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9)
2023(9519)
2022(7972)
2021(7219)
2020(5862)
2019(12947)
2018(12836)
2017(24252)
2016(12772)
2015(14441)
2014(14138)
2013(14270)
2012(13897)
2011(12844)
2010(13365)
2009(12658)
2008(12333)
2007(11407)
2006(10574)
2005(9936)
作者
(37860)
(31242)
(31187)
(29348)
(19638)
(14682)
(14159)
(11956)
(11782)
(11179)
(10729)
(10277)
(10035)
(9966)
(9532)
(9503)
(9249)
(9059)
(9033)
(8948)
(8132)
(7607)
(7489)
(7191)
(7108)
(7076)
(7035)
(6946)
(6254)
(6162)
学科
(61983)
经济(61926)
管理(39251)
(39099)
(29439)
企业(29439)
中国(23722)
方法(19123)
(18735)
地方(18713)
数学(16357)
数学方法(16262)
技术(15474)
业经(15364)
(14016)
银行(14001)
(13726)
(13491)
(12757)
金融(12757)
农业(12614)
(12464)
贸易(12449)
(12338)
(11994)
(11161)
技术管理(10807)
地方经济(10678)
环境(9820)
(9299)
机构
学院(192548)
大学(189757)
(85785)
经济(84042)
管理(71269)
研究(69154)
理学(59262)
理学院(58593)
管理学(57899)
管理学院(57519)
中国(55677)
(41724)
(41221)
科学(38413)
(34833)
财经(31620)
研究所(30768)
中心(30625)
(30231)
(28415)
(27824)
北京(27435)
(26926)
师范(26726)
经济学(26309)
(25275)
(24746)
经济学院(23615)
业大(23127)
财经大学(23084)
基金
项目(113137)
科学(89402)
研究(89011)
基金(79203)
(67036)
国家(66342)
社会(57721)
科学基金(56566)
社会科(54755)
社会科学(54744)
(45722)
基金项目(41171)
教育(39747)
(37308)
编号(36964)
自然(32087)
自然科(31302)
自然科学(31294)
资助(31267)
(31157)
成果(30987)
自然科学基金(30694)
课题(26751)
(26311)
发展(26049)
(25590)
重点(25260)
创新(24841)
(24825)
国家社会(23486)
期刊
(109006)
经济(109006)
研究(67476)
中国(44431)
管理(30321)
(28804)
(27237)
(25333)
金融(25333)
教育(24874)
科学(23680)
学报(22953)
业经(20428)
农业(18611)
经济研究(18504)
大学(18288)
技术(17508)
学学(16789)
财经(15513)
问题(14138)
(13442)
商业(12421)
(11765)
技术经济(10690)
国际(10303)
理论(9936)
科技(9679)
(9564)
(9545)
论坛(9545)
共检索到317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邹红  彭争呈  栾炳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发展新消费,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实现居民消费领域平衡、充分发展,是解决新时代居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不断提高与有效供给不足矛盾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新消费领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新消费发展面临的挑战,并从推动消费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和促进消费基础设施平衡充分发展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新消费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陈敏  叶前林  周伟  
会展经济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强大的经济关联性,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下,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为我国会展业发展迎来了的新机遇,但与此同时我国会展业发展也面临挑战。对此,文章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理论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力源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文化成为探索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领域,也成为探寻化解发展中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重要路径。新时代,我国休闲内容的结构转变,休闲方式的技术加持,休闲需求的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曾经物质化、沉溺化、刻板化的休闲文化问题。但其却以更加隐秘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休闲体验的不断升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我国休闲文化生态发展、健康发展、创新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注重物质和精神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工具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达成个性发展表象与内涵的一致是新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庄西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超大规模的实体经济、急需转变的发展方式、目标可期的时间节点是新时代的新特征。新时代给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带来新挑战,低技能人才多,高技能人才少;大龄技术工人多,青年技术工人少;技术工人单一技能多,复合技能少;新兴产业技术工人严重稀缺等问题亟待解决。新时代、新挑战呼唤着职业教育新发展,这需要政府切实发挥作用,需要职业学校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需要社会重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丽芳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时代,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新挑战,发挥社制度优势,立足自主创新,坚持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更高端化、国际化迈进,赢得国际竞争优势,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必须从战略层面进行深入地观察和探讨,以实现我国新时代经济的新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靳嘉林  张甲  王曰芬  余厚强  
2018年12月7日,"2018年学术图书馆发展"高端论坛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面向知识创新服务的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期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图书馆(筹)和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联合举办。与会专家聚焦新时代学术图书馆面临的新挑战,从学术出版、知识创新服务、智慧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等多个视角探讨了新时代学术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建霞  
随着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意味着中国5G商用时代正式来临。作为当代信息技术的一大突破,5G的普及和应用对于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从5G背景介绍、发展机遇以及应对挑战分析三方面来分析中国5G发展情况,希望能为中国5G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晓斌   叶超   岳文泽   马利邦   罗震东   杨忍   吕晓   王成   李传武   张国俊   范业婷  
城乡融合发展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现实需求。为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探寻城乡协同治理的路径,明晰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特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态势与路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乡村聚落重构、乡村新业态发展、数字技术驱动乡村转型、不同区域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等前沿问题进行笔谈,以期推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关注:(1)全局统筹与区域联动导向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主要壁垒与创新路径。构建城乡有效衔接和互补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以县域为载体加快城乡联动发展,推动流动人口的弹性治理和城乡自然社会统筹治理。推动跨界治理,鼓励东西部地区帮扶协作,实现区域尺度的城乡协同发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强化县域及小城镇的联动作用,增强人才、技术、资本流入的吸引力,推动产业结构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东部发达地区要构建多点支撑、网络布局、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体系,拓展城乡要素流动的广度与精度,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和普惠发展。(2)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整治”驱动下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城乡共治和乡村重构。通过国土空间规划锚定城乡发展空间格局,由规划实施落实城乡空间布局优化,通过空间有机更新提升空间品质,驱动不同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重点关注乡村功能供给水平、资源利用方向和产业发展模式,挖掘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等复合功能,探索区域适配、特色凸显、高效增益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强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整治,推动资源要素整合和价值提升,加强城乡产业互动、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3)数字技术和智能化平台支撑下城乡治理精细化和乡村转型发展的认知提升与实践创新。建立城乡数据共享平台,破解城乡融合的“数字鸿沟”,实现城乡治理精细化。深度应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数字设备的覆盖面,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城乡文化资源。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对接消费市场,打通多元化的农产品上行渠道,刺激城乡居民消费转型和消费能力提升。将数字技术植入乡村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推动农业生产智慧化、乡村产业发展数字化、乡村政务智能化和乡村社会治理数字网格化。以上观点可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真  吴建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社会治理走向强公共性和精细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治理观念相对滞后,社会治理主体未能有效协同,信息化时代急剧放大社会矛盾,这为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应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观念为最高原则,以完善社会治理主体多方协作的治理体系为重要举措,以建立和完善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为重点突破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永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已进入新阶段,高校现有学科建设范式与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求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需不断丰富高校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优化综合性学科布局,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完善学科评价机制,提升高校学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邵群平  
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浙江省余姚市,到2010年建设用地需求预计超过10万亩,而目前建设留用地加上待置换用地不足4万亩。面对这么大的缺口,余姚应该怎么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刘淼  
一、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新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构筑了普惠性政策和补偿性政策并举的完善政策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首先,教师资源配置方面,我国通过免费师范生教育、"特岗计划"、"国培计划"等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培养了一批新的高素质教师,我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近5年时间内(2013-2017年)新增义务教育教师172万人(1),有效补充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提升了现有教师的专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薛薇  尉佳  
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呈现研发链条缩短,创新主体、要素和投入多元化,创新活动复杂多样等突出特点,科技创新政策面临新挑战,相关税收政策设计需要新思路。针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适应和激励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建议从改革基本税制、探索税式支出管理制度、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布局以及对重点创新行为灵活应用特惠性优惠等方面,加快完善我国科技创新税收政策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民建中央课题组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虽然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一些挑战,表现为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开放性、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教材更新速度缓慢、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为此,建议加快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提高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升级培训教材,引导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从而促进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冰  冯孟  
高职院校的专业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也是院校内部系统中的一个实体性组织。在当前经济社会变革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相对于技术进步、社会分工、职业变迁、知识生产、学生需求而言,高职院校专业表现出发展滞后、调整缓慢的特征。而且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管理方式,专业组织一经固化,开放性、共享性与灵活性也大大降低,从而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未来,实体化的专业将首先被项目、平台、专业群等形式取代,专业的边界将不断扩大,最终走向无界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