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3)
- 2023(7335)
- 2022(5929)
- 2021(5789)
- 2020(4570)
- 2019(10077)
- 2018(10085)
- 2017(18288)
- 2016(10373)
- 2015(12019)
- 2014(11719)
- 2013(11243)
- 2012(10619)
- 2011(9882)
- 2010(10212)
- 2009(9409)
- 2008(9327)
- 2007(8587)
- 2006(7884)
- 2005(7265)
- 学科
- 济(36501)
- 经济(36462)
- 管理(25001)
- 业(22621)
- 企(17124)
- 企业(17124)
- 中国(16547)
- 农(13184)
- 方法(13144)
- 制(11554)
- 数学(11153)
- 数学方法(11063)
- 财(9885)
- 业经(9457)
- 教育(9431)
- 银(8414)
- 银行(8406)
- 贸(8366)
- 贸易(8358)
- 行(8182)
- 易(8158)
- 农业(8017)
- 体(7766)
- 学(7457)
- 地方(7010)
- 税(6914)
- 融(6821)
- 金融(6820)
- 理论(6578)
- 税收(6493)
- 机构
- 大学(147988)
- 学院(143792)
- 济(56827)
- 经济(55389)
- 研究(53398)
- 管理(49388)
- 理学(41123)
- 中国(41024)
- 理学院(40586)
- 管理学(39878)
- 管理学院(39595)
- 京(32352)
- 财(31107)
- 科学(29853)
- 所(26478)
- 研究所(23568)
- 中心(23497)
- 财经(23335)
- 江(22694)
- 范(22522)
- 师范(22385)
- 北京(21552)
- 经(21110)
- 农(20645)
- 院(20158)
- 州(18098)
- 师范大学(18025)
- 业大(17906)
- 经济学(17333)
- 财经大学(17239)
- 基金
- 项目(86262)
- 研究(69840)
- 科学(67336)
- 基金(59548)
- 家(50904)
- 国家(50427)
- 社会(43060)
- 科学基金(41556)
- 社会科(40423)
- 社会科学(40412)
- 教育(33677)
- 省(33575)
- 基金项目(30812)
- 编号(30549)
- 划(29241)
- 成果(27951)
- 自然(23421)
- 资助(23150)
- 自然科(22751)
- 自然科学(22745)
- 课题(22589)
- 自然科学基金(22302)
- 重点(20431)
- 部(19854)
- 发(19788)
- 年(19295)
- 性(18968)
- 项目编号(18711)
- 大学(18220)
- 创(18132)
共检索到236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我国大学治理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学校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院系领导体制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术管理实行学术委员会制度,民主管理实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大学治理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党委领导,决策及时;校长负责,执行有力;层级清晰,实施高效;权力制衡,责任明晰。但也存在决策主体单一,利益主体参与不够;制度建设滞后,学术权力行使低效;科层权力偏大,民主权力不彰等不足。新时代我国大学治理应当重点从增强制度自信,坚持制度自觉;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完善治理结构,优化治理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治理 中国特色 优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凤翔 肖艳婷 于晨
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本质上是协调区域内多元主体及其教育资源关系的综合改革。在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面临难题。从价值关系、互动关系和监督关系向度剖析区域高职教育治理过程与实践,明晰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具有系统性、趋向性、协同性的基本特征。立足"制度+技术"创新,实现制度层级与技术应用融合、组建高职教育集团,打造高职教育集团品牌、改进校企协同开发机制,促进治理资源的"多体融合"、构建基于数据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第三方治理评估机制是切实推进区域高职教育治理实效的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梁 许铁敏 徐广才
[目的]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理解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提出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支撑。[方法]基于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考量,综合运用历史、实证等研究方法,在明确城乡融合的重要意义、历史方位和基本特征基础上,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结果]我国城镇化走过70多年历程,工农城乡关系深刻演进,总体上经历了城乡分治、城乡渗透、城乡统筹、城乡融合等发展阶段,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功能形态融为一体、产业结构日益趋同、现代要素双向流动、发展差距持续缩小等方面基本特征。[结论]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大局,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谋划,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功能融合、产业融合、要素融合、社会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井文 黄晓钿
在社会学理论视域内,新时代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关键在于寻求社会巨系统和子系统与职业教育的均衡互动。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分工使得以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逐渐被分化出来,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途径比其他教育更能促进个体技能形成。承担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形成矩阵式人才培养格局,以文凭与技能并重为发展趋向的职业教育是实现就业有道的必经之路。为了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需要营造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完善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翟继光
我国新时代的税收制度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税收法定、合理分权、实质公平三个基本特征。税收法定的基本要求是税收要素法定、税收要素明确和税收要素合宪。我国现行税收立法赋予地方的税收立法权仅限于在法定幅度内确定具体税率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确定减免税,建议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立法权。税收领域公平的标准是税收负担能力,根据税收负担能力设计税收制度的原则也称为量能课税原则。我国现行税收立法越来越重视对实质公平的遵循,但部分制度仍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贾绘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既立足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又主动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既蕴涵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具有坚定的自信;既重视先进发展理念引领,又具有重大经济战略安排;既坚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又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又重视对其他国家的经验借鉴等鲜明特征。总结和分析这些特征,对深度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理论贡献、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勇
合作是银企战略联盟存在的条件,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是促进合作提升的手段。银企战略联盟为银企双方持久发展注入了活力,但银企战略联盟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联盟中的共生机制促进银企战略联盟的共生演进。战略联盟前阶段、雏形阶段、整合阶段与融合阶段是银企战略联盟共生演进的一般路径,但演进还依赖于银企战略联盟中的信息共享、信任培育和利益共享等驱动机制。
关键词:
银行 企业 战略联盟 共生 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夏雨
本文首先探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定位和核心概念内涵;然后从组织特征、办学定位、基本职能、办学模式、师资队伍、组织文化等维度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并针对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背景,从办学理念、组织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和组织文化等角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出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军 王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支撑。将社会公正融入国家治理的理念体系与制度供给之中,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必然抉择。社会公正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构成国家治理的价值旨趣与实践指向。社会公正内蕴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效能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效能,对于塑造国家治理的牵引机制并推动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摆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牵绊",推动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进路在于:从统摄的、单向的政府管理转向社会公正导向的国家治理。对此,必须在政治支撑、经济依托与文化支撑等层面构建社会公正导向下的国家治理,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构建分配正义旨向的新时代国家治理以及培植社会公正理念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
社会公正 新时代 国家治理 分配正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旺盛 孙其信 陈源泉 王小龙
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研究其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本研究基于对农业强国的基本内涵、世界农业强国的类型与共性特征分析,总结了世界农业强国的3大类型和6大共性特征,提出了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充分认识到的5大独特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是资源不足型农业大国,确保粮食及主要农产品自主可控是核心要求,家庭小农户经营主体是农业经营基本特征,实现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以及区域农业多样性和差异性是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系统规划部署建设中国农业强国的“四梁八柱”战略路径建议,以期为制定我国农业强国建设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炎才 赵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颇为丰富。它的基本特征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四个,包括:理论形态显现为秉持原理、兼收并蓄与学说创新的持久共存;历史发展体现为立足现实、注重根本与顺应潮流的不断递进;基本内涵呈现为聚焦发展、积极坚持与多维平衡的密切链接;内在实质凸显为注重具体合理与追求目标合理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高昕 杨威
探讨新时代家国情怀的价值内蕴,要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并能够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符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家国情怀是个体对自身本质与价值的全新体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对家国的文化自信以及对完善主体素养品格需要的满足,表征为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展现出来的积极的思想意识、情感体验和高尚品格。它不同于道德,但与道德密切相关。新时代家国情怀具有继承性与超越性相统一、情怀化与理性化相统一、全民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特点。
关键词:
新时代 家国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钟宇平 陆根书
本文应用对中国1351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学生价格反应行为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接受高等教育需要承担较高的私人成本,学生的付费意愿却非常强烈,在学费上涨30%-300%五种不同幅度时,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对学费的弹性介于-0.045-0.288之间。大学生的价格反应行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对学费及有些学生资助(如奖学金)具有灵敏的反应;其次,学生对学费及不同类型学生资助的反应不仅在性质上存在差异,而且在程度上也有所不同;第三,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学生对学费的反应是不同的;第四,学生对学费及学生资助的反应随着学生资助政策及学费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也讨论了上述结果对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需求 价格弹性 中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邱小健 杨维坤 邱恬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价值取向历经从社会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向、从注重数量到关注质量的转变、从效率优先到教育公平的回归的演进路径,彰显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追求充足、致力保障”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应以保障相对贫困学生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创新、改进与完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学生资助政策 价值取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郝宪印 张念明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时代,踏上了为之奋斗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国逐步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在目标定位、价值导向、实施方略、实践方法、推进策略、体系框架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质。新征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在深化推动各大区域板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深入推动各类区域发展战略的融通协调,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地方应从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找准定位,在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走势中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