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0)
2023(3847)
2022(3201)
2021(3121)
2020(2439)
2019(5565)
2018(5564)
2017(8685)
2016(5060)
2015(5878)
2014(5837)
2013(5287)
2012(4869)
2011(4242)
2010(5007)
2009(4428)
2008(4231)
2007(3801)
2006(3583)
2005(3571)
作者
(13767)
(11146)
(11060)
(10950)
(7376)
(5338)
(5203)
(4488)
(4182)
(4165)
(3926)
(3883)
(3729)
(3668)
(3527)
(3473)
(3360)
(3307)
(3286)
(3260)
(3165)
(2868)
(2780)
(2652)
(2624)
(2594)
(2573)
(2542)
(2411)
(2252)
学科
审计(12107)
(11827)
经济(11819)
(10654)
银行(10634)
(9827)
(8817)
管理(7981)
(7167)
业务(7162)
(7007)
(6798)
制度(6796)
教育(6704)
理论(6420)
(6097)
企业(6097)
银行制(5982)
中国(5940)
各类(5868)
教学(5488)
(5249)
金融(5249)
方法(4720)
学法(3799)
教学法(3799)
学理(3410)
学理论(3410)
(3310)
研究(3104)
机构
大学(62586)
学院(62067)
中国(21251)
研究(20358)
(19365)
经济(18664)
管理(18092)
(14975)
理学(14113)
理学院(13911)
(13725)
管理学(13625)
管理学院(13493)
银行(13256)
(12796)
(12505)
(12122)
科学(12106)
(11606)
(10726)
中心(10560)
(9825)
(9793)
财经(9775)
师范(9684)
技术(9238)
农业(9224)
研究所(9160)
北京(9099)
(8842)
基金
项目(34988)
研究(28747)
科学(25176)
基金(21420)
(18296)
国家(18094)
教育(16323)
社会(15364)
(15319)
科学基金(14430)
社会科(14276)
社会科学(14268)
编号(13565)
成果(12663)
(12309)
基金项目(10730)
课题(10718)
(9649)
资助(9233)
重点(8772)
项目编号(8654)
自然(8355)
(8300)
自然科(8081)
自然科学(8079)
自然科学基金(7919)
(7658)
(7638)
大学(7623)
规划(7299)
期刊
研究(24504)
中国(23896)
(23082)
经济(23082)
教育(18013)
(17288)
金融(17288)
(11978)
学报(10900)
(10135)
审计(9210)
大学(8042)
科学(7538)
学学(7156)
技术(6254)
管理(6236)
职业(5835)
农业(5641)
财经(5305)
会计(4853)
图书(4703)
(4505)
财会(4296)
经济研究(4104)
(4077)
论坛(4077)
技术教育(3739)
职业技术(3739)
职业技术教育(3739)
书馆(3484)
共检索到116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仲怀公   刘舒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坚定坚持审计在党的自我革命和国家的经济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心。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巩固,独特监督作用更加彰显。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文章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学思用贯通与知信行统一”应用于新时代审计人才培养;通过学习我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学习审计实务工作场景,认识审计事业规律,塑造审计精神信仰,践行审计职业精神;增强审计人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审计人才,不断充实审计人才后备力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霍影  
当前阶段,高等学校在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问题上面临着系统定位薄弱和功能缺失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卓越会计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知识网络、职业技能、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论证以上四方面因素对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关系。并最终提出"德、知、行、思"四维度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强调加强对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全维度考量,探索实践培养模式,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提供相关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依健  
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旨在通过传授规范化、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具有高水平艺术专业素养的音乐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求。高等院校要及时创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音乐学人才。由杨曦帆主编的《创新时代的音乐人才培养》一书深入阐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学科建设要求,探讨民族传统音乐、西方后现代音乐在音乐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促进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新革  刘国生  彭铁英  
"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成功实践。通过系列专题研讨强化"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理念、设立"三合一"教师工作室探索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新体制、创建"四有工"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初步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卫红  
服务外包产业近些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高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其国际竞争力。文章基于当前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造成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短缺的原因,提出建立高校育人与企业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宁娟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的新论断,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特别强调培养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群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法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培养导向。利用好校内和校外多种资源,打造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国经邦,人才为先。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战略部署,提出要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华  马梅花  赵鹏燕  
高校是各类民族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供给侧,但随着新时代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的变化,民族语文专业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开设民族语文专业的16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共获得在校生问卷4021份,毕业生问卷1013份,从学习过程与结果维度对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在校生与毕业生对民族语文专业的认同度较高,学生的就业路径与方向比较单一、生源质量不高明显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状况。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成果随着年级增长出现明显增值,但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状况,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层面需要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学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评价不高,高校民族语文专业需要顺应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整而进行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绪军  温贻芳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是立德树人一以贯之,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人才培养应该在变革指向、变革策略、变革导向等方面充分理解其变革意蕴,人才培养变革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变革策略重点从体系贯通、专业升级、培养方案优化、资源共建共享、师资提质、制度保障探索其实施路径;变革导向聚焦从科学性、协同性、贡献度评价其培养成效。同时,高职院校要快速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列卫  任红民  吴建设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人生志在创业""生活即教育""创造的教育"等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学生发展新需求,人才培养新体系,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导了方向。高职的生利教育、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三大功能、学生特点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应然的逻辑关系,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的行知思想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证了人才培养成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旦  陈颖芳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高职教育因此备受关注和重视。同时,在社会高速发展与信息大爆炸的双重作用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重视度的提升以及受到的广泛关注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成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农林高校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担当。在"大思政"视域中,"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各部门协同合力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农林高校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协同育人、区校联合等方面下功夫,构建与农业大学使命相统一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育人合力,给予学生全程、全方位引导,将学生培养成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生  
本文分析了审计的现实环境和未来环境 ,就审计环境对审计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包括综合素质培养、精神境界培养、基本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培养。提出了“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的审计人才除了具备检查帐证表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之外 ,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具备学习能力及适应未来审计需要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伟俊  
新时代,物业管理行业实现了从传统服务业向集约型服务业的深刻转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但目前物业管理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适应行业转型发展的需求。文章在系统分析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制约因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着力提升行业社会地位,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源源不断地输送行业所需人才;加大在职人员培训力度,优化行业人才队伍结构;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机制,有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等新时代物业管理行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