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7)
- 2023(12809)
- 2022(10427)
- 2021(9511)
- 2020(7563)
- 2019(16583)
- 2018(16224)
- 2017(29290)
- 2016(15693)
- 2015(17584)
- 2014(17733)
- 2013(17096)
- 2012(16110)
- 2011(14612)
- 2010(15174)
- 2009(14167)
- 2008(12974)
- 2007(11983)
- 2006(10879)
- 2005(10296)
- 学科
- 济(67594)
- 经济(67525)
- 业(40677)
- 管理(40357)
- 企(31454)
- 企业(31454)
- 中国(28951)
- 融(26621)
- 金融(26614)
- 地方(24786)
- 银(24765)
- 银行(24745)
- 行(24136)
- 农(21177)
- 业经(19022)
- 制(17576)
- 方法(17443)
- 财(15635)
- 农业(14623)
- 数学(14121)
- 数学方法(13962)
- 产业(13341)
- 地方经济(13026)
- 学(12752)
- 体(12249)
- 发(12165)
- 理论(12127)
- 技术(11354)
- 中国金融(11207)
- 贸(11054)
- 机构
- 学院(220846)
- 大学(213992)
- 济(90155)
- 经济(87913)
- 研究(81519)
- 管理(76071)
- 中国(67529)
- 理学(62984)
- 理学院(62193)
- 管理学(61075)
- 管理学院(60669)
- 科学(47836)
- 京(47194)
- 财(43357)
- 所(41268)
- 中心(38676)
- 农(37995)
- 研究所(36992)
- 江(36304)
- 财经(32607)
- 范(31201)
- 师范(30792)
- 北京(30658)
- 业大(30440)
- 州(30086)
- 院(29907)
- 农业(29277)
- 经(29251)
- 经济学(27474)
- 技术(26982)
- 基金
- 项目(139824)
- 科学(108635)
- 研究(108597)
- 基金(95374)
- 家(82175)
- 国家(81351)
- 科学基金(68753)
- 社会(67124)
- 社会科(63653)
- 社会科学(63644)
- 省(58836)
- 基金项目(49413)
- 教育(49225)
- 划(47849)
- 编号(45829)
- 自然(40261)
- 自然科(39283)
- 自然科学(39273)
- 自然科学基金(38525)
- 成果(38194)
- 资助(38192)
- 发(37827)
- 课题(34324)
- 重点(32364)
- 发展(30949)
- 展(30420)
- 创(30337)
- 部(28857)
- 年(28602)
- 创新(28308)
共检索到366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敏萍
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背景,体医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体医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公益性与市场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引导相结合、循序渐进开发的原则,目前广西体医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存在产业融合理念认识不足、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不成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对此结合广西实际,从实施主体选择、服务对象选择、服务内容设计、实施策略等方面具体设计了广西体医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勇 李玲孜
基于我国传统农业与健康产业的现实背景,本文探讨了二者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我国传统农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生态环境污染、生产规模化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标准不定、产业对接方式单一等困境。要实现二者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可以采用以下四条路径,分别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健康产业发展培育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大力发展功能农业,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产品原料支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为健康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业态模式。
关键词:
传统农业 健康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鸿敏 杨雪美 王晓翌 田岚 李莉颖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推进医养结合是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时代紧迫感。由于农村医养结合面临着管理条块分割,资源比较匮乏,缺少专业护理人员,医养分离问题突出等难题,需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性作用,开展多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农村 医养结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发展得到了更多支持。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自治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健康产业涵盖面广,农村生态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可极大地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经济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皮武良
随着我国农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消费者消费意识与消费方式的持续转变,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电商作为"绿色转型、美丽富民"的重要突破口,不仅可以打通农产品直销渠道,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还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持续推动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电商经济要想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要搭乘乡村振兴战略的顺风车,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推动我国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就业增收、农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电商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左彬 黄山鹰
体育与医疗卫生融合(以下简称体卫融合)发展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关键举措。文章在对体卫融合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体卫融合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优化健康资源配置方面展现出了实践价值,但也存在体制机制协同障碍、居民健康认知不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成果推广难以落地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了如下优化路径:加强统筹协调管理,全面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健康认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成果应用引导,健全应用推广平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先开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根基,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既是文化和旅游互动共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民众对文化旅游体验的需求转向对更高级的情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面对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和策略不够明晰、不确定性增强等问题,需要从多维度探究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力、融合发展策略选择与路径。基于对文化和旅游互动关系,以及文旅融合机制、模式、过程及路径的研究述评,分别从文旅融合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视角,围绕产业关联、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保障四个方面剖析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提出了放大综合效应、深挖文化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统筹协调等文旅融合发展策略,以及升级产品体系、优化业态组合、培养复合人才和完善管理体制等文旅融合路径,以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晓斌 叶超 岳文泽 马利邦 罗震东 杨忍 吕晓 王成 李传武 张国俊 范业婷
城乡融合发展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现实需求。为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探寻城乡协同治理的路径,明晰城乡融合发展的策略,特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态势与路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路径、乡村聚落重构、乡村新业态发展、数字技术驱动乡村转型、不同区域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等前沿问题进行笔谈,以期推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关注:(1)全局统筹与区域联动导向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主要壁垒与创新路径。构建城乡有效衔接和互补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以县域为载体加快城乡联动发展,推动流动人口的弹性治理和城乡自然社会统筹治理。推动跨界治理,鼓励东西部地区帮扶协作,实现区域尺度的城乡协同发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强化县域及小城镇的联动作用,增强人才、技术、资本流入的吸引力,推动产业结构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东部发达地区要构建多点支撑、网络布局、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体系,拓展城乡要素流动的广度与精度,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和普惠发展。(2)国土空间“规划—利用—整治”驱动下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城乡共治和乡村重构。通过国土空间规划锚定城乡发展空间格局,由规划实施落实城乡空间布局优化,通过空间有机更新提升空间品质,驱动不同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重点关注乡村功能供给水平、资源利用方向和产业发展模式,挖掘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景观等复合功能,探索区域适配、特色凸显、高效增益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强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整治,推动资源要素整合和价值提升,加强城乡产业互动、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3)数字技术和智能化平台支撑下城乡治理精细化和乡村转型发展的认知提升与实践创新。建立城乡数据共享平台,破解城乡融合的“数字鸿沟”,实现城乡治理精细化。深度应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数字设备的覆盖面,利用数字技术整合城乡文化资源。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对接消费市场,打通多元化的农产品上行渠道,刺激城乡居民消费转型和消费能力提升。将数字技术植入乡村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推动农业生产智慧化、乡村产业发展数字化、乡村政务智能化和乡村社会治理数字网格化。以上观点可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晓蓓
新时代发展新优势的形成离不开城乡融合发展支持,近年来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大量涌现能够印证这一认知。基于此,文章简单介绍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意义,并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深入探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具体涉及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拓展宣传教育渠道等内容。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意义 困境 路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晗 尹智华 王学航
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常态化对全国各行各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及影响。高等院校大学生作为群居型集体,其传染疾病风险高,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下,全国高等院校在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线上教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大学生远距离满足学习需要。然而,常态化封闭式管理及线上教学让一些大学生感到心理压抑,且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各类亦真亦假的疫情相关信息中易受到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主渠道,是落实为谁培养人的最重要的抓手,是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疫情常态化期间高等院校有必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教学制度,多主体合作加强心理健康三级预防,时刻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正向引导,为国家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晗 尹智华 王学航
新冠疫情的暴发和常态化对全国各行各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及影响。高等院校大学生作为群居型集体,其传染疾病风险高,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下,全国高等院校在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线上教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大学生远距离满足学习需要。然而,常态化封闭式管理及线上教学让一些大学生感到心理压抑,且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各类亦真亦假的疫情相关信息中易受到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主渠道,是落实为谁培养人的最重要的抓手,是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疫情常态化期间高等院校有必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教学制度,多主体合作加强心理健康三级预防,时刻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正向引导,为国家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爱勤
全面追求健康保障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很有必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保障模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享有多层次健康保健制度的目标。我国采用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为主体,其他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模式较为适合。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考虑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老龄化健康保障特点、政府健康保障投入力度及政策倾向、商业保险的可供能力和保障程度。
关键词:
健康保障 基本医疗 商业保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健华 高雪峰 刘剑虹 张晓文 崔桂媛 胡颖 娄婧婧 陈晓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而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形势严峻,迫切需要通过体医融合实现体质健康的改善。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审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探讨体医融合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体医融合的视角提出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实现路径,为有效改善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体育与医疗融合 中小学生 体质健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梅 唐春淋
“全媒体时代与媒体融合”要求实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策略,以推动中国的媒体发展与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建设现代化强国融合了现代化的诸多因素,文化建设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力、凝聚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技术现代化为国家硬实力巩固根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新时代中国软实力增强亦极为重要,而数字媒体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极为为关键。
关键词:
媒体融合 文化建设 意识形态 文化强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玛草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如"鸟之双冀、车之双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新定位、战略新思想、发展新思路。城乡关系重塑以"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融合"的逻辑主线进入新时代。只有牢牢把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及"三农"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构问题、‘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民工‘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城乡‘共生互动’的融合发展问题"的理论依据;只有深刻理解中国城镇化道路独特机制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道路的模式选择,才能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实现"统筹融合式、共生可持续、包容一体化、高效高质量"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