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7)
2023(18539)
2022(15975)
2021(15217)
2020(12717)
2019(29597)
2018(29568)
2017(54994)
2016(30572)
2015(35065)
2014(35320)
2013(34251)
2012(32145)
2011(29164)
2010(29701)
2009(27516)
2008(27395)
2007(24639)
2006(21790)
2005(20008)
作者
(86257)
(71888)
(71761)
(68595)
(45829)
(34290)
(33123)
(27850)
(27322)
(26092)
(24294)
(24197)
(23056)
(22761)
(22479)
(22372)
(21909)
(21284)
(20918)
(20714)
(18196)
(17729)
(17545)
(16484)
(16266)
(16169)
(16160)
(16024)
(14609)
(14402)
学科
(114167)
经济(114015)
管理(87610)
(82582)
(65992)
企业(65992)
方法(50406)
数学(44098)
数学方法(43495)
中国(38219)
(35063)
(33959)
(29089)
业经(25227)
(25022)
(23882)
贸易(23867)
教育(23617)
(23271)
(21845)
银行(21804)
地方(21783)
农业(21453)
理论(21395)
(20878)
(20314)
财务(20235)
财务管理(20178)
(19831)
金融(19823)
机构
大学(432369)
学院(428402)
(172800)
经济(168725)
管理(160462)
研究(147811)
理学(136222)
理学院(134662)
管理学(132199)
管理学院(131363)
中国(111790)
(93141)
科学(86814)
(86478)
(74331)
中心(68519)
(68355)
(67789)
研究所(66576)
财经(66180)
(62433)
师范(61877)
(59819)
业大(59796)
北京(59491)
农业(53470)
(53272)
(53271)
经济学(52455)
师范大学(49786)
基金
项目(273935)
科学(215981)
研究(207607)
基金(195658)
(168828)
国家(167296)
科学基金(142913)
社会(129265)
社会科(122192)
社会科学(122161)
(107666)
基金项目(101943)
教育(100823)
(91808)
自然(89944)
编号(87921)
自然科(87813)
自然科学(87788)
自然科学基金(86221)
资助(80477)
成果(75484)
课题(62554)
重点(62476)
(62289)
(59393)
(56827)
教育部(53926)
项目编号(53850)
(53259)
创新(53023)
期刊
(194769)
经济(194769)
研究(137762)
中国(96725)
教育(71547)
(69004)
学报(63599)
(61880)
管理(59834)
科学(57576)
大学(49666)
学学(45065)
(43700)
金融(43700)
农业(41613)
技术(40936)
财经(33217)
业经(31498)
经济研究(31221)
(28655)
图书(25852)
问题(25454)
(23049)
(21776)
理论(20939)
国际(20227)
统计(20140)
(19959)
论坛(19959)
技术经济(19831)
共检索到671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江英   石慧艳   白杨   庞宇丹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攸关国计民生,对学前儿童及其家庭、社会、党和国家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奠基性、全局性、战略性价值。系统梳理分析201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制变迁趋势与特点,对全面深入了解新时代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2010年至今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制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2010-2016年)为体制奠基期,即回归政府主导责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第二阶段(2017-2023年)为体制深化期,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幼有所育民生保障向幼有优育高质量发展迈进。具体来看,我国2010年以来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体制逐步制度化、科学化,注重公益普惠;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日益规范化、专业化,注重增量提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监管体制不断系统化、过程化,注重持续改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曲铁华  王洪晶  
新中国成立后,新学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制度在70年变迁中历经确立与初步发展期(1949—1977年)、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快速发展期(1978—2009年)、多措并举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变迁置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分析框架,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逻辑为:宏观层面受政治、经济、信息技术的客观驱动,微观层面受利益相关行动者对公平与优质需求的影响,并在二者共同张力作用下变革。新时代,学前教育制度将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推进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加强学前信息化教育、秉持学前教育公平理念、遵循幼儿本位价值取向,推动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丹  周金龙  周应恒  
以手工搜集的2010—2020年中国政府颁布的76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政策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刻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的变迁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绝大多数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出,反映出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处于由点及面有序推进的进程中;2)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制定的部门逐年增多,形成了多部门共同推进改革的局面;3)不同阶段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内容聚焦点各不相同,政策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政策形成阶段(2010—2016年)主要聚焦于以清产核资、确权登记颁证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深化阶段(2017—2020年)主要聚焦于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从而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致富;4)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体系在清查集体财产、核定集体资金、身份确认和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方面还存在政策供给不足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海颖  高金岭  
我国已全面进入低生育率时代,学前教育将首先面临出生人口回落冲击,通过人口预测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托幼一体化供给潜力进行测算,将有效避免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窘局。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系统,采用孩次生育模型,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年数据,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与教育发展目标,分城乡、分孩次对2023-2035年的出生人口数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攀峰后于2024年快速下跌,后趋于平稳,至2035年高低方案缩量约1924万和2145万;基于相关研究以24.95%的入托率测算,高(低)方案下托育学位需求量介于601万~690万(551万~643万),托幼整合迫在眉睫。应建立常态化人口监测预警机制,预防盲目布局;加大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国家机构主导的托幼整合机制;深挖供给潜力,多措并举引导支持幼儿园转型;调整招生计划提升人才培养层次,鼓励高等院校开展早教师资一体化培养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玉强   黄海泳   王忠昌  
政策是促进新时代民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引。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对20个民办职业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建构政策文本分析的理念、目标、内容、路径和保障五个维度,归纳并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政策细化阶段(2012—2017年)、政策深化阶段(2017—2021年)和政策优化阶段(2021年至今)。分析发现,民办职业教育政策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行动导向、教育动态控制和教育主体协同方面仍有待完善,进而提出民办教育政策未来应优化均衡性协同机制、完善层级化管理机制、细化操作性运行机制及建构体系化评估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婧  庞丽娟  张霞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是保障并提高学前教育硬件条件与师资素质的物质基础,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机制改革,应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和家庭积极参与的投入体制;建立逐步增长、科学规范的学前教育预算制度;明确7%的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比例,制定生均经费基线标准;多举措筹措学前教育经费并实现新增教育经费倾斜;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以及以公平和普惠为基本价值取向建立弱势扶助制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吕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行以来我国对学前教育颁布的政策快速增长。虽然其数量超过了建国以来颁布的政策数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并没有建立起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采用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政策工具框架分析发现:一,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工具选择缺乏系统组合配置;二,过度使用命令性工具;三,政策工具选择的依据偏向短期目标与政策成本等。这种政策工具选择偏向在短期内能够迅速的提升和扩大学前教育规模,但是无法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学前教育供给与质量保障系统,同时也会限制学前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凌云   莫欣悦  
系统探究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政策,对当前就业优先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我国1980—2023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政策文本发现,这一时期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政策的演进经历了统包统分末期、双向选择政策期、自主择业期、“双创”期和强化就业优先期,发展趋势从计划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从经济优先转向就业优先、从单一权威转向协同参与,形成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但协调措施、管理机制、反馈机制等仍亟待完善。因此,打造更加公平、更加充分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应优化就业公共服务政策的协同性、加强就业公共服务政策的适应性、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政策的运行效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范明丽  
当前,我国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同层级政府间职责不明确,权责配置不合理,特别是责任主体重心过低、统筹协调和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有效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政策,提升学前教育责任主体重心。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管理主体重心和财政保障重心的"双上移";改革的关键在于抓住中央、省、县三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及其调整,并注意发挥地市和乡镇的职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晓东  郭彤彤  
文章基于间断均衡模型,对建国70年来学前教育政策变迁进行了系统解释。研究发现,学前教育政策具有明显的长期均衡和短期突变现象。政策图景转变中,由解放妇女转向规范管理、由普及普惠向高质量发展等,是促进学前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政策图景较为稳定时,政策垄断就容易维持,学前教育政策就会进入均衡时期。随着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的改变,政策图景发生剧烈变化时,政策垄断就会被打破,学前教育政策也会发生瞬时突变。同时基于本国国情对间断均衡模型进行本土化修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海利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的省级数据,采用利益归宿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分布。结果表明:人均GDP最高地区、东部地区为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支出的最大受益者,其他地区均为学前教育公共支出利益受损者,其中最大受损者并非在人均GDP最低地区和西部地区,而是在人均GDP次低地区和中部地区。这一格局在2003-2008年的6年间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变化。相反,受益差距在不同地区却呈现出一定的扩大趋势。政府投入不足,政府间责任分工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以及公共支出投向偏差是造成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支出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尽快补足学前教育短板,将政府以及各级政府间在学前教育投入的责任具体、明确,做到有章可循,...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梁文艳  王玮玮  史艳敏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婴儿潮"。人口政策变动将对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及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须提前规划。分城乡预测学龄人口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信息基础,本文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2013-2030年城乡学前教育阶段学龄人口进行预测。研究发现,2017年以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会窗口",若错过,则会在2017年迎来学龄人口高峰后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和困难;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学前教育需求受人口政策影响更大,特别在2017-2020年间,城镇学前教育需求规模增速超过农村,尽管农村地区面临供需缺口同样巨大。在分析学前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变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晶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逐步成为一个受到重视的教育研究分支领域,获得了比较显著的发展。通过对其间20年里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学前教育课题以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自行设立的课题所做的多重分析发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研究数量大幅度增加,研究者的职业类别与所处地域明显扩宽,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丰富,越来越注重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与实效性明显增强等方面。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也存在着科研规范性欠缺",跟风"式重复研究等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亚西  张彩娟  
以不同时期的政策出台作为划分印度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的事件节点,可将《伍德—艾伯特报告》《教育委员会报告》《国家教育政策》《国家职业教育资格框架》和《国家技能开发与创业政策》分别对应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发轫、初成、确立和完善四个阶段。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从无序到有序,治理趋于法制化;从强制到民主,办学趋于自由化;从滞塞到数据,内容趋于信息化;从封闭到开放,空间趋于国际化;从少数到多数,对象趋于全民化等特点。并从投入、质量、公平、信息化、国际化五个角度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兴华  
德国的学前教育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学前托管模式,入园率、师资等在原东德和原西德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德国的学前教育计划由各州自行制定、实施并监管,但联邦政府还是从政策和财政投入两方面积极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为了使母亲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德国政府不断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从法律上保障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提供灵活多样的社会托管服务;将托管服务对象由3~6岁扩大到0~6岁并致力于改善托幼机构的育儿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