凌霞 吴昊 吴陈婧
本文围绕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角色转化和职能转变,积极探索以强化企业全面风险管控为目标的"全覆盖网格化"审计,结合电网企业审计工作在集中调配资源、科学运用策略、强化过程控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总结新常态下推行"三项全覆盖""四维网格化"审计创新取得的成效,以推动电网企业"全覆盖网格化"审计体系完善和提升,促进电网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和增加价值。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内部审计 风险管控 提质增效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惠士 周伟 包凌霞 吴昊 吴陈婧
本文围绕新常态下内部审计的角色转化和职能转变,积极探索以强化企业全面风险管控为目标的"全覆盖网格化"审计,结合电网企业审计工作在集中调配资源、科学运用策略、强化过程控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总结新常态下推行"三项全覆盖""四维网格化"审计创新取得的成效,以推动电网企业"全覆盖网格化"审计体系完善和提升,促进电网企业实现科学管理和增加价值。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内部审计 风险管控 提质增效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汤秀梅
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以保证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会计监督是企业为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而自觉实施的自我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之一,其目标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会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梁伟波
内部监督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背景和性质决定了其内部监督机制的特殊性,呈现多股监督力量共同监督的特征。这种多维度监督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监督的全面性,但多个监督主体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在企业战略管理框架内,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内部监督机制进行有效整合,以切实增强内部监督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炜 刘雨萌
国有资产内部监督是国有资产监督的首要环节。本文基于对D省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的调研结果,从内控制度、董事会运作、监事会建设、民主监督和党组织保证监督等方面总结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从整体架构、分类监管、执行效果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整体架构、实行"一企一政"分类监管、提高内部监督制度体系执行效果、健全内部监督保障机制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监督 制度体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薇
国家审计监督的范围依据国家治理的目标和需求而设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对国家审计的外延和内涵有了新的定位。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审计的全覆盖应当是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的全覆盖,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来自审计制度体系内的诸多制约因素。结合国家审计及其实施环境的现状,通过对制约因素的深入剖析,实现国家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应当进一步创新审计资源整合模式、加快审计制度规范建设、探索审计"走出去"战略,并优化审计项目管理方式方法。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监督 全覆盖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