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34)
2023(16652)
2022(14491)
2021(13477)
2020(11355)
2019(25933)
2018(25846)
2017(49012)
2016(26889)
2015(30292)
2014(30338)
2013(29642)
2012(27573)
2011(25049)
2010(25309)
2009(23160)
2008(22656)
2007(20296)
2006(18171)
2005(16427)
作者
(78948)
(65462)
(65171)
(62045)
(41768)
(31459)
(29461)
(25446)
(24947)
(23565)
(22197)
(22151)
(20929)
(20890)
(20411)
(20173)
(19671)
(19512)
(19013)
(18792)
(16330)
(16314)
(15762)
(14964)
(14792)
(14748)
(14636)
(14495)
(13372)
(12850)
学科
(102093)
经济(101941)
管理(80987)
(74773)
(61666)
企业(61666)
方法(45823)
数学(39437)
数学方法(38995)
中国(32523)
(29656)
(29165)
(25097)
业经(23705)
(23020)
(19344)
贸易(19328)
农业(19168)
地方(18936)
(18813)
(18325)
银行(18266)
理论(18222)
(17585)
财务(17513)
财务管理(17470)
(17458)
技术(17403)
(16859)
企业财务(16578)
机构
大学(387559)
学院(385348)
(151589)
经济(148096)
管理(147680)
研究(131199)
理学(127390)
理学院(125905)
管理学(123679)
管理学院(122985)
中国(97718)
(83414)
科学(80938)
(74689)
(66851)
(63056)
研究所(60499)
财经(58720)
中心(58648)
业大(57751)
(57591)
(53279)
北京(53094)
(51685)
师范(51140)
农业(49595)
(47891)
(45900)
经济学(45846)
财经大学(43713)
基金
项目(257894)
科学(202545)
研究(189573)
基金(186142)
(162713)
国家(161362)
科学基金(137495)
社会(118132)
社会科(111730)
社会科学(111697)
(100641)
基金项目(98388)
自然(89522)
教育(89185)
自然科(87381)
自然科学(87357)
(85799)
自然科学基金(85783)
编号(77945)
资助(76521)
成果(63927)
重点(58508)
(57607)
课题(55076)
(54967)
(53550)
创新(49955)
教育部(49488)
科研(49134)
(49048)
期刊
(169637)
经济(169637)
研究(117297)
中国(77960)
学报(63211)
(57484)
科学(57134)
(56298)
管理(56171)
教育(50151)
大学(48093)
学学(45184)
农业(39468)
技术(35903)
(34917)
金融(34917)
财经(29117)
业经(27758)
经济研究(27224)
(24881)
问题(22304)
(19584)
图书(19226)
理论(19052)
科技(18543)
(17883)
技术经济(17847)
(17436)
实践(17256)
(17256)
共检索到575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柏乃  盛中华  
官员激励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国家长治久安。行为公共管理学界对干部工作活力问题提出敬业和倦怠两种竞争性观点,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前后一致的理论框架将两类现象同时予以解释。本研究采用中性视角,以行政动力这一构思衔接上述两大领域,构建了包括工作、组织、社会、个体、前景等因素的第五代激励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基层治理的现实逻辑,引入组织制度主义理论,对模型进行情境化建构。以东中西部地区的干部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截面数据研究行政动力的测度、前因、机制和边界。结果表明,我国基层党政干部的行政动力位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地区、级别、工作时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政绩考核构成组织层面自上而下的制度规制环境、工作任务(岗位工作、中心工作、非岗工作)构成水平层面的制度规范环境,对动力的边际激励效应呈非对称倒U型关系;(2)民众诉求构成社会层面自下而上的制度认知环境,对动力具有正向激励作用;(3)职业理想作为个体层面内隐激励工具,推动政绩考核的激励拐点右移、工作任务的激励拐点左移;(4)晋升前景是激发动力的边界条件。据此,本研究编制一套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测度工具,拓展了行政动力的二重属性和双元形态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激励模型,对促进干部干事创业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指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显军  吴卫星  徐佳  
采用2011—2017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数据与手工收集的185个地级市官员数据,从官员年龄和任期角度研究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对地方政府官员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官员面临的晋升激励越大,越倾向于选择政府承担更多风险的PPP项目;(2)随着年龄和任期的增长,晋升概率下降,晋升激励增强,官员会选择政府承担更多风险的PPP项目,在官员任期第四年或者官员在年龄到54岁达到顶峰,当任职超过4年或年龄大于55岁,晋升激励下降,政府承担更多风险的PPP项目显著减少;(3)法制环境调节晋升激励与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关系,法制环境越好,越能规范官员权力行使,官员基于晋升激励而承担更多风险的PPP项目的行为受到抑制。从微观视角揭示了晋升激励对PPP项目执行的影响,对缓解"明股实债"现象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剑兵  朱芳芳  
本文选取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CTO持股和CEO-CTO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CTO持股比例越高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CEO-CTO薪酬差距促进CTO的工作积极性,也会促使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CTO持股与CTO晋升存在着替代效应,晋升比持股所产生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CTO持股的激励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磊  曾宏燕  刘雨果  
【目的/意义】检验地方环境治理绩效对省级党政领导政治晋升的影响,以期窥探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效应,为进一步优化地方环境治理和干部管理制度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设计/方法】考虑多维度的治理绩效,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民生保障等,构建官员晋升的多重影响因素模型,并以1997~2017年发生职务变动的省级党政领导为样本进行回归检验。【结论/发现】任期内二氧化硫(SO_2)和工业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对省级党政领导的晋升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在2007年之后,SO_2减排的影响大于工业COD减排的影响。地方GDP增长率对官员的晋升几率始终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2007年以后大幅减弱,并且开始小于SO_2减排的影响。因此,以GDP为导向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已经发生显著转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孔繁成  谷梦圆  易小琦  
僵尸企业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顽疾。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文章将我国地级市财政、产业等宏观数据及笔者收集的官员个人特征数据与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相匹配,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制度入手,实证检验了晋升激励、官员任职预期对辖区企业僵尸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晋升激励使得官员行为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僵尸化。并且这一结论,在重新更换晋升激励测度方法后依然稳健。(2)晋升激励导致僵尸企业受官员任职预期的调节。(3)晋升激励通过影响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僵尸化。文章研究结论具有现实意义,为我们理解僵尸企业成因提供了新思路,为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有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从政治晋升激励的角度考察了中国重复建设的内在机制。本文的分析表明,横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机制和纵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由此得到落后地区是否进行重复建设的条件也就不相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价格扭曲放大了横向和纵向政治晋升激励的作用。为了降低落后地区进行重复建设的程度,中央政府需要对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官员采用不同的政治晋升激励,也需要努力推动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冲  王征兵  
村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层领导,担当着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然而,许多村干部脱离群众,作风简单粗暴,腐化堕落,甚至以权谋私,完全没有服务于民奋发上进的精神。为此,如何有效地激发与调动村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解决农村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文超  
与其他企业形式不同,国有企业具有其特殊性,其绝大多数的资产都是归国家所有,政府有关部门通常都会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管制国企管理层的薪酬,这样,必然会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也会损害薪酬激励机制的效率。那么除了薪酬激励外,还可以采取何种激励机制来提升国有企业管理层奋斗的动力?大量文献资料表明:除了采用薪酬激励等显性激励机制来提高盈余质量外,国有企业还存在着许多隐性激励机制,而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管理层政治晋升激励。因此,文章分析了政治晋升激励与盈余质量关系,并验证了国企管理层政治晋升激励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东华  马山水  刘纪峰  
文章通过对村干部"弱监护人"、"双重代理人"、"双重角色‘边缘化’"以及"赢利—保护型经纪"等角色类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村干部"共同代理人"服务角色;根据共同代理激励机制与360度全员参与原则对村干部激励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初步设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缪国书  张洛丹  
公务员在人性假设上属于"政治人",具有政治上的特殊追求,对他们的激励应该把握其职业特性。本文认为,晋升激励是公务员激励机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应该充分重视和不断完善我国公务员晋升制度,使之充分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大建  张湖沿  金玉婷  
基于隐性晋升激励和财政支出视角,利用2000—2018年面板数据评估了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丽水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减少了相对贫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减少相对贫困的作用逐渐增强;阜新、清远、宿迁、淄博和三明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未显著减少相对贫困;进一步分析表明,官员视察带来的隐性晋升激励的差异是扶贫改革试验区相对贫困减少绩效存在差异的原因;隐性晋升激励通过促使扶贫改革试验区加大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农林水务财政支出,保障了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产业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进而作用于相对贫困的减少;官员任期结束后职位变动的统计数据表明,相对贫困的减少似乎有助于其晋升。因此,扶贫开发支出分权可能仅适用于财力较强的地方政府,在扶贫开发事权下放的同时还应完善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从而建立后脱贫时代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大建  张湖沿  金玉婷  
基于隐性晋升激励和财政支出视角,利用2000—2018年面板数据评估了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对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丽水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减少了相对贫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减少相对贫困的作用逐渐增强;阜新、清远、宿迁、淄博和三明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未显著减少相对贫困;进一步分析表明,官员视察带来的隐性晋升激励的差异是扶贫改革试验区相对贫困减少绩效存在差异的原因;隐性晋升激励通过促使扶贫改革试验区加大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农林水务财政支出,保障了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产业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进而作用于相对贫困的减少;官员任期结束后职位变动的统计数据表明,相对贫困的减少似乎有助于其晋升。因此,扶贫开发支出分权可能仅适用于财力较强的地方政府,在扶贫开发事权下放的同时还应完善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从而建立后脱贫时代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兆国  刘亚伟  亓小林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运用高层梯队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以我国2007-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管理者背景特征的角度,对晋升如何影响过度投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晋升对过度投资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管理者对晋升的敏感性以及晋升对过度投资的作用均呈倒U型关系;学历越高、任期越长的管理者对晋升的敏感性越大,从而使晋升对过度投资的作用也越大。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不同背景特征的管理者对晋升的敏感性以及晋升对过度投资的作用受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影响均有差异。这些研究结论对我们研究晋升的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对企业完善激励机制以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钱海婷  
锦标赛晋升激励作为一种以相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的激励机制,存在激励失效、恶性竞争等一些固有的缺陷。研究发现,管理者可以利用非职位晋升、最佳激励点的选择、多种激励机制的互补等方法,消除锦标赛晋升的负面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伟  孙玉栋  
采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财政分权和晋升激励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若一省的财政分权收入指标值提高,当地的收入差距就会扩大,而邻省的相应指标则能显著改善当地的收入分配状况;尽管晋升激励指标对当地的收入分配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当地人均GDP的增长也能缩小收入差距,但邻省人均GDP增速加快则会恶化当地的收入分配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