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1)
- 2023(15303)
- 2022(12953)
- 2021(12214)
- 2020(9693)
- 2019(22550)
- 2018(22397)
- 2017(41936)
- 2016(23056)
- 2015(25651)
- 2014(25755)
- 2013(25306)
- 2012(23487)
- 2011(21348)
- 2010(21460)
- 2009(19268)
- 2008(18637)
- 2007(16460)
- 2006(14682)
- 2005(13118)
- 学科
- 济(95402)
- 经济(95315)
- 管理(63390)
- 业(60392)
- 企(48079)
- 企业(48079)
- 方法(36903)
- 数学(31208)
- 数学方法(30839)
- 中国(29571)
- 农(27711)
- 地方(26817)
- 业经(23069)
- 财(21198)
- 学(20043)
- 农业(19104)
- 制(16738)
- 贸(16671)
- 贸易(16655)
- 易(16051)
- 理论(15736)
- 环境(15643)
- 和(15360)
- 银(15186)
- 银行(15146)
- 技术(15026)
- 融(14790)
- 金融(14787)
- 发(14616)
- 行(14604)
- 机构
- 学院(320016)
- 大学(319794)
- 济(124923)
- 管理(124894)
- 经济(122001)
- 研究(112935)
- 理学(107117)
- 理学院(105827)
- 管理学(104083)
- 管理学院(103505)
- 中国(83611)
- 京(70419)
- 科学(70204)
- 财(57215)
- 所(56937)
- 农(52226)
- 研究所(51709)
- 中心(50510)
- 江(47914)
- 业大(47252)
- 范(45884)
- 师范(45486)
- 北京(45351)
- 财经(44691)
- 院(41592)
- 经(40552)
- 农业(40411)
- 州(39684)
- 师范大学(36804)
- 经济学(36036)
- 基金
- 项目(217369)
- 科学(170171)
- 研究(163130)
- 基金(154057)
- 家(134021)
- 国家(132807)
- 科学基金(113222)
- 社会(100486)
- 社会科(95034)
- 社会科学(95011)
- 省(86004)
- 基金项目(81853)
- 教育(74902)
- 划(72489)
- 自然(72224)
- 自然科(70470)
- 自然科学(70457)
- 自然科学基金(69150)
- 编号(68406)
- 资助(62530)
- 成果(56389)
- 发(50550)
- 重点(49033)
- 课题(47974)
- 部(47136)
- 创(45052)
- 创新(41887)
- 项目编号(41717)
- 科研(40750)
- 发展(40511)
- 期刊
- 济(145350)
- 经济(145350)
- 研究(99264)
- 中国(68312)
- 学报(49460)
- 农(49005)
- 管理(46914)
- 科学(46547)
- 教育(45167)
- 财(41381)
- 大学(37463)
- 学学(34788)
- 农业(34354)
- 融(29207)
- 金融(29207)
- 技术(28934)
- 业经(25392)
- 经济研究(22620)
- 财经(20918)
- 图书(19073)
- 问题(18647)
- 经(17792)
- 业(17430)
- 科技(16045)
- 理论(15647)
- 技术经济(15176)
- 现代(14759)
- 资源(14602)
- 实践(14415)
- 践(14415)
共检索到486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金法
"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崛起"战略的一次全面升级,将为实现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中部地区必须把握区域协调、内陆开放、产业融合、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目标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区域协调不够、产业结构趋同、创新能力不强、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够等问题,从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培育优势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共同努力,切实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家强
江西开放型经济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其外向型经济指标数据良好,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态势。“十四五”时期,江西应在此基础上,下好构建国家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的先手棋,采取梯度型的“增长极”开放战略以及全方位的中部地区配合措施,开展综合性的开放战略,促进其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的措施,强化外贸产业的积累、转化,以及对应的传导,同时将发展中心围绕在中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强化更高水平的开放力度,促进地区协调健康稳健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江西经济 中部地区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日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山西省副省长韦韬,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乐成,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围绕《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近期发布。国新办9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意见》,介绍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回应社会关切。"这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介绍,"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达到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7月22日发布。意见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亚君 潘莉娜 毛成银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务的支撑、助力、引导和保障。文章分析了新时代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校财务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融、转、守、强”上下功夫,通过聚焦“六个注重”和提升“六种能力”解决好认识问题、思维问题、观念问题,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好财务在高校治理改革中的作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财务 高质量发展 路径展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辛本禄 王学娟
新时代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探求如何从数量规模型发展模式转变为质量价值型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东北全面振兴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共同演化的过程中,应重视外生因素与制度变革带来的路径创造机会,以及路径依赖过程中技术关联带来的比较优势演化。同时,注重通过企业家精神引领组织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延伸高端产业价值链、通过服务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系统协同效应,以及明确通过解放思想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演化方向,以此推动新时代东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姝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人才振兴要求,而实现人才振兴的前提是农村拥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农村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会严重制约中国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事业迎来新契机、新机遇,但同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何借助时代和政策红利实现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农村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时代有志青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现实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杰长 李銮淏
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带来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和重要发展趋势,形成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通过推动我国形成更宽领域、更多方位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和贸易格局,加速国际贸易领域供需双侧优化和相互匹配,全方位降低国际贸易的传统成本和扩大国际贸易的效益空间,催生出重塑全球价值链的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趋势深刻赋能国际贸易领域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现阶段,数字化赋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国内的数字贸易发展中的新旧矛盾叠加困局,以及全球数字鸿沟与数字贸易治理摩擦所共同形成的现实挑战。鉴于此,文章从构建中国学术理论体系、培育高水平人力资本、加快数字技术同国内产业深度融合、统筹协调深化开放和国家安全的关系等提出了数字化赋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化 国际贸易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景光正 谭洪波
随着国际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多个维度上的不断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结构优化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新特点,梳理了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激发创新活力、提高贸易附加能力;提高外汇避险能力、增大贸易供应链韧性;提供信用保险、促进贸易提质增效;增强时空集聚、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通过逻辑梳理发现,我国还面临金融发展不平衡、信用保险水平较低、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等现实挑战。为发挥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应改善金融融资结构,强化外汇风险管理,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开发新型金融产品。
关键词:
金融结构 融资结构 国际贸易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光明 吴立宝 张永健 杜卿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较大挑战。立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肩负着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与各民族特色发展的双重使命,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立足独特自然环境与多元民族文化,建设高水平的职前职后教师一体化培养体系,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当前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四重困境:学位授权点有限,引才留才难,数字资源相对匮乏,政策执行力亟待提升。突破上述困境需要统筹教师教育资源,加大人才共育力度;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加强落实常态监督,提升政策执行效能。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地区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光明 吴立宝 张永健 杜卿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较大挑战。立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区教师教育肩负着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与各民族特色发展的双重使命,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立足独特自然环境与多元民族文化,建设高水平职前职后教师一体化培养体系,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当前民族地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四重困境:学位授权点有限,引才留才难,数字资源相对匮乏,政策执行力亟待提升。摆脱上述困境需要统筹教师教育资源,加大人才共育力度;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加强落实常态监督,提升政策执行效能。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地区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查英 庞学光
提升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是中部地区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了Olley-Pakes的半参数三步估计法来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用以度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测算了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2004年和2018年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根据测算结果得知2004年中部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15.2076,2018年中部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达到17.0079,总体来看,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随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为负,以财政分权为中介变量,分析了其中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间接效应的系数为-0.068。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分权
[期刊] 预测
[作者]
查英 庞学光
提升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是中部地区亟需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了Olley-Pakes的半参数三步估计法来测度全要素生产率,用以度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测算了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2004年和2018年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根据测算结果得知2004年中部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15.2076,2018年中部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达到17.0079,总体来看,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随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目标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为负,以财政分权为中介变量,分析了其中的内在机制,结果发现间接效应的系数为-0.068。
关键词:
经济增长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政分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吕守军 代政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做出的深刻判断,体现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即高质量发展是追求更高的使用价值,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遵循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高质量发展源于马克思主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则是其重要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