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8)
- 2023(16894)
- 2022(14311)
- 2021(13647)
- 2020(11126)
- 2019(25573)
- 2018(25767)
- 2017(48128)
- 2016(26539)
- 2015(30180)
- 2014(30531)
- 2013(29952)
- 2012(28042)
- 2011(25571)
- 2010(26011)
- 2009(23741)
- 2008(23191)
- 2007(20879)
- 2006(18776)
- 2005(17044)
- 学科
- 济(106150)
- 经济(106027)
- 管理(74454)
- 业(69828)
- 企(55957)
- 企业(55957)
- 方法(41834)
- 数学(35328)
- 中国(35234)
- 数学方法(34914)
- 农(31240)
- 地方(26948)
- 财(25379)
- 业经(25132)
- 学(24019)
- 制(22862)
- 农业(20801)
- 银(20161)
- 银行(20109)
- 行(19399)
- 贸(19048)
- 贸易(19026)
- 理论(18782)
- 融(18507)
- 金融(18499)
- 易(18396)
- 技术(18330)
- 和(17816)
- 环境(16725)
- 教育(16536)
- 机构
- 学院(377645)
- 大学(377358)
- 济(145492)
- 管理(144129)
- 经济(141933)
- 研究(131749)
- 理学(122352)
- 理学院(120887)
- 管理学(118816)
- 管理学院(118124)
- 中国(100271)
- 京(83258)
- 科学(82372)
- 财(70410)
- 所(67707)
- 农(63642)
- 研究所(61101)
- 中心(59330)
- 江(58475)
- 业大(55814)
- 财经(54321)
- 北京(53679)
- 范(53006)
- 师范(52467)
- 农业(49487)
- 经(49124)
- 院(48286)
- 州(47877)
- 技术(43487)
- 经济学(42131)
- 基金
- 项目(247675)
- 科学(192543)
- 研究(185940)
- 基金(173821)
- 家(151181)
- 国家(149770)
- 科学基金(126656)
- 社会(113041)
- 社会科(106751)
- 社会科学(106723)
- 省(99160)
- 基金项目(92011)
- 教育(85816)
- 划(83190)
- 自然(80368)
- 编号(78708)
- 自然科(78407)
- 自然科学(78386)
- 自然科学基金(76936)
- 资助(71088)
- 成果(66235)
- 发(56325)
- 课题(55705)
- 重点(55471)
- 部(53525)
- 创(51685)
- 项目编号(48257)
- 创新(48063)
- 科研(46454)
- 大学(45644)
- 期刊
- 济(171768)
- 经济(171768)
- 研究(117298)
- 中国(84431)
- 学报(60437)
- 农(59036)
- 管理(55311)
- 科学(54743)
- 教育(53698)
- 财(51611)
- 大学(45260)
- 学学(41853)
- 农业(40751)
- 融(37301)
- 金融(37301)
- 技术(34567)
- 业经(30191)
- 经济研究(26584)
- 财经(25905)
- 图书(24083)
- 问题(22689)
- 经(22105)
- 业(20521)
- 理论(19793)
- 科技(19727)
- 实践(18181)
- 践(18181)
- 坛(17833)
- 论坛(17833)
- 技术经济(17776)
共检索到587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如 周京艳 张惠娜
[目的/意义]以知识集成与智能服务为源泉的科技情报工作能力成为驱动未来科技情报发展的动力。构建新时代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将有效促进情报生产。[方法/过程]界定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内涵,梳理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演进过程,分析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理念和要素,绘制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框架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是一个包括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的复杂系统,绘制它的体系框架和发展路线图需要在六度理念的指导下,从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两方面同时着手,使二者与情报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履行科技情报工作职责,完成科技情报机构使命。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云伟
历经60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已进入转型创新期,在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深刻变化、数字技术快速进步以及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我国需掌握数字技术驱动的科技情报范式变革的新契机,深入开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情报工作。第一,夯实科技情报研究理论、方法与数据根基;第二,布局面向科技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政策研究;第三,组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及管理制度研究;第四,探索可揭示问题和规律的科学学大数据分析;第五,展开围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的科技评价研究。同时,需要打造心系科技强国事业、高效协同、梯度完整、规模合理、集成“战略-理论-方法-数据-工具-分析”六型协同的新时代科技情报人才队伍,最终实现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睿涛 孙宇军 赵伯桥
1983年7月2日,钱学森同志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科技情报工作中的科学技术》的报告,报告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有必要重温钱学森的这篇报告。本文根据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提出了一套构建情报研究科学技术体系的具体方案框架——情报搜集、情报存储、情报分析、情报服务。最后,对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性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推动科技情报工作早日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赖茂生
[目的 /意义]评述《新时代我国情报工作的发展》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旨在使读者了解我国情报工作的发展简史、机遇挑战、现状问题,并在颠覆性的新时代以全新的战略定力和战略眼光审视情报工作重点任务。[方法/过程]主要采用归纳、内容分析方法,评析该书的时代意义、整体内容和主要特色。[结果 /结论 ]该书是探究我国情报工作实践的代表性著作,其着眼点契合当今的新形势和新格局,其立足点符合我国情报工作的现状和问题。重点强调该书在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方面所做的研究与阐述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特别提醒情报工作是一种特别的权力,而且通常是在国家名义下行使的特殊权力,尤其需要把它关在一个合适的制度笼子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胜军 栗琳 王忠军
钱学森情报思想与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探讨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史中的诸多细节和钱学森情报思想的历史意义。文章梳理了钱学森情报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雏形、成熟和深化4个阶段,分析了钱学森情报思想与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之间的主要关系,最后总结了钱学森情报思想的主要特征、历史贡献和时代意义,从而为新时期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如 吴晨生 刘彦君 李辉 李梦辉
深入研究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历史沿革和使命,旨在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走访以及历史研究法对我国科技情报机构的历史、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我国科技情报机构的价值意义与功能特性,揭示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根本使命和文化自觉。本文系统总结和思考了科技情报机构的历史发展、体制改革、工作内容,以尊重传承,发扬创新的宗旨,指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
情报机构 科技情报工作 历史使命 信息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国安
分析外向型经济的几个特征,结合事例,阐述科技情报工作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所 发挥的作用,并就如何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情报服务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情报服务 企业情报 技术情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秉能 汤珊红 赵柯然
[目的/意义]钱学森情报学术思想是指导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科技情报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方法/过程]文章梳理了钱学森引领科技情报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回顾了钱学森指向科技情报工作现代化实践之路,思考了钱学森指引科技情报工作智能化发展方向。[结果/结论]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情报研究要适应技术的发展变革,但人类智慧或思维活动才是情报工作的主导,是决定情报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钱学森 科技情报工作 现代化 智能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茂生
在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回顾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的发展历程,以认识其发展逻辑和规律,把握本学科和事业的特质和使命。同时,进一步明确情报学和科技情报工作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位置,处理好与兄弟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关系,让情报学和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通过情报前瞻来应对现实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国家科技情报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情报任务环境和任务要求的变化分析入手推导国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研究的目标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路径探索,阐明情报科学探索应该契合国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进程,提出保障情报科学与事业守正创新的建设发展建议,即:以体系情报能力提升为核心关切,以标准革新为动力支点,以谱系资源为发展基石,以学术重塑为自立源泉,在情报感知需求牵引和情报资源谱系建设推动作用下,构建体系能力融合、研学保障充沛、发展安全兼顾的国家科技情报事业体系。
关键词:
情报学 情报事业 情报感知 情报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代平 赵相安 李洁 张永刚
[目的/意义]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科研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提高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质量效益,推进国防科技情报研究创新发展意义重大,迫在眉睫。[方法/过程] 从情报研究多年实践经验出发,分析近年来国防科技情报研究面临的技术环境和需求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自身面临的挑战和困境,设计提出了新时代国防科技情报研究创新发展的内涵要求和核心能力。[结果/结论]从学科体系、理论方法、生态环境、人才团队和产品转型等视角,提出打造知识型的优势专业领域、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工具、构建三类8级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培育五维一体梯次人才、推出多样化创新型产品等创新发展路径和措施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计宏亮 赵楠 缐珊珊 谭惠文
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能力体系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改革的关键节点,而国家智库建设为整个科技情报体系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对现有国防科技情报体系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框架性分析,并与智库进行对标研究,提出现有情报研究能力体系向国防科技行业智库转型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为此将构建智库型国防科技情报能力体系作为一种过渡选项,探索当前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走出困境的途径。
关键词:
情报研究 智库 国防科技情报 体系构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爱勤
全面追求健康保障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很有必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保障模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多层次健康保健制度的目标。我国采用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其他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模式较为适合。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考虑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老龄化健康保障特点、政府健康保障投入力度及政策倾向、商业保险的可供能力和保障程度。
关键词:
健康保障 基本医疗 商业保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春静 程刚
为促进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的开展,文章基于知识服务能力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了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对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的评价内容进行了论述,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属性模糊决策方法构建了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并综合两种方法得出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能力的提高提出5点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 侯元元 张惠娜 付宏 吴晨生
文章基于情报3.0背景下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总体架构及内容,研究了科技情报服务能力评价思路,并借助调查法与统计方法、德尔菲法、灰色数学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具体论证了情报资源保障能力、情报交互能力、情报分析判断能力和情报协同服务能力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设计了指标权重,提出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