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9)
- 2023(8835)
- 2022(7303)
- 2021(6592)
- 2020(4972)
- 2019(11411)
- 2018(11243)
- 2017(19887)
- 2016(10483)
- 2015(11458)
- 2014(11089)
- 2013(10792)
- 2012(10346)
- 2011(9598)
- 2010(9911)
- 2009(8830)
- 2008(8787)
- 2007(7809)
- 2006(7174)
- 2005(6904)
- 学科
- 济(47825)
- 经济(47777)
- 管理(25378)
- 业(25147)
- 企(18651)
- 企业(18651)
- 中国(18272)
- 地方(17457)
- 农(14474)
- 业经(13237)
- 方法(10730)
- 农业(10278)
- 发(10081)
- 地方经济(9694)
- 融(9676)
- 金融(9676)
- 银(9465)
- 银行(9457)
- 行(9287)
- 学(8793)
- 财(8375)
- 理论(8355)
- 数学(8317)
- 数学方法(8185)
- 贸(8132)
- 贸易(8119)
- 教育(7964)
- 制(7949)
- 环境(7788)
- 易(7769)
- 机构
- 学院(144513)
- 大学(140557)
- 济(57063)
- 经济(55687)
- 研究(54882)
- 管理(48730)
- 中国(42262)
- 理学(40078)
- 理学院(39517)
- 管理学(38735)
- 管理学院(38448)
- 科学(32600)
- 京(31711)
- 所(27689)
- 财(26768)
- 中心(24722)
- 研究所(24692)
- 江(24355)
- 农(23515)
- 范(23399)
- 师范(23155)
- 北京(21078)
- 院(20372)
- 州(20347)
- 财经(19898)
- 业大(18819)
- 师范大学(18471)
- 技术(18390)
- 经(17893)
- 省(17785)
- 基金
- 项目(89661)
- 研究(71605)
- 科学(69436)
- 基金(60204)
- 家(51731)
- 国家(51158)
- 社会(43932)
- 科学基金(43048)
- 社会科(41418)
- 社会科学(41412)
- 省(37462)
- 教育(33457)
- 编号(30638)
- 划(30560)
- 基金项目(30546)
- 发(26181)
- 成果(26077)
- 自然(24422)
- 自然科(23780)
- 自然科学(23776)
- 资助(23756)
- 自然科学基金(23300)
- 课题(23170)
- 发展(21484)
- 展(21094)
- 重点(20952)
- 年(19967)
- 创(19221)
- 部(18549)
- 项目编号(18115)
共检索到244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纪达 浦天龙 王健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应急科普建设是提升社会公众应急责任意识、强化应急处置水平、筑牢社会公共安全的客观要求。本文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两个至上”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多个视角审视新时代应急科普的时代引路,围绕应急理念、风险挑战、公众需求、疫情常态化等内涵明晰应急科普的价值归路。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设计应急科普实践进路的指导框架,并从协同联动、平战结合、资源拓展、科技赋能、保障支撑五个方面提出应急科普实践的实践进路,以期为推动新时代应急科普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跃东 梁建胜
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职业教育展现出一系列的发展新特征,集中表现在由传统的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由封闭式育人转向开放式育人、由立足国内转向面向国际。新时代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和要求,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当前职业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应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调整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布局,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一带一路"扩大职业教育开放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一带一路” 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明 宋黎阳 郑念
加强应急科普的法律规制,其目的是规范以政府应急科普为主导的各类应急科普行为,发挥应急科普的舆情引导和应急救援科技支撑作用,提升全社会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整体效能。目前应急科普法律规制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关法规零散分布在应急管理单行法与部门规章内,无法形成制度合力,导致政府应急科普权责与机制不明确、社会化科普行为管束不严、公众无序参与和信息辨识困难等困境。对此,需要结合实践探索制定《应急科普条例》,明确政府应急科普的领导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并对社会组织以及公众个体的应急科普行为进行分类规范和引导。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珊珊 代以平
道德人格是人之为人的德性构造,关乎本己、涉他的伦理关系论域。从现象学视角观之,道德人格蕴含了时间和空间的纵—横关系指向。数智时代技术之于道德人格培育具有双重价值意蕴:在道德人格的空间层面,数字智能技术扩充“公共善”的论域范围和“个体善”道德自治的情感通道;在道德人格的时间层面,意识叠加增强个体内在时间意识的自主建构和道德人格行为的意义呈现。然而,在数智世界中主体道德人格发展也存在语境脱域、情境失真、价值失序、信息杂糅等隐忧。为此,提出数智时代学校道德人格教育的治理路径:一则明晰技术之于德育的工具价值,强化技术之于主体的伦理关怀;二则以数字智能技术拓宽道德人格教育空间,建设学校“智慧德育”新生态;三则构建数智化“教育—学习—管理”共同体,着力提升师生数智素养与能力。
关键词:
数智时代 道德人格 技术 德性 智慧德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奕迪 楚琳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导向与进路,本研究遵循“确立导向—强化关键—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奠定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基调、铸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生命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稳固优先发展地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守中国特色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之“新”九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双林
由于经济因素的驱动,我国水产养殖规模和集约化水平在快速扩大和提高,同时,土地、淡水和鱼粉等资源制约日趋明显,氮磷排放、碳足迹、生态足迹在迅速增大,因此,我国水产养殖业需要生态集约化发展。从多维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可以推知,内陆大水域未来仅适于发展不投饲的养殖种类或称净水渔业,近岸(10 m以浅、距岸2 km以内或有遮蔽的海域)可发展不投饵的贝、藻养殖和增殖,离岸(距岸2 km以外、水深10~50 m)应增殖、养殖并举,深远海养殖(50 m以深、高海况开放海域和12 n mile以外的专属经济区海域)大有可为,陆基池塘生态集约化改造和陆基循环水养殖的阳光工厂化改造任重道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孟凡丽 葛永钧
青年是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希望,青年对国家的认同与否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国家认同实践理路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发展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动力来源、联结纽带以及内化表征三个维度:个体参与与国家在场是青年国家认同的动力来源;权益保障与教育引导是青年国家认同的联结纽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青年国家认同的内化表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青年群体是实现党中心任务的中坚力量,抓好青年这一关键群体的国家认同,不仅对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党和国家乃至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继往开来与锐意进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国家认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野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提出,举国上下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维度。新时代加强思想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内生式可持续成长的重要举措,更为乡村产业向多维度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引领 乡村产业 多维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泽寰 詹杏芳
高职德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局限性、模糊性。德育概念的范畴变迁表明,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受不同时期上层建筑的主导意识、价值需求与社会导向等影响。高职德育面临价值定位被弱化、概念内涵被窄化、实施途径乏力等问题。新时代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是回归人本价值、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性、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质量观,在根本遵循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在理念思路上围绕涵养人文气质、培育科学精神、拓宽职业素质来重塑开放的"大德育观",在方法路径上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耿振诚
"普惠金融"概念最早由联合国提出,意指金融机构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构筑了发展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发展普惠金融可谓正当其时,应建立与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普惠金融体系,着力提升薄弱领域和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感。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业 信用环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传夫 陈一
从发展方式、发展模式、法治保障与治理能力等方面回顾了新时代图书馆发展实践,阐释了新时代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内在逻辑,凝练了新时代图书馆发展的理论贡献:图书馆发展应坚持发展价值的时代性、发展主体的人民性、发展本质的文化性、发展制度的基本性。新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彰显了图书馆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内涵,为“图书馆要转向何方”全球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图1。参考文献66。
关键词:
新时代 图书馆发展 中国实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强 范建刚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部署。基于系统论观点,城乡融合发展是城市和乡村两个包含不同功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演进的一种新发展形态,城乡经济融合、政治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融合和生态融合等五大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多维有机整体,来自城乡五个子系统的内部融合推力和外部环境压力共同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要通过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城乡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建立城乡文化互哺机制,健全城乡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健全城乡一体绿色治理机制,推进新时代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
系统论 城乡融合 维度 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峻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防控金融风险被放在了首要位置。金融机构的外部经营环境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当前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新常态。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的常态下,在"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下,如何在风险可接受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维 陈聪诚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发展阶段与数字时代叠加,使得重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势在必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超越。以教育生态学视角研究数字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适切性,能更关注群体性特征、动态性特征和自主性特征。基于此,将数字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其发展过程中主体因子和环境因子的交互影响并进行模型建构,提出生态化实践策略:强化“整体效应”,以数据交互驱动多元主体共促;推进“生态位”协同,以信息流转构建“专业成长银行”;消除“限制性因子”,以智能应用形成拟真实践场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新时代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偏离、精准帮扶错位、精准管理缺位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不完善等4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深度性贫困以及政策执行主体面临双重压力、公共品供给错位、市场失灵的政府缺位等国家治理不足等。为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关键阶段,需要重点聚焦深度性贫困问题,从完善精准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政策精准度;强化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积极性等方面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新时代 精准扶贫 实践困境 反贫困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