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9)
2023(5521)
2022(4716)
2021(4558)
2020(3967)
2019(8883)
2018(9386)
2017(17648)
2016(10139)
2015(11727)
2014(11699)
2013(11132)
2012(10528)
2011(9563)
2010(9944)
2009(9313)
2008(9283)
2007(8684)
2006(7955)
2005(7190)
作者
(26679)
(22263)
(21782)
(21195)
(13987)
(10304)
(10189)
(8563)
(8327)
(8099)
(7284)
(7174)
(7004)
(6926)
(6692)
(6626)
(6604)
(6543)
(6429)
(6387)
(5720)
(5417)
(5416)
(5111)
(5013)
(5005)
(4981)
(4957)
(4484)
(4336)
学科
(37171)
经济(37134)
管理(28055)
(25385)
(19429)
企业(19429)
方法(18710)
数学(16922)
数学方法(16803)
中国(15154)
(11424)
(10692)
(10581)
(8193)
贸易(8183)
(8012)
(7963)
银行(7950)
(7675)
教育(7263)
(7103)
业经(7055)
农业(6937)
(6300)
金融(6300)
工作(6115)
理论(6076)
(5847)
财务(5843)
财务管理(5824)
机构
大学(147588)
学院(142525)
(57828)
经济(56464)
管理(51280)
研究(44921)
理学(43837)
理学院(43359)
管理学(42496)
管理学院(42244)
中国(35286)
(31399)
(30723)
财经(24522)
科学(24242)
(22919)
师范(22811)
(22218)
(21683)
(21061)
中心(20327)
北京(20204)
研究所(19225)
经济学(18543)
财经大学(18282)
师范大学(17950)
(17387)
(17198)
业大(16865)
经济学院(16837)
基金
项目(83880)
研究(67879)
科学(65956)
基金(58967)
(48959)
国家(48475)
社会(42576)
科学基金(41108)
社会科(40177)
社会科学(40164)
教育(35079)
(31961)
基金项目(30581)
编号(29529)
成果(27687)
(27640)
资助(24619)
自然(23595)
自然科(23017)
自然科学(23010)
自然科学基金(22593)
课题(21483)
(20452)
重点(18874)
项目编号(18686)
教育部(18428)
(18260)
(18165)
人文(17536)
(17462)
期刊
(65763)
经济(65763)
研究(48519)
中国(31691)
教育(27816)
(23107)
管理(19725)
学报(18079)
科学(16886)
(15552)
(15403)
金融(15403)
大学(15128)
学学(13133)
财经(12851)
经济研究(11301)
技术(11209)
(11094)
业经(10652)
农业(10471)
图书(9786)
问题(9344)
(8511)
理论(7993)
商业(7307)
书馆(7199)
图书馆(7199)
实践(7139)
(7139)
国际(7093)
共检索到222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志峰  罗桂  
新时代高校和教师构成了契约建制下劳动关系依存和对立的基本主体。在高校人事管理实践中,高校和教师之间的目标冲突和权利失衡成为高校劳动关系的燃点。因此,平衡与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高校的价值选择、目标追求和实践理性。从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目标、权利维度出发,其劳动关系呈现出双维度差异化管理的规律和特征。在此语境下,高校教师劳动关系失衡冲突的规范化治理路径是政府的规范与保障,院校的筛选与内化,工会的均衡与调控以及教师的履职与增值的有机统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冬玲  蒋汶桐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要求,民办高校应畅通劳动关系治理路径,完善三方机制、民主协商、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等,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教师劳动关系治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新会  
把传统的经济均衡理论应用于劳动关系分析,能够得出劳动关系均衡的思维观念;劳动关系均衡思维融入到制度经济学中自然地可以得出劳动关系“制度均衡”的概念。在经济转轨过程中,要构建和谐与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制度建设方面应该做到:一方面,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保持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基本平衡;另一方面,要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建设,培养和形成规范性行为准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成一  
当前,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在我国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还存在着许多劳动关系失衡的现象。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关系的核心问题。企业劳动关系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不利于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产生除了有市场经济本身的原因外,还有国家管理方面的原因,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解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鹏鑫  屈萌  冯娇娇  杨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劳动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叠加显现。学术界围绕新时代劳动关系领域尚未解决的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基于劳动关系主体的视角,回顾了新时代围绕劳动者、工会、雇主和政府的研究,将其归纳为弱势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工会改革实践与新就业形态下的维权路径、企业多样化的劳动关系管理策略、政府劳动关系治理方式等方面。在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劳动关系研究应关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与争议处理机制、不同层级工会改革与工会工作机制创新、不同类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策略及其影响、集体劳动关系柔性协调机制与平台劳动关系多元治理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车伟  
本文重点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认为实施《劳动合同法》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调整我国目前被扭曲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会严重损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会增加正规企业的劳动成本,也不会严重加剧失业。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社会的最终影响还要靠时间来检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新华  
论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基本素质熊新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下决心,采取立大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的职业非同一般。那么,教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这一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维德  柯迪  
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相关标准,从劳动、收入、工作、技能、代表权五方面对上海高校教师体面劳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表明,上海高校教师体面劳动状况不容乐观,除工作保障状况尚可外,其他四方面状况均不理想。高校和相关政府部门需在减轻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增强收入竞争性和公平性,加大培训力度与针对性以及提高教师决策参与度等方面采取相关改进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萬壽點墨  
五月,代表"劳动",寓意"奋斗",汇集耕耘、创造、拼搏、智慧,是属于所有劳动者的季节。劳动,既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劳动,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造性劳动。斗转星移间,我们身处的时代,知识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劳动形态和劳动观念。然而,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成就梦想的道理不会改变。不论劳动形态和内容怎样变化,伟大的劳动精神价值永恒不变。"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本期"专家视点",针对近期小米发布的招股说明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黄世忠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深层次分析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会计处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丁厉  刘汇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师的需求日渐增大。然而高校教师的薪酬却呈现出低于许多人心理预期的现象。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薪酬的历史回顾,结合现期的国际、国内比较,分析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差距所在,并对这一职业的机会收益作简要概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礼  彭静雯  
教师聘任制下教师与高校之间劳动关系市场化的特征日益凸显:教师任用制度由"计划调配"转向"合同聘用",教师工资制度由"刚性工资"转向"弹性工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由"国家保障"转向"社会化运作"。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劳动关系已由身份管理下的行政关系转变为平等的以契约为中介的劳动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劳动关系市场化的形式与其实际运作存在很大偏差,严重影响了聘任制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欣   杨婧   杨河清  
本研究基于现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发展情境,以及近些年来高校教师“过劳死”事件频发状况,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文献梳理,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和自我损耗理论,利用927份全国高校教师的调研数据,深入探讨过劳氛围对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预测过劳氛围和过度劳动对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的作用,并从人才制度政策、学校环境氛围、高校教师个体、家庭环境支持四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荧彬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旨在激发高校劳动教育革新的潜能,为高校优化劳动教育过程提供决策信息。基于劳动教育系统性、过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以CIPP模型为理论依据,从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综合集成层次法(IAHP)完成对评价体系各指标的赋权,并根据赋权实证结果,分析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由此提出相应对策,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尧骏  张志萍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面对“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和“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的建构路向,不断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