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6)
2023(19075)
2022(16205)
2021(15171)
2020(12544)
2019(28625)
2018(28481)
2017(53271)
2016(28825)
2015(32534)
2014(31996)
2013(30993)
2012(28611)
2011(25576)
2010(25881)
2009(23248)
2008(22409)
2007(19768)
2006(17253)
2005(14676)
作者
(78776)
(65623)
(64944)
(62182)
(41695)
(31467)
(29689)
(25456)
(25099)
(23379)
(22551)
(22023)
(20782)
(20516)
(20334)
(19875)
(19400)
(19254)
(18862)
(18719)
(16204)
(15973)
(15716)
(15175)
(14687)
(14654)
(14616)
(14496)
(13200)
(13059)
学科
(109768)
经济(109611)
管理(82920)
(79396)
(64739)
企业(64739)
方法(48523)
数学(41237)
数学方法(40627)
(38537)
中国(32860)
(28679)
业经(28374)
地方(26092)
农业(25659)
(23293)
(21989)
技术(21760)
理论(20828)
(18045)
(17423)
贸易(17404)
(17303)
银行(17263)
环境(17108)
教育(17041)
(16814)
(16467)
(16251)
财务(16170)
机构
学院(388913)
大学(388331)
管理(155993)
(149355)
经济(145760)
理学(134606)
理学院(133094)
管理学(130615)
管理学院(129874)
研究(125628)
中国(94961)
(82606)
科学(77407)
(70075)
(61450)
中心(60055)
(59877)
(59706)
业大(56810)
(55131)
财经(54814)
师范(54678)
研究所(54273)
北京(51900)
(49885)
(48663)
(46719)
农业(46550)
经济学(44076)
师范大学(44000)
基金
项目(270124)
科学(213388)
研究(202683)
基金(193994)
(167290)
国家(165738)
科学基金(144209)
社会(127787)
社会科(120796)
社会科学(120768)
(107050)
基金项目(103379)
教育(94697)
自然(91920)
自然科(89829)
自然科学(89809)
(89050)
自然科学基金(88168)
编号(84545)
资助(77650)
成果(68630)
重点(59906)
(58889)
(58625)
课题(58387)
(57502)
创新(54096)
国家社会(52093)
项目编号(51596)
教育部(51119)
期刊
(168247)
经济(168247)
研究(114419)
中国(83919)
(59121)
学报(58428)
管理(57632)
教育(55084)
科学(54677)
(53542)
大学(46048)
学学(42531)
农业(39816)
技术(37425)
(34534)
金融(34534)
业经(30305)
图书(26248)
财经(25937)
经济研究(24900)
(22246)
问题(21953)
科技(19822)
(19242)
(18971)
书馆(18636)
图书馆(18636)
技术经济(18390)
理论(18337)
现代(17138)
共检索到580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超民   冯晓霞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途径。慈溪市从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十五分钟文化圈”为契机,通过资源重组、政企合作以及辐射带动等创新型举措,在乡村构建出公共文化空间网络,以此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然而,慈溪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在建设主体、文化精神、供给结构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深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时代文化使命,文章认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仍需围绕展示活态文化、凝聚文化精神、整合公共资源三个方面展开,由此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建平  于林夫  
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两为主"政策的执行中,应合理理解"两为主"的含义。政府投入责任应分解到具体教育项目中以逐步增大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公共性,教育管理的责任应逐步统一、规范和标准。"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主要是强调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公共性。市场机制的有效应用是当前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有价值的尝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飞龙  刘柱杰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社区教育蓬勃发展。如何充分挖掘基于农村广大群众窜门聊天和自发式集聚活动这一传统习俗,来引导和激励有相同兴趣、相同学习愿望的人群,通过构建农村社区学习共同体——"家庭学习点",打造一个学习、娱乐、休闲的活动空间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实现共同愿景。为推动学习型组织培育,推进社区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全民学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一个有力的"推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永虹  
以民营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慈溪市的民营企业为例,在分析该市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阐述了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吸引外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慈溪市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以及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永虹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迅速崛起,技术知识已成为每个国家乃至企业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慈溪家电企业在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重焕活力,促使家电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慈溪市家电企业为例,在分析慈溪市家电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不足,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企业自主创新之路。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鹤田  
一、我国文化建设现状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这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一是文化发展的举措得到更为扎实的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以需求为导向,坚持职业教育“开放、多样、优质”发展方向,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德技并修,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打造慈溪职业教育新高地。亮点紧贴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围绕共同富裕先锋市建设,根据现有产业基础、企业发展需求等情况,科学设置各职校主干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大力推行双元育人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费伟  杜芳  
建设“零污染村庄”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的新方法,也是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新途径。本文应用协同治理分析框架,以浙江省源头村为典型案例发现,当前源头村建设“零污染村庄”的实践逻辑是以污染预防控制为前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关键、以清洁能源推广为重点、以环境教育传播为核心、以环保公众参与为保障,从而打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态经济、社会凝聚的乡村振兴样板村。源头村在建设“零污染村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理主体、高效率的治理机制、多类型的治理资源以及共识性的治理目标的创新模式,并且通过学习机制、行政机制以及社会机制来保障“零污染村庄”创新模式的发展。为进一步发挥“零污染村庄”治理优势,提升乡村振兴绩效,未来需要从明确各主体角色定位、塑造合理性治理结构、合理配置多类型资源以及达成共识性集体行动,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村环境善治目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渊  蒋文伟  过萍艳  
在浙江省附海镇生态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和景观生态安全理论,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区域开发强度和距环境敏感区距离等生态敏感性因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综合评价了附海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16%,27.29%,30.46%和35.09%,并以此规划出研究区生态安全的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3种生态用地类型,进而提出了不同生态用地类型的管理措施,为附海镇生态用地提供规划依据和建设策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惠林  
基于S省J镇的党建创新实践,以"政党组织社会"为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一般农业型村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组织性缺失与艰巨性发展任务之间的矛盾。基层党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如何通过加强自身组织能力建设,以凝聚各方面资源、激发振兴动力。J镇通过区域化党建推动公共服务下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及党员联户等实践形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形成了对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引领能力。当前,应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为着力点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统筹能力和再分配能力,充分调动普通党员走群众路线,以重塑乡村社会的组织性。可尝试通过区域化党建的做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惠林  
基于S省J镇的党建创新实践,以"政党组织社会"为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党组织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一般农业型村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组织性缺失与艰巨性发展任务之间的矛盾。基层党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如何通过加强自身组织能力建设,以凝聚各方面资源、激发振兴动力。J镇通过区域化党建推动公共服务下沉、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及党员联户等实践形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形成了对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引领能力。当前,应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为着力点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统筹能力和再分配能力,充分调动普通党员走群众路线,以重塑乡村社会的组织性。可尝试通过区域化党建的做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锦霞  朱锦尉  徐保根  
为快速、准确地评定耕地质量等级,了解耕地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基于快速信息识别技术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技术。以《农用地分等规程》为指导,通过调查确定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有土壤、农田基础设施、污染状况、土地利用状况、耕作便利条件。这些因素通过分析样点到沟渠、河流、水库水面、农居点、公路、城镇的距离,计算图斑的面积、周长,及地统计方法由点到面的空间预测表现。通过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指标体系,定性定量相结合综合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构建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构建无损、快速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模型,并具体应用检验研究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基于快速信息识别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别与传统的农用地分等的吻合度在78%左右,评价结果科学可信。说明提出的基于快速信息识别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客观、有效,为今后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更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敏  曲亮  
文章采用K-K电消费法,对非正规经济规模的动态演变进行了描绘,研究结果显示,非正规经济产出不稳定,振幅远比正规经济剧烈,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却没有出现崩塌现象,反而更早地感知到了经济体系的波动,且复苏阶段的增长幅度也远高于正规经济的增长,证明了非正规经济的灵活性确实高于正规经济。文章最后指出非正规经济和正规经济相辅相成,虽然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从长远看,非正规就业的"蓄水池"作用能很好地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幼莲  劳冲  冯林国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在浙江省慈溪市1 a发生3代,危害植物有14科25种,以幼虫在寄主内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到6月上旬,7月上旬到8月中旬,9月上旬到11月,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7月上旬至10月中旬,9月中旬至11月下旬。成虫夜间羽化、活动,需补充营养。幼虫7龄,室内可以用生番薯Ipomaea batatas片为人工饲料进行饲养,幼虫有相互残杀习性。在幼虫期,用10%可湿性吡虫啉粉剂7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蔗扁蛾,效果较好;用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 000倍浸泡受害巴西木0.5 h防治蔗扁蛾,3 d后平均死亡率达9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