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1)
2023(16281)
2022(14105)
2021(13279)
2020(11005)
2019(25445)
2018(25522)
2017(48253)
2016(26212)
2015(29698)
2014(29804)
2013(29581)
2012(27412)
2011(25016)
2010(25448)
2009(23766)
2008(23341)
2007(20967)
2006(18880)
2005(17425)
作者
(77500)
(63576)
(63559)
(59997)
(40624)
(30468)
(28904)
(24796)
(24286)
(23090)
(21711)
(21569)
(20297)
(20216)
(19634)
(19535)
(18835)
(18792)
(18308)
(18278)
(16132)
(15747)
(15356)
(14573)
(14338)
(14334)
(14315)
(14229)
(12972)
(12504)
学科
(109749)
经济(109627)
管理(75079)
(71550)
(57820)
企业(57820)
方法(44317)
数学(37837)
数学方法(37389)
中国(34305)
(30879)
(26830)
地方(26325)
业经(25067)
(23633)
(22068)
(21575)
贸易(21557)
(21468)
银行(21428)
(20836)
(20609)
农业(20184)
(19932)
金融(19930)
理论(17882)
(17370)
环境(16808)
技术(16621)
(16205)
机构
大学(379038)
学院(378141)
(152297)
经济(148692)
管理(146278)
研究(130204)
理学(123920)
理学院(122540)
管理学(120509)
管理学院(119829)
中国(102318)
(82661)
科学(78208)
(73780)
(66367)
中心(59384)
(59300)
研究所(59258)
(57739)
财经(57392)
北京(53717)
业大(52817)
(51854)
(51802)
师范(51372)
(47698)
(46879)
农业(45725)
经济学(44917)
财经大学(42415)
基金
项目(241620)
科学(188790)
研究(181781)
基金(172138)
(148372)
国家(147041)
科学基金(125452)
社会(112403)
社会科(106320)
社会科学(106292)
(94491)
基金项目(90770)
教育(83761)
自然(79777)
(79450)
自然科(77866)
自然科学(77848)
编号(76673)
自然科学基金(76433)
资助(71637)
成果(64085)
(54657)
重点(53852)
课题(53236)
(53212)
(49866)
项目编号(47220)
创新(46448)
教育部(45777)
科研(45505)
期刊
(180656)
经济(180656)
研究(121354)
中国(78376)
管理(56188)
学报(55363)
(55153)
(55011)
科学(51848)
教育(48186)
(43081)
金融(43081)
大学(42044)
学学(39034)
农业(37815)
技术(32876)
业经(31000)
财经(28328)
经济研究(28254)
(24154)
问题(23911)
图书(22043)
理论(20520)
(19581)
(18741)
实践(18637)
(18637)
技术经济(18304)
商业(18056)
现代(17628)
共检索到590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金兵兵  
在我国评级市场对外正式开放背景下,从评级行业格局、行业发展模式、评级机构发展空间、人才流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对评级市场开放后可能会对我国评级行业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评级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利益冲突管理、加强交流与合作等,积极应对评级行业开放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推动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评级是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的有力保证。借鉴国际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经验,探索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业,提升我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化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信用评级外部效应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欧盟等地方信用评级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信用评级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浩  姜维权  
2019年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亦公告接受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标志着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已经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面对新阶段,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信用评级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客观评判对外开放对国内信用评级
关键词: 信用评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邢毓静  
开放经济条件下远期外汇市场发展问题研究邢毓静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从外汇市场运行的通常情形看,远期外汇交易是有效的外汇市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远期交易为进出口商和资本流动提供了重要的套期保值工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远期交易对于其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以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景学成   李德   王建华  
[期刊] 征信  [作者] 戈志武  
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发展势头良好,信用服务需求日益旺盛,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信用环境有待改善、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化和公信力不足、金融机构应用评级结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完善法规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扶持评级机构发展、丰富评级监管手段、加强违约率系统考核、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培育和规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郝雨时  周格旭  
2020年末,AAA评级的华晨集团和永煤集团相继出现违约,导致债券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大量债券被迫取消发行,引发市场对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广泛质疑。为了稳定信用债市场运营,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接连出台了多项制度文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是信用评级结果有效性不足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分析研究信用评级市场现状及半年来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对评级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颜凌  朱合洪  屈筱茜  
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主要分为银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外部信用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公信力有待建立,相关立法必须明确。为推动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发展,应从制度上引导内外部评级相结合,建立健全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制度规范,加强对信用评级人员的培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邢毓静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从外汇市场运行的通常情形看,远期外汇交易是有效的外汇市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远期交易为进出口商和资本流动提供了重要的套期保值工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远期交易对于其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短期融资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在特定的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琦  李孟刚  
我国信用评级产业存在着市场结构单一、标准体系欠缺、市场开放过度、有效需求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监管尚未成熟等问题,迫切需要明确产业属性、规范评级市场、提高评级机构综合实力、推进信用评级产业国际化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业的有序竞争,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的金融监管,改进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框架,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米文通  
信用评级机构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非常重要。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没有话语权,而且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为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大力发展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一是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壮大;二是拓展国外市场,通过参股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等方式参与世界信用评级,影响全球金融资源分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良波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是导致次贷危机中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受到广泛的批评。总结国际评级机构运行及其监管的教训,对于规范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航  罗蔚  
推动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对其内部环境、外部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和质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优化内部环境,应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技术,规范行业竞争,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应推动债券市场良性发展,加快评级行业国际化进程;优化监管环境,应做好评级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认证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质量控制,应引入考核评价制度和淘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