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2)
2023(13713)
2022(11466)
2021(10452)
2020(8626)
2019(19529)
2018(19569)
2017(36230)
2016(20243)
2015(22928)
2014(23102)
2013(22679)
2012(21827)
2011(19946)
2010(20433)
2009(19233)
2008(18947)
2007(17575)
2006(16038)
2005(15178)
作者
(61913)
(51212)
(51128)
(48702)
(32620)
(24525)
(23221)
(19793)
(19585)
(18722)
(17793)
(17179)
(16878)
(16560)
(16521)
(15850)
(15281)
(15159)
(14998)
(14879)
(13314)
(12964)
(12608)
(11850)
(11787)
(11641)
(11624)
(11408)
(10618)
(10347)
学科
(82512)
经济(82340)
管理(59399)
(53807)
(42237)
企业(42237)
中国(29848)
方法(26922)
(25311)
(22780)
(22678)
数学(22633)
数学方法(22396)
地方(21638)
业经(20219)
(17846)
(17815)
银行(17797)
(17251)
(16568)
金融(16561)
农业(16055)
(15693)
(15548)
贸易(15531)
(15037)
环境(13695)
(13388)
理论(12999)
技术(12741)
机构
大学(295177)
学院(295047)
(119256)
经济(116387)
研究(109782)
管理(103480)
理学(86068)
理学院(84997)
中国(84944)
管理学(83523)
管理学院(82988)
科学(65981)
(65594)
(61967)
(57672)
(53881)
研究所(51428)
中心(48949)
(48549)
财经(46441)
业大(43083)
北京(42486)
农业(42241)
(41774)
(40346)
(39977)
师范(39845)
(38684)
经济学(36579)
(36238)
基金
项目(183190)
科学(141721)
研究(136488)
基金(128281)
(112653)
国家(111616)
科学基金(92845)
社会(84983)
社会科(80226)
社会科学(80208)
(73267)
基金项目(66269)
教育(62983)
(61753)
自然(57419)
编号(56291)
自然科(55969)
自然科学(55949)
自然科学基金(54926)
资助(53081)
成果(48981)
(44502)
重点(42377)
课题(41957)
(40473)
(37660)
(37012)
发展(35445)
创新(35421)
(35189)
期刊
(148074)
经济(148074)
研究(97439)
中国(73220)
(51751)
学报(49102)
(47832)
科学(43480)
管理(42462)
教育(40928)
大学(37178)
农业(34832)
学学(34700)
(34153)
金融(34153)
技术(25867)
业经(25226)
财经(23757)
经济研究(23624)
(20494)
问题(19667)
(17657)
(15982)
图书(14518)
国际(14284)
(14160)
理论(13959)
商业(13465)
世界(13452)
科技(13396)
共检索到483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丛树海  
面对即将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趋势,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在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合一和“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其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内容、体系和机制三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内容上,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能力和支付能力;通过加强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配置,强化“以医助养”;通过“师范化”的人才培养,尽快培育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爱心、以市场化经营为出路的为老服务队伍,形成“钱、医、人”三位一体。体系上,再造“三层次”,建构“三支柱”,形成以国民养老金为第一支柱、职业养老金为第二支柱和个人养老金为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机制上,重点解决养老全国统筹中基金统与制度统的关系,鼓励延迟退休,改渐进型延迟退休为选择型延迟退休,在养老金给付上进一步强化给付与缴费联动,激励缴费积极性,凸显多缴多得原则。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卫东  周菲  魏泊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和量化测度经济发展现状,需要构建一套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效率、质量、结构、安全、可持续十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137个细分项目指标体系,并运用2003—2017年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实证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由此,建议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着力点放在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转效率、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严密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上。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文钊  綦振法  张立涛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和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建筑业和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评价2017年度中国30省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德昌  
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教材是事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聚焦新时代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分析阐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教材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分析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困境,提出围绕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校企合作开发各学段贯通培养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思路,以有效激发学习方式变革,引领教学模式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韡  徐立青  
实现共同富裕是促进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价值目标,而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行动路径。从社会保险覆盖率、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待遇、社会救助力度五个维度构建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框架,并刻画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测度框架,引入GEM和EDM背景差异测度方法,对我国2013—2020年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水平展开测度。研究发现:不考虑共同富裕时,我国区域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排名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考虑共同富裕后,研究期内四大地区排名未发生变化,但整体发展水平均有所上升,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上升速度最快;在省份层面,考虑空间生态责任后,79%的省份排名发生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考虑共同富裕的测度方法能降低各省(区、市)之间异质性。依据两种测度结果及变化情况,将全国分为重点扶持区域、适度扶持区域、控制扶持区域,以赋予各地区内省份差异化发展策略。确保在共同富裕视域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保障补偿机制,提升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设立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因地制宜发展模式;优化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岩松  
新时代,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和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加快建设新时代高质量财政迫在眉睫,更是客观需要。实现财政高质量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起着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财政工作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财"自觉服从服务于"政"的意识,坚持提高战略、辩证、创新、法治、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浩民  
文章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廓清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基础上,以综合评价体系为引子而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应该包含的七大关键要素。并从财税体制、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以及从科学规划编制、推动区域一体化、稳定宏观经济环境和构建全面开放型的经济新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爱勤  
全面追求健康保障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很有必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保障模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多层次健康保健制度的目标。我国采用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其他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模式较为适合。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考虑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老龄化健康保障特点、政府健康保障投入力度及政策倾向、商业保险的可供能力和保障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震  刘雪梦  
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强国战略的实现将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在分析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高代表性原则,通过构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主客观赋权法和聚类分析结合,对2016年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与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开放性和共享性水平亟待提升; 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被归为4个梯队,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各梯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制定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城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董怡漩  张向前  
人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持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通过梳理华侨华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支撑因素——技术与创新、教育与学术、贸易与投资、生产与管理、政策与文化来分析华侨华人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以及华侨华人人才支持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不足。提出华侨华人人才的吸引保留政策需因地制宜、人才信息库的构建与完善、人才供应链的构建与完善、不同类型人才的分类管理、文化引导提升区域保留人才的引力等建议,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持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守海  丁洋  吴迪  
2017年中国经济超预期反弹,这是供需两端、三驾马车的共振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步入了新周期。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不在于经济增长有多快或目标翻几番,而在于高质量发展,这对发展动能的转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从原发式创新的技术潜力、结构性非均衡的势能差、体制性障碍所蕴含的制度红利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现代产业体系是物质基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基本手段,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最终结果。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向、全球化背景下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都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通过调控创新,将防控金融风险、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楷文  李桂玲  杜金祥  陈钰  张向前  
新时代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也使得华侨华人参与中国经济建设的途径愈发多样。本文通过分析产业转型、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华侨华人为祖国经济增长提供的支持现状,指出创新潜能释放不彻底、人才流动受到制度限制等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和华侨华人国际国内各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构建内外部两个动力机制系统联动发挥作用,就华侨华人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转型,提出了引导华人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侨乡建设等优化建议,以吸引华侨华人高级人才回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彪  
主持人语:从高速度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国民经济发展系统的演化,涉及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等一系列发展系统要素的转型,将会深刻地影响经济运行的各主体、各部门、各地区。因而,持续地、系统地、实证地研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运行特征、影响因素和实际绩效,以及相关的改善和推进政策,就是中国经济学者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鲍国明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充满挑战、奋力前行的2017年,迎来了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的2018年。刚刚过去的2017年,彪炳史册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会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部审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颖  刘永恒  牛世磊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西藏从此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建立起了全新的社会制度,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了主人。民主改革为西藏开辟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昔日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日新月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