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1)
2023(12285)
2022(9834)
2021(8980)
2020(7143)
2019(15896)
2018(15495)
2017(28453)
2016(15315)
2015(16587)
2014(16464)
2013(16076)
2012(14514)
2011(12975)
2010(13266)
2009(12726)
2008(12777)
2007(11974)
2006(10799)
2005(10188)
作者
(41890)
(35284)
(35245)
(33400)
(22590)
(16631)
(15853)
(13419)
(13260)
(12709)
(12188)
(11764)
(11503)
(11140)
(10982)
(10497)
(10386)
(10159)
(10114)
(10017)
(8765)
(8667)
(8507)
(8055)
(7962)
(7854)
(7846)
(7771)
(6895)
(6880)
学科
(79182)
(71492)
企业(71492)
(67848)
经济(67724)
管理(65541)
业经(28659)
(28315)
(27111)
方法(23780)
农业(21062)
(19721)
财务(19703)
财务管理(19680)
(19643)
企业财务(18655)
中国(17243)
技术(16089)
数学(16059)
数学方法(15913)
(14887)
(14000)
地方(13899)
(13657)
(12974)
体制(12944)
理论(12743)
企业经济(11284)
(11078)
贸易(11068)
机构
学院(224094)
大学(216361)
(95820)
经济(94007)
管理(89582)
理学(76160)
理学院(75446)
管理学(74597)
管理学院(74175)
研究(69536)
中国(56996)
(50046)
(44350)
财经(38011)
科学(37924)
(36027)
(35394)
(34272)
(33394)
中心(32319)
研究所(29296)
业大(29179)
经济学(28764)
(28150)
北京(27678)
财经大学(27667)
农业(27191)
(26187)
师范(26000)
商学(25996)
基金
项目(141039)
科学(113512)
研究(110810)
基金(102674)
(86642)
国家(85733)
科学基金(75846)
社会(73164)
社会科(69192)
社会科学(69177)
(56527)
基金项目(54158)
教育(49764)
自然(45440)
(45327)
编号(45311)
自然科(44354)
自然科学(44344)
自然科学基金(43627)
资助(39450)
成果(36907)
(34234)
(33229)
(33150)
(31499)
(31466)
课题(31402)
重点(31290)
国家社会(30252)
创新(30024)
期刊
(119671)
经济(119671)
研究(68966)
中国(47822)
(43531)
管理(39323)
(37073)
科学(28214)
学报(26622)
农业(25182)
(23570)
金融(23570)
业经(22898)
教育(22766)
大学(22367)
学学(21401)
技术(20835)
财经(19674)
经济研究(17811)
(17012)
问题(15168)
(14366)
财会(12621)
技术经济(12609)
现代(12150)
(11550)
世界(11219)
会计(11084)
商业(11083)
经济管理(10408)
共检索到349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威   郑腾飞   盛如旭   张于喆  
加快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是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抓手,是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的战略需要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业技术变革、国内发展格局的变化既给东北地区制造业全面振兴发展带来机遇,也存在一些挑战。加快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振兴要以产业链为统领,存量推动和市场导向双轮并行,全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提升产业链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形成政策合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勤  
乡村人才是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然而,新时代乡村人才短缺、老龄化、学历层次偏低,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障碍。通过分析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引、用、育、留方面提出乡村人才振兴困境的破解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彬彬  
近年来,虽然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大多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东北地区多数装备制造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存在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人才不足、能耗高、效率低等问题,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东北地区应加快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采用"智造"化管理模式提升技术效率,推动高层次的开放发展,重视高端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使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谷晓芸  
乡村生态振兴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态产业发展不足、农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等现实困境。应从加快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加强生态产业培育和生态价值转化、提升主体治理能力等各个维度综合发力,构建科学合理路径,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持续稳步进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燕  
指出建设东北地区制造业物流服务平台是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调配社会物流资源,优化社会供应链的需要。物流服务平台设计要考虑东北地区制造业特性及要求,具备物流交易撮合、仓储、配送管理、货运代理、安全认证等服务功能,并且坚持前瞻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等原则。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群慧  
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来自发达经济体的高端挤压与新兴国家的低端挤压。要解决制造业的"双端挤压"问题,应积极推动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具体以提高产品复杂性能力作为产品战略转型方向,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服务化作为产业战略转型方向。同时,促进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尝试在东北建立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综合试验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琴  肖芒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葛建新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大力发展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是推动一国工业化进程的关键。从世界制造业发展的经验看,发达国家都是制造业发展迅速的国家,而欠发达的、发展缓慢的国家都是制造业不发达、结构升级困难的国家。本文从装备制造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出发,分别从市场开放、技术创新以及政府保护的角度阐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几点认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丹淅  
农村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变量。由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政策系统碎片化、供需结构失衡等主要诱因,使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效明显不足。新时代,以农为本积极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以生为本着力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筑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闭合系统;以人为本稳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整体性治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更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四清  王姣娥  金凤君  
自2003年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国企改革等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资源型城市转型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全面评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格局调整为东北地区振兴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提出全面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由"单项突破"转向为"全面振兴","效率"与"公平"兼顾下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的区域社会发展战略以及"问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