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8)
2023(10849)
2022(9589)
2021(9045)
2020(7534)
2019(17701)
2018(17854)
2017(33237)
2016(18042)
2015(20337)
2014(20241)
2013(19990)
2012(18213)
2011(16001)
2010(16433)
2009(14744)
2008(13940)
2007(11786)
2006(10237)
2005(8926)
作者
(50696)
(41522)
(41078)
(39320)
(26714)
(19843)
(18867)
(16364)
(15786)
(14924)
(14464)
(13900)
(13060)
(12932)
(12761)
(12581)
(12536)
(12356)
(11749)
(11730)
(10297)
(10127)
(10040)
(9455)
(9265)
(9242)
(9193)
(9187)
(8318)
(8232)
学科
(67114)
经济(67041)
管理(52144)
(47772)
(40866)
企业(40866)
方法(32454)
数学(27322)
数学方法(27024)
中国(18522)
(17891)
(16891)
业经(15409)
(15170)
地方(14865)
(14174)
(12366)
银行(12334)
审计(12193)
理论(12152)
(12051)
贸易(12039)
(11757)
金融(11756)
(11740)
(11677)
(11633)
财务(11572)
(11531)
财务管理(11503)
机构
大学(246589)
学院(244516)
管理(101415)
(91414)
经济(89186)
理学(88175)
理学院(87241)
管理学(85812)
管理学院(85380)
研究(77611)
中国(59611)
(53331)
科学(48846)
(43840)
(38277)
中心(36189)
业大(35927)
(35527)
财经(35267)
(34986)
研究所(34508)
北京(33269)
(32887)
师范(32617)
(32124)
(28991)
(28763)
农业(27750)
财经大学(26533)
师范大学(26403)
基金
项目(172174)
科学(134908)
研究(127987)
基金(124105)
(107235)
国家(106334)
科学基金(91827)
社会(78976)
社会科(74778)
社会科学(74755)
(67389)
基金项目(66946)
自然(60119)
自然科(58654)
自然科学(58644)
教育(58583)
自然科学基金(57551)
(56523)
编号(53272)
资助(50675)
成果(43309)
重点(38006)
(37820)
课题(36226)
(35873)
(35733)
项目编号(33693)
创新(33377)
科研(32976)
教育部(32581)
期刊
(97607)
经济(97607)
研究(72800)
中国(49886)
学报(37534)
管理(35821)
科学(34366)
(33443)
(31433)
教育(29080)
大学(28470)
学学(26538)
农业(22495)
(21360)
金融(21360)
技术(20717)
财经(16188)
业经(16043)
经济研究(15561)
图书(14805)
理论(13576)
(13545)
实践(12790)
(12790)
科技(12491)
问题(12343)
(11198)
技术经济(11197)
会计(11138)
现代(10960)
共检索到355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董如合   董迎芳  
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已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探讨了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协同规范权力运行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干部监督、司法监督和财会监督协同配合规范权力运行的方法途径,为进一步发挥审计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独特作用提供了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鹏皓  张念明  
协调配合机制是党和国家各监督主体处理跨界监督问题、发挥各自职能、实现共同目标所采用的有效手段与实践途径。审计机关作为专门的国家监督机关,与其他监督机关一起通过合理分工、有效合作,使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运行良好、规范、有序。对于审计机关与其他监督机关协调配合的内涵与制度逻辑,通过分析、梳理相关模式与法律依据以及总结重点领域取得的成效,发现实践中存在着条块关系束缚、重复与越权监督、结果公开不到位、标准不统一、方法手段及制度设计不科学等问题,建议通过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恪守"权力边界"、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监督法制化与科学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审计机关与其他监督机关的协调配合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戚润泽  郝玉贵  胡珂维  
我国新发展阶段对审计全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数字化协同系统,对于高质量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至关重要。本文在审计委员会治理模式下,以云计算SaaS、PaaS、IaaS服务模式为基础,按照“技术基础—系统平台构建—运行优化”的逻辑分析,研究设计了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数字化协同框架和协同功能模块,旨在加强各类监督主体的协作融合,致力于对公权力的高效约束和监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诗旭  
目前,企业协同机制在理念、信息化水平和监督结果整改方面存在挑战。基于此,文章着重探讨了企业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协同运行的现状以及相关优化措施,即通过制定协同目标与策略、促进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强化领导层支持与文化建设、建立监督结果整改与追责机制等四个关键步骤,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的协同优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金卓  
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协同反腐贯穿于党领导下的百年审计工作历史,是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独特作用的重要实践方式,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协同反腐既是提高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效能的要求,也是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要将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成果有效转化为腐败治理成效,必须健全协同反腐机制,创新方式方法,破解工作短板,提高协同效能。未来的协同反腐应当聚焦查办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等重点领域,审计机关要提升协同反腐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提高腐败相关问题线索的精准性,持续推进反腐工作的系统集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媛媛  王静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审计是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的"免疫系统"审计是国家政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审计工作,对各级干部正确地行使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振华  左锦平  
央行稽核监督与其他职能部门监督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河北衡水分行赵振华,左锦平对金融机构依法监督和管理,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稽核监督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监管的重要手段,是控制和调节金融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正确处理稽核监督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丽  娄芳  
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是落实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各种监督如何相互协调、有效贯通是推动国家监督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点。文章从分析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为切入点,以事业单位为例梳理内部监督关系,提出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相互融合并形成监督合力的作用,探讨两者之间如何构建协同运行机制,分享本部门在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工作中的新举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耘通  
在国家监察体制向纵深改革时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重要力量的国家审计,应当与监察协同推动腐败治理,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审计与监察从部门设置、监督关系和工作流程等领域,均具备开展协同监督的前提条件。结合深圳市坪山新区开展协同监督实际情况,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仍存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障碍。基于此,亟需在细化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制度、探索审计与监察的组织机构协调、加深审计与监察的双向结果利用和注重审计与监察的人员素养提升等层面予以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璐  
2009年美国通过《经济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制定资金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针对巨额的财政资金投入,法案特别提出两大监管要求,即透明和问责。美国的政府责任总署、总监察长办公室、注册会计师共同构成了问责团体,形成协同监督财政资金使用是否合法、经济、高效的立体审计监督网络。本文拟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财政资金审计监督的建议,以期实现我国构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效率政府的改革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经华  
2023年,国家发布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高校财会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高校内部强化财会监督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新时期高校财会监督的职能定位,即在财会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宏观背景下,结合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财会监督应重新构建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财会监督工作和财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总结归纳并提出高校强化财会监督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晓宁   胡馨月  
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构建两者之间的贯通协同机制对于切实推进“经济体检”助力“政治体检”的大监督格局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厘清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在工作目标、反腐治乱、治理效能、监督格局、公众信任等方面需要协同监督的现实需求,然后分析制约两种监督体系高效贯通协同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开辟统筹协调路径、线索反馈路径、成果运用路径、人才培养路径、技术应用路径五条通道举措,为新时代背景下形成审计与纪检监察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的监督合力提供新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靓  林祥  
目前我国科技项目实施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监督和评估。本文认为,首先,应该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科技项目监督和评估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实现监理机制法制化;其次,从优化政府科技行政监督方式、引入项目第三方监理方式和科技项目承担单位配合几方面,构建起由政府、独立第三方监理公司、群众和项目承担单位多方协同监督的科技项目监理体系,逐步实现监理主体多元化。其中,在优化政府科技监督方式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加强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建立项目评估机制,强化项目管理的监督;设立"科技特邀监督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熙原   王雨佳   胡剑桥   王杨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审计和纪检监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的重要力量,从根本目标、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手段上具备开展协同监督、推进腐败治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文章基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背景,通过分析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的可行性、结合当前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的主要方式,提出了在事前、事中、事后深化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的路径,对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领域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