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3)
2023(8613)
2022(6982)
2021(6786)
2020(5342)
2019(12424)
2018(12562)
2017(22443)
2016(13304)
2015(15182)
2014(15373)
2013(14908)
2012(14001)
2011(12996)
2010(13563)
2009(12393)
2008(12196)
2007(11556)
2006(10789)
2005(9877)
作者
(34776)
(29452)
(29277)
(27946)
(18209)
(14038)
(13193)
(11290)
(11256)
(10494)
(9958)
(9610)
(9384)
(8979)
(8960)
(8842)
(8831)
(8508)
(8397)
(8303)
(7802)
(7358)
(7094)
(6885)
(6883)
(6766)
(6699)
(6404)
(5984)
(5920)
学科
(52455)
经济(52408)
(49668)
(38539)
农业(32955)
管理(26418)
中国(23672)
教育(20025)
业经(17938)
方法(17160)
(16544)
企业(16544)
数学(15845)
数学方法(15744)
(15090)
(14010)
(13040)
农业经济(12630)
收入(11935)
发展(11574)
(11452)
地方(10857)
(10337)
银行(10334)
(10028)
(9680)
农村(9660)
(9593)
(9239)
(9178)
机构
学院(187997)
大学(186767)
(78328)
经济(76570)
研究(66023)
管理(65602)
理学(55841)
理学院(55240)
管理学(54444)
管理学院(54081)
中国(49151)
(46906)
(40265)
(37648)
科学(35422)
农业(35015)
(33910)
师范(33788)
(32491)
(30557)
教育(30157)
中心(30091)
业大(29609)
研究所(28766)
财经(28452)
师范大学(26968)
北京(26323)
(25843)
(23733)
经济学(23634)
基金
项目(110595)
研究(94820)
科学(88021)
基金(76220)
(63468)
国家(62608)
社会(59908)
社会科(55918)
社会科学(55908)
科学基金(52447)
教育(48881)
(45122)
编号(43729)
基金项目(39838)
成果(38296)
(37862)
课题(31770)
资助(29673)
(28834)
自然(27432)
(27317)
(27060)
(26912)
自然科(26664)
自然科学(26659)
(26325)
自然科学基金(26186)
重点(25320)
规划(24257)
教育部(23830)
期刊
(98524)
经济(98524)
研究(69414)
(54476)
中国(50911)
教育(50271)
农业(36824)
(25638)
学报(24000)
科学(23525)
(23156)
金融(23156)
业经(23007)
大学(21370)
管理(19211)
学学(18822)
技术(18130)
(15920)
农业经济(15155)
问题(14911)
农村(14822)
(14822)
财经(14206)
经济研究(13351)
(12242)
职业(12178)
经济问题(10922)
世界(10465)
(10393)
农村经济(9750)
共检索到305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岳华   韩彩霞   王海燕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深化引致的人力资本效应为农民收入提高提供了有效路径。本文利用200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两方面探究了乡村教育深化、人力资本提升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乡村教育深化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保持成立。本文从多维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教育深化对农民收入的促进效应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就性别差异而言,相较于女性群体,这一促进效应在男性群体中相对较大;从不同教育层次来看,初等和中等教育深化对农民收入的正向影响更明显。本研究从乡村教育深化视角,为我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斌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了物资资本的贡献。要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就需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分析巴中新农村建设的案例,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结合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尝试解释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优智  
建立多元统计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检验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之间的相关性可发现:随着人力资本积累程度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在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被逐渐打破的情况下,流动劳动力的素质低下,难以胜任工作岗位,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典型的人力资本约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谭银清  王志章  刘贵蓉  
本文研究了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力资本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农民个体层面的受教育程度对收入具有最大的正向影响,同时农民的健康状况对收入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家庭层面的劳动力人数对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老人数和小孩数对收入影响显著为负;从农民收入来源看,仅以种植业和"子女赡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收入显著低于其他来源的农民收入;同时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纯阳  高启杰  
日益扩大的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本文利用1980—2001年统计资料对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变动状况进行分析,证实了区域经济发展趋异假说,并从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相互关系角度探讨了二者区域差异变动规律的相异性及其原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黄毅  
利用PVAR模型分析1997年至201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的动态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然后基于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贫穷而有效率"假说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对农村人力资本收入效应区域异质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经济不发达区域,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在次发达区域,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只能缓慢促进农民收入;而在发达区域,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烨  
以往人力资本投资方面更多关注的是城市人力资本投入,长期忽视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导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有效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菊红  袁飞  
初、高中文化水平劳动力的劳均收入高于平均收入水平 ,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劳动力的劳均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水平 ;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 ,劳均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越强 ;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劳均收入高于未接受者 ,家庭中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 ,家庭劳均收入越高 ;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教育投资收入弹性大于低教育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辉  黎东升  
本文通过构建明塞尔半对数理论模型,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农民纯收入、非农业收入、农业收入及其他收入与农民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人均耕地面积及人均动力等影响因素间的典型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教育型人力资本对农民纯收入和农业收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正效应,而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民纯收入和农业收入则有负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志仪  常晔  
本文运用1983-2005年间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之间、以及它们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健康投资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及农户教育、迁移投资水平的提高,并且目前的农户健康投资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农民的正常需求;2、农户迁移投资不仅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还有助于提高教育和健康投资水平,但迁移投资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3、农户教育投资对农民增收的正影响最大,并能降低农户的迁移成本,但降低幅度很小,说明它在解释农户迁移投资变动中所起作用并不大。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雨芳   韩蕾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农民增收已不再只是单一的经济数量规模增长,而是以产业结构优化、收入渠道拓展、收入动力发展等实现农民高质量持续增收,构建农业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农民收入质量提高将表现为收入充足性的显著增强、收入结构性的有效改善、收入成长性的持续维系和收入知识性的不断强化。数字乡村建设不仅可以推动农村新型数字化产业发展,拓展农民收入渠道,还可通过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工具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嵌入而改善生产力与生产工具,提高农民收入质量。未来应从战略层面提高对农民收入质量的重视,从路径方式等层面多维度改善农民收入质量,并从价值溢出层面加速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与共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韵洁  于兰  
人力资本通过影响农民的信息获取、生产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能力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文章运用15个省市1993—2008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最关键因素。而根据资料统计分析,我国农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投资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缺乏投资意识和投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也与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向娟  李晋陵  
农民收入是区域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区域农村发展存在东中西差异。中部6省(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及江西)农民收入水平处于全国中上水平。深入分析中部6省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基于199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部6省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中部6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都在1%的水平下影响显著,其中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效应最大,除山西省外,影响值都达到1.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振华  
当前我国农民自身增收能力较弱,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性,根本原因在于低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约束下的低水平就业能力限制了其收入增长的空间。根据在重庆市的调研资料分析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来源于农民就业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就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受制于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特别是教育投资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又影响到其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就业能力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非农收入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农业收入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教育—就业岗位胜任能力—收入"是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路径中的核心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智  刘雨松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使农村剩余的优良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特征越发明显,留守农民的人均产出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了加强,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与日俱增;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并不显著,且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差异较大,出现了"教育抽水机"现象。我国应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既要不断加强对离农、留农主体的教育与培训,又要吸引外部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提升农村整体人力资本层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