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7)
2023(8508)
2022(7434)
2021(7040)
2020(5790)
2019(13589)
2018(13513)
2017(24067)
2016(14092)
2015(16407)
2014(17010)
2013(16261)
2012(15191)
2011(13841)
2010(14257)
2009(12763)
2008(12990)
2007(12233)
2006(10387)
2005(9294)
作者
(41222)
(34733)
(34385)
(33245)
(21928)
(16732)
(15906)
(13541)
(13016)
(12639)
(11716)
(11636)
(11325)
(11081)
(10968)
(10865)
(10842)
(10166)
(10145)
(9983)
(8799)
(8797)
(8618)
(8202)
(7914)
(7839)
(7794)
(7775)
(7181)
(7125)
学科
(51976)
经济(51929)
管理(35394)
(33329)
(25994)
企业(25994)
方法(24241)
数学(21099)
数学方法(20865)
(17083)
中国(15652)
(13719)
(12208)
理论(11941)
业经(11556)
地方(11244)
农业(11189)
教育(10900)
(10405)
贸易(10400)
(10345)
(10073)
教学(9474)
(8709)
(8436)
财务(8414)
财务管理(8377)
(8293)
银行(8258)
企业财务(7827)
机构
学院(201989)
大学(196018)
(73369)
经济(71381)
管理(68628)
研究(66100)
理学(57870)
理学院(57156)
管理学(55927)
管理学院(55558)
中国(48783)
科学(42640)
(42086)
(37810)
(35262)
(35014)
(33800)
业大(31712)
研究所(31576)
中心(30944)
农业(29957)
(28830)
师范(28503)
技术(28421)
财经(27438)
(27114)
北京(26649)
(24585)
(23845)
职业(23525)
基金
项目(126081)
研究(96977)
科学(95433)
基金(83547)
(72250)
国家(71496)
科学基金(59071)
社会(55216)
(53968)
社会科(51911)
社会科学(51890)
教育(48816)
(44440)
编号(44186)
基金项目(44063)
自然(36859)
成果(36698)
自然科(35908)
自然科学(35893)
自然科学基金(35192)
资助(34736)
课题(32369)
重点(29470)
(28390)
(27289)
(27262)
(26603)
项目编号(25614)
(25401)
创新(24612)
期刊
(85640)
经济(85640)
研究(57708)
中国(46230)
教育(37779)
(34646)
学报(33662)
(29412)
科学(27830)
大学(24790)
农业(23209)
管理(23176)
学学(22880)
技术(22250)
(16362)
金融(16362)
业经(15570)
职业(14006)
财经(13408)
经济研究(13110)
(12538)
(11605)
图书(11507)
问题(11422)
(10859)
(10024)
论坛(10024)
技术经济(9785)
商业(9541)
(9239)
共检索到304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需要工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东照  邓宏宝  
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学术界现有研究更多是基于教育学的视角,突出了政府和职业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关键性作用。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出发,工匠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前我国工匠精神培育存在“多重场域”,且在培育场域与惯习涵养间存在“互动困境”。应通过积极建构现代工匠的文化认同、有效促进学习场域的融合衔接、切实涵养行动主体的工匠惯习、大力增强工匠实践的资本转化等方式,不断契合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客观结构,将现代工匠由被社会生产异化的“工具人”还原为学会自我反思的“实践人”,以促进社会主体工匠惯习的养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志国  金萍女  鲍婷婷  吴志军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通形成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育人合力,对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立足于新时代工匠培育视角,在厘清内涵意蕴的基础上,剖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双驱”的客观诉求与现实困境,并进一步刻画二者深度融合的应然图景,理性呈现其逻辑理路以及达成双向奔赴的内在契合点。为了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双驱”的理想状态,从一体化育人范式、立体式顶层设计、教师成长新生态、高质量评价新机制等层面全方位打造新时代工匠培育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友力  
培养"工匠精神"和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是新时期对职业院校的新要求,需要将两者有机融合,找寻其价值实践路径。培养"工匠精神"要走出误区,"工匠精神"与"立德树人"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路径,要树立一种理念,"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注重两个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的统一;构建三全模式,形成立德树人合力;设计四大模块,构建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五大机制,营造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良好氛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迫切需要,作为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吃苦耐劳、具有奋斗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通过价值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培育和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晓光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新内涵。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针对办学理念、教师素质、校企合作、学生素养等困境,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生德育、强化专业实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高职院校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新时代工匠人才的重要职责。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要以树匠心、立匠德、砺匠技、成匠才为目标,为此,文章提出要共建政校企协同机制,协同培育工匠精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贯通培育工匠精神;建设职业化校园文化,涵养培育工匠精神;深化三大类课程改革,渗透培育工匠精神,以期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文静  马秀峰  
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既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促进应用型大学内涵式发展、实现应用型大学学生自身价值的应然路径,更是助力企业生存和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应用型大学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课程内容缺位、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活动匮乏、文化氛围低迷等问题。为此,应当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课程育人、教师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匠心、匠品、匠技和匠魂,激励其成为勇于创新、坚毅进取的新时代工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工匠身份、工匠文化及"工匠精神"的认识偏差,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文章从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宝晶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履行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需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思政课融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教育,开展工匠精神情感体验式专题教学,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培育能力来加强工匠精神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娟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以及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构建,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包括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与人文素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专业精神培育缺乏理性支撑、职业态度培育过度依赖技术理性、人文素养培育缺乏理性约束等问题,导致工匠精神培育陷入困境。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依托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借助思政课平台来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文龙  
在智能化时代,通过弘扬与培育工匠精神,可以带来职业教育目标、观念及方式的全方位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具有"守""求""创""合"四个方面的内涵意蕴,需要转变职业功利主义教育观,改变习得性学习方式,拓宽普职融合渠道以及构建社会外部支持体系等来推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桉  刘琳  
叶桉、刘琳在《职教论坛》2015年34期撰文,肯定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呼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和模式机制入手,着力阐发红色文化的精神动力、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在培育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开拓了新思路,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