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6)
- 2023(9140)
- 2022(7515)
- 2021(6904)
- 2020(5157)
- 2019(11780)
- 2018(11435)
- 2017(19177)
- 2016(11089)
- 2015(12588)
- 2014(12551)
- 2013(11717)
- 2012(11378)
- 2011(10428)
- 2010(11022)
- 2009(9591)
- 2008(9445)
- 2007(8635)
- 2006(7910)
- 2005(7635)
- 学科
- 济(44266)
- 经济(44218)
- 管理(26147)
- 业(23684)
- 中国(20022)
- 地方(17608)
- 企(16808)
- 企业(16808)
- 农(14818)
- 业经(12407)
- 教育(11550)
- 农业(10532)
- 发(10132)
- 地方经济(9735)
- 理论(9475)
- 银(9434)
- 银行(9425)
- 融(9350)
- 金融(9350)
- 行(9245)
- 方法(9242)
- 财(8526)
- 制(8506)
- 学(8295)
- 贸(7778)
- 贸易(7763)
- 教学(7736)
- 发展(7699)
- 展(7669)
- 环境(7511)
- 机构
- 大学(148512)
- 学院(147855)
- 研究(57306)
- 济(55592)
- 经济(54062)
- 管理(48193)
- 中国(43180)
- 理学(39122)
- 理学院(38517)
- 管理学(37706)
- 管理学院(37421)
- 京(33941)
- 科学(33381)
- 所(28603)
- 财(27289)
- 范(26581)
- 师范(26340)
- 江(26152)
- 中心(25839)
- 研究所(25364)
- 农(24299)
- 北京(22761)
- 州(21546)
- 院(21293)
- 教育(21185)
- 师范大学(20903)
- 财经(19872)
- 业大(19270)
- 技术(19241)
- 省(18362)
- 基金
- 项目(89798)
- 研究(74401)
- 科学(69443)
- 基金(58274)
- 家(49344)
- 国家(48776)
- 社会(44618)
- 社会科(42031)
- 社会科学(42023)
- 科学基金(40895)
- 省(38092)
- 教育(36992)
- 编号(32948)
- 划(31424)
- 成果(29423)
- 基金项目(29394)
- 发(25790)
- 课题(25784)
- 资助(22831)
- 年(22176)
- 自然(22057)
- 自然科(21476)
- 自然科学(21474)
- 重点(21297)
- 发展(21269)
- 自然科学基金(21028)
- 展(20859)
- 项目编号(19448)
- 创(19204)
- 规划(19166)
共检索到261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广
师范大学作为优秀师范教育人才的专业培养机构,在促进社会、教育与人的现代化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进入新时代,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不仅作为全民关注的关涉重大民生的热点问题,而且也作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师范大学更有质量、更具特色、更富内涵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与新定位的应有之义,也必然成为师范大学自身属性认知与发展定位必须面对与思考的现实问题。坚守本色,突出特色,传承红色,应成为新时代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理路。即在办学目标定位上,坚守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师范本色;在办学战略举措上,突出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特色;在办学文化品位上,弘扬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红色基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丘艳娟
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超越数量是我国政治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现实的人是高质量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数量转向质量的经济动力趋势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向度。数量性与政治经济学质量性的相互协调、数量性与政治经济学价值性的相互调适、数量性与政治经济学逻辑性的相互自洽,能够进一步明确超越数量与高质量的政治经济学的内在耦合机理。以质量理论为导向作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以微观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指导新时代微观经济质量的提高,以微观经济数量分析拓宽新时代经济研究领域,对推动新时代我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士会 张钰与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重逻辑”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命题,对助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发展新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是优化类型定位,明确职业教育独立形态的本位逻辑;二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目标逻辑;三是完善体系布局,满足人民多元化职业教育需求的结构逻辑;四是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功能逻辑;五是改革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治理逻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震宇 侯冠宇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厘清了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其现实路径,分析了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效率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市场信息智能化与创造数据战略价值、经济模式的数字化革新等方面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与发展模式限制、产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发展与人才结构失衡等困境。鉴于此,应在宏观层面科学规划,加强政策导向与经济体制创新;中观层面优化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与市场机制优化;微观层面加强调控,实现企业组织变革与经营能力提升,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洲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教育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面向新时代新格局,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内在需求,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大有作为,理应更加强化使命担当,以积极作为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师范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平 邓文新 许玲
全国独立设置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以培养职教师资为基本办学定位的普通本科院校,在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中具有核心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为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职教师资,在服务职教和引领职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发现当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存在整体办学实力不强、办学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是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提出以部省合建一流技术师范大学为抓手,加快推进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部省合建技术师范大学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徐政 郑霖豪 程梦瑶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又一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延续与创新。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其关键特征为:以新发展理念为思想指引、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和以产业培育为主要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实现发展目标、增强发展动力、改善发展结构、拓展发展内容以及优化发展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构想:逐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短板,利用数字融合改善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红利”以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张蕴启 范豫鲁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是面向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是面向未来的理论生成,是面向世界的实践要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规模大与认可度低、就业率高与就业质量低、资源领域广与资源转化率低三大矛盾,制约着其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实践进路上,高等职业教育要从制度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入手,优化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涵、融合多方资源,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符号的文化因子、技术养分和技能要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玉帆 杨蕾
职教集团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及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背景下产生的战略部署。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手段、发展引擎和发展格局等方面。从政治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诠释了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从党的领导、类型特色、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和品牌特色六个方面提出构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指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建设美好世界、破解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之困、探寻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等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这一倡议的提出有助于破解全球发展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生态问题凸显等问题。这一倡议的提出也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其遵循马克思主义真正交往观、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逆不平等观等理论逻辑。同时,针对如何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数字丝路、绿色丝路和健康丝路等国际合作实践方案,并以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绿色发展和中国担当引领数字丝路、绿色丝路和健康丝路,从而促使"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文浩 张志强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支撑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有四方面: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间具有“倒U型”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影响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支持,促进生态文明质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遵循。运用SWOT研究方法,对黄河流域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从生态保护与空间发展格局、创新驱动与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功能差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挖掘新时代黄河文化价值与创新等方面,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原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等三方面逻辑基础,提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遵行厘清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注重教师教育逻辑基础上的原创理论培育等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创新可以从理念、格局与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要坚持践行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化的强师理念;其二,要培育国家需求与区域特色相融合的理论格局体系;其三,要建构制度体系融合技术佚代及工具撬动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 发展逻辑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建伟 曾志庆 李国栋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阐释高质量发展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国经济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维度的分析框架,阐释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维内涵及其逻辑机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鹏 张润强 张鹏飞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实现广西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广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主要围绕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及扩展逻辑,从广西工业的总量规模、发展速度、工业贡献率、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工业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系统检视了广西工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广西工业发展存在产业空间布局不优、新旧动能转化不畅、工业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广西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龙头示范企业,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增强创新研发能力,提高工业产品质效。
关键词:
工业高质量 智能制造 动能转化 广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海红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大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基于此战略背景,国家审计发展过程中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围绕新发展格局背景,对我国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政策逻辑进行了分析,并由此阐述新发展格局下的国家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在宏观层面,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在中观层面,加强资源配置、贯通协同机制;在微观层面,加强科技支撑、人才强省战略建设。文章对于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和实现国家审计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国家审计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