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3)
- 2023(10555)
- 2022(7992)
- 2021(7325)
- 2020(5399)
- 2019(12064)
- 2018(11891)
- 2017(20972)
- 2016(11691)
- 2015(12954)
- 2014(13290)
- 2013(12236)
- 2012(10911)
- 2011(10050)
- 2010(10431)
- 2009(9413)
- 2008(9371)
- 2007(8891)
- 2006(8197)
- 2005(7318)
- 学科
- 济(43707)
- 经济(43647)
- 业(33826)
- 农(29599)
- 管理(29269)
- 企(22289)
- 企业(22289)
- 农业(20298)
- 中国(17817)
- 业经(17357)
- 制(12995)
- 财(12645)
- 地方(12165)
- 发(10398)
- 方法(10209)
- 体(9241)
- 发展(9167)
- 展(9136)
- 教育(8785)
- 理论(8684)
- 银(8492)
- 银行(8484)
- 农业经济(8453)
- 学(8161)
- 行(8121)
- 融(7570)
- 金融(7568)
- 策(7523)
- 数学(7506)
- 数学方法(7375)
- 机构
- 学院(162354)
- 大学(155534)
- 济(59896)
- 经济(58181)
- 管理(55472)
- 研究(53938)
- 理学(45980)
- 理学院(45450)
- 管理学(44559)
- 管理学院(44254)
- 中国(42287)
- 京(32780)
- 科学(31159)
- 财(31011)
- 农(29834)
- 江(28096)
- 中心(25923)
- 所(25868)
- 范(25250)
- 师范(25056)
- 财经(22971)
- 研究所(22819)
- 州(22666)
- 业大(21946)
- 农业(21512)
- 经(20601)
- 北京(20509)
- 院(19722)
- 师范大学(19428)
- 省(19357)
- 基金
- 项目(100282)
- 研究(83156)
- 科学(78268)
- 基金(68053)
- 家(57470)
- 国家(56757)
- 社会(52449)
- 社会科(49039)
- 社会科学(49025)
- 科学基金(48259)
- 省(42060)
- 教育(38805)
- 编号(37956)
- 基金项目(35162)
- 划(33511)
- 成果(32610)
- 课题(27113)
- 自然(25824)
- 自然科(25144)
- 自然科学(25142)
- 资助(25135)
- 自然科学基金(24650)
- 发(24053)
- 年(23743)
- 重点(22935)
- 性(22510)
- 项目编号(21641)
- 国家社会(21302)
- 制(21240)
- 部(21084)
共检索到261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宏伟 王雨宁 黄家慧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成效显著,贡献了稳定经济社会大局的重要力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变革,乡村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仍然存在不少难点和困境。只有不断完善“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健全“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治理主体现代化并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才能在治理有效中实现乡村善治,乡村治理现代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宽阔。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乡村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善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朝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乡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受城镇化、信息化的冲击,乡村治理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原有的瓶颈问题凸显,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频发,产生了大量无序或无效的治理乱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研究学术界已有成果,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弱化、“微腐败”问题频发、信访问题复杂难解、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夯实乡村社会治理组织基础、提升基层监督执纪能力水平、推进基层信访治理综合改革、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政府部门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现代化 乡村振兴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朝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乡村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受城镇化、信息化的冲击,乡村治理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原有的瓶颈问题凸显,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频发,产生了大量无序或无效的治理乱象。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研究学术界已有成果,深入分析当前乡村治理存在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弱化、“微腐败”问题频发、信访问题复杂难解、乡风文明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夯实乡村社会治理组织基础、提升基层监督执纪能力水平、推进基层信访治理综合改革、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政府部门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现代化 乡村振兴 对策研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恩宾 郑敬斌
治理吸纳自治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行政力量对乡村自治力量的目标性规划、过程性引导、规范性覆盖和结果性赋能。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党和国家将治理主体还原为具体的社会主体,以利益关联撬动主体关系,以责任互动生成权力链接,以资源动员联动乡村主体,从而构建治理吸纳自治的乡村治理格局。在治理吸纳自治的运作机制中,中心重塑优化治理吸纳自治的领导核心;协商治理完善治理吸纳自治的权力运行规则;“三治融合”拓展治理吸纳自治的权力运行空间;数字赋能则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乡村资源动员效率,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杨丽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乡村已向现代化乡村逐步转变,但在乡村治理方面,还未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如:村庄空心化、边缘化现象严重、人力资源流失、乡村治理主体能力下降、制度失灵以及乡村精神文明缺位等。面对困境,新乡贤能够发挥其率先垂范和激励情感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因素。本文理清了新乡贤和乡村治理之间的内部关联,剖释了新乡贤的丰富内涵与现实价值,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策略建议,进一步强化新乡贤参与村治功能,走出乡村治理困境。
关键词:
新乡贤 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宇晶
以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任务最艰巨、短板最大的农村,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任重道远。当前,部分农民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农村绿色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绿色产业支撑不够、绿色发展制度供给不足,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困境。因此,中国应准确把握乡村生态振兴的时代要求,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理念现代化、乡村绿色生态现代化、农业绿色生产现代化,弘扬绿色发展理念,增强绿色发展自觉;推进乡村生态化建设,构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绿色产业支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引入“绿色GDP”模式,完善乡村绿色管理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丹丘 丁志超 高鸣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为应对乡村人才短缺等现实困境,有效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以青岛市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举措为例,分析总结鼓励吸引城市人才和培育造就乡土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两条路径。研究发现,面对农业农村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有待提升、农村对人才返乡缺乏吸引力、乡土人才培育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青岛市从"引进来""沉下去"和"留得住"三个方面利用城市智力破解人才总量和结构困局,构建城市人才下乡引力体系,稳固城市人才扎根农业农村;同时从发现乡土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和扶持乡土人才等方面搭建体系完整的乡土人才培育网络。最终形成重点突出、覆盖全面、措施完善的鼓励吸引城市人才机制和双向融合、多元合力、强化激励的乡土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具有启示意义和值得推广学习的"青岛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戎成 严洪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基石和支撑。通过详尽剖析职业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大逻辑,对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探讨。研究发现,长三角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职业教育认同不高、职教办学离农远农、职教主体单兵作战以及职业教育前后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聚焦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及推动创新性平台建设的改进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长三角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少保
引进权力清单制度,是推动大学治理体系和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引进权力清单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还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理顺大学和政府、社会的关系,使政府简政放权,为大学开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同时,大学制定有效的章程,将大学内部的各类权力予以明确界定;创新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运行模式,使得广大教职员工有效实施监督权;创新学校和学院二级管理模式,将权力下放到二级学院,实现教授治学。
关键词:
权力清单 简政放权 大学治理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乐 陈婷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所在,能够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关乎各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绩效,避免由于组织模式不合理而导致产业发展受到约束。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面临的现实困境加以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以期能够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效果,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帮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 组织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成聪 顾宇 葛骁欧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密切相关。需要用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分析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缺乏内生动力、外在支撑薄弱等问题。结合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强化党建引领、强化“三治”融合、坚持以人为本、融入智慧管理等对策,使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能够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实施单元、服务群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丰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时俱进地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且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对标国家关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及实际需求,持续推进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和办学资源体系的实践探索,一方面聚焦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和各种技能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人力资源提升、乡村发展与城乡融合以及乡村有效治理等方面的价值功能。立足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提出继续着力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体系、明确服务功能定位、拓展课程内容设置、完善办学路径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实施单元、服务群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丰富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与时俱进地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功能,并且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对标国家关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及实际需求,持续推进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组织体系、内容体系和办学资源体系的实践探索,一方面聚焦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和各种技能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了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人力资源提升、乡村发展与城乡融合以及乡村有效治理等方面的价值功能。立足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提出继续着力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体系、明确服务功能定位、拓展课程内容设置、完善办学路径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冬冬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与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民教化、乡村服务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成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以新乡贤文化为视角,对乡贤文化及其属性进行解读,分析总结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乡贤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和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
新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太胜
农村"数字贫困"导致农村在信息时代的"边缘化"。消除农村"数字贫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要发挥政府在消除农村"数字贫困"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
关键词:
数字贫困 农村社会 信息时代 网络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