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5)
2023(16448)
2022(14326)
2021(13469)
2020(11347)
2019(26335)
2018(26400)
2017(50569)
2016(27264)
2015(30726)
2014(30941)
2013(30195)
2012(27626)
2011(24900)
2010(24902)
2009(22665)
2008(21969)
2007(19258)
2006(16849)
2005(14600)
作者
(77949)
(64472)
(64262)
(61173)
(40975)
(30744)
(29313)
(25549)
(24604)
(22894)
(21864)
(21572)
(20462)
(20294)
(19910)
(19686)
(19275)
(19201)
(18573)
(18397)
(15973)
(15880)
(15708)
(14818)
(14736)
(14218)
(14215)
(14114)
(13040)
(12714)
学科
(106574)
经济(106440)
管理(77962)
(73471)
(59711)
企业(59711)
方法(51053)
数学(44649)
数学方法(44053)
中国(31030)
(29973)
(27758)
(23218)
业经(23108)
(21570)
(20072)
贸易(20063)
地方(20018)
农业(19790)
(19495)
理论(18900)
(17731)
银行(17680)
(17022)
(17012)
财务(16937)
财务管理(16898)
(16894)
(16506)
金融(16498)
机构
大学(387670)
学院(384888)
(152867)
管理(151949)
经济(149516)
理学(132057)
理学院(130586)
管理学(128144)
管理学院(127452)
研究(126715)
中国(94323)
(82093)
科学(77950)
(71634)
(62722)
(60556)
财经(57799)
中心(57330)
业大(57184)
研究所(57153)
(54877)
(52646)
北京(51719)
(51430)
师范(50919)
农业(47552)
(46615)
经济学(46111)
(44446)
财经大学(43246)
基金
项目(263461)
科学(206818)
研究(193735)
基金(190545)
(165614)
国家(164219)
科学基金(141051)
社会(120945)
社会科(114443)
社会科学(114414)
(102423)
基金项目(101046)
自然(91787)
教育(90332)
自然科(89644)
自然科学(89619)
自然科学基金(87983)
(86491)
编号(80085)
资助(78702)
成果(65022)
重点(58675)
(58516)
(55415)
课题(54828)
(54458)
创新(50756)
科研(50462)
教育部(50351)
项目编号(49540)
期刊
(163894)
经济(163894)
研究(113061)
中国(71389)
学报(60830)
管理(55733)
科学(55290)
(54245)
(53223)
大学(46646)
教育(45801)
学学(43744)
农业(37499)
技术(34412)
(31680)
金融(31680)
业经(28005)
财经(27660)
经济研究(26642)
(23630)
问题(21680)
图书(20339)
理论(18779)
(18176)
技术经济(17946)
科技(17876)
商业(17828)
(17693)
统计(17086)
实践(17082)
共检索到555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鹏鑫  屈萌  冯娇娇  杨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劳动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老问题和新问题叠加显现。学术界围绕新时代劳动关系领域尚未解决的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基于劳动关系主体的视角,回顾了新时代围绕劳动者、工会、雇主和政府的研究,将其归纳为弱势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工会改革实践与新就业形态下的维权路径、企业多样化的劳动关系管理策略、政府劳动关系治理方式等方面。在对已有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劳动关系研究应关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者权益保障与争议处理机制、不同层级工会改革与工会工作机制创新、不同类型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策略及其影响、集体劳动关系柔性协调机制与平台劳动关系多元治理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路军  徐莹  吕梦捷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数量急剧上升,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后,集体性劳动争议事件不断发生。劳动关系调整已经处于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的重要时期。如何保障劳动者的集体权利,包括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集体争议权以及民主参与权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010年12月11日-12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承办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车伟  
本文重点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认为实施《劳动合同法》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调整我国目前被扭曲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会严重损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会增加正规企业的劳动成本,也不会严重加剧失业。但《劳动合同法》对经济社会的最终影响还要靠时间来检验。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琴  谭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探讨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度量人们的健康状况是一个难点。健康状况通过影响人们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对闲暇的偏好从而影响到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同时退休反过来又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此,通过了解多种度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指标,梳理国内外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估计健康与劳动供给二者因果关系时所遭遇的内生性来源以及克服内生性问题所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分析了研究健康与老年人劳动供给这一问题隐含的政策意蕴以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依法形成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可见,劳动关系的主体有两个,一是用人单位,二是劳动者。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主体资格的界定更为全面、系统。一、对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界定对用人单位的界定,《劳动合同法》克服了《劳动法》立法模式的缺陷,扩大了用人单位的内涵和外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志刚  李小波  
三方协调机制对于强化劳方的地位有着较好的保障作用,但由于我国政府和工会在此机制中存在缺位和错位,因此,需要多元社会主体的参与,实现新的制衡机制,如培育一批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社会"第四方",参与到劳动关系的治理中。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志峰  罗桂  
新时代高校和教师构成了契约建制下劳动关系依存和对立的基本主体。在高校人事管理实践中,高校和教师之间的目标冲突和权利失衡成为高校劳动关系的燃点。因此,平衡与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为高校的价值选择、目标追求和实践理性。从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目标、权利维度出发,其劳动关系呈现出双维度差异化管理的规律和特征。在此语境下,高校教师劳动关系失衡冲突的规范化治理路径是政府的规范与保障,院校的筛选与内化,工会的均衡与调控以及教师的履职与增值的有机统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少宏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焦点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劳动关系已经从个别形态转向集体形态,进而如何应对集体劳动关系运行中的问题,以及创建集体劳动关系治理机制,成为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重大课题。由中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书生  
本文从情绪劳动的概念、特征、策略和结果等几个方面对当前西方有关情绪劳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并且指出 ,情绪劳动理论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解决组织中工作分析、劳动管理之类的问题 ,而且深入研究情绪劳动过程、情绪劳动的供给和需求 ,情绪资源的占有和分配 ,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体验经济”、“服务经济”和“情感经济”等经济学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婕  周扬帆  
为了反映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动态进展,文章以"劳动教育"为主题从中国知网期刊库(CNKI)中进行检索,遴选出近十年中文文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的相关文献,文章发现劳动教育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领域,其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即劳动教育的内涵、现状及途径,但还存在一些尚未涉及的研究领域,为此提出了研究新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鹏鑫  
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重要方式,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以来,国内学术界有关劳动争议调解的研究不断增加,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劳动争议调解的基础性研究、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的现状研究和改革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路径研究三个方面。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劳动争议调解的研究应采用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深入分析劳动争议调解运行的关键环节,重点关注集体劳动争议调解的制度设计和运行实践,并加强对个别劳动争议调解的制度比较和效果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永波  和文超  李霞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时期下,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矛盾日趋显性化和复杂化。为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基于主体视角,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究,分析其运作特点和劣势所在。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点明新常态下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和协调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