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2)
- 2023(16097)
- 2022(13854)
- 2021(12842)
- 2020(10609)
- 2019(24162)
- 2018(24368)
- 2017(45291)
- 2016(24799)
- 2015(27926)
- 2014(28306)
- 2013(27801)
- 2012(26002)
- 2011(23810)
- 2010(24040)
- 2009(22106)
- 2008(21315)
- 2007(18890)
- 2006(16970)
- 2005(15441)
- 学科
- 济(115546)
- 经济(115429)
- 管理(68677)
- 业(62829)
- 企(50886)
- 企业(50886)
- 方法(42192)
- 数学(35855)
- 数学方法(35477)
- 中国(31931)
- 地方(29664)
- 农(28069)
- 学(25348)
- 业经(24949)
- 财(22705)
- 制(19931)
- 农业(18974)
- 理论(18094)
- 贸(17839)
- 贸易(17826)
- 银(17706)
- 银行(17659)
- 融(17570)
- 金融(17562)
- 地方经济(17156)
- 易(17138)
- 行(17086)
- 和(17053)
- 环境(16928)
- 技术(15697)
- 机构
- 大学(356473)
- 学院(355395)
- 济(145335)
- 经济(142056)
- 管理(135672)
- 研究(128312)
- 理学(115650)
- 理学院(114266)
- 管理学(112319)
- 管理学院(111682)
- 中国(95813)
- 科学(79001)
- 京(78107)
- 所(65811)
- 财(65718)
- 研究所(59605)
- 农(58871)
- 中心(56621)
- 江(54035)
- 业大(52200)
- 财经(51415)
- 北京(50283)
- 范(49348)
- 师范(48835)
- 院(46668)
- 经(46536)
- 农业(45776)
- 州(43828)
- 经济学(43224)
- 师范大学(39390)
- 基金
- 项目(235702)
- 科学(183852)
- 研究(174277)
- 基金(167746)
- 家(146205)
- 国家(144933)
- 科学基金(123144)
- 社会(108201)
- 社会科(102338)
- 社会科学(102311)
- 省(93161)
- 基金项目(88621)
- 教育(79926)
- 自然(78787)
- 划(78173)
- 自然科(76889)
- 自然科学(76874)
- 自然科学基金(75457)
- 编号(71845)
- 资助(69172)
- 成果(59547)
- 发(54132)
- 重点(53056)
- 部(51083)
- 课题(50904)
- 创(48454)
- 创新(45193)
- 科研(44298)
- 项目编号(43924)
- 国家社会(43755)
- 期刊
- 济(173219)
- 经济(173219)
- 研究(111961)
- 中国(76555)
- 学报(56602)
- 农(54434)
- 管理(52914)
- 科学(52067)
- 财(48207)
- 教育(45473)
- 大学(42477)
- 学学(39738)
- 农业(37624)
- 融(33137)
- 金融(33137)
- 技术(33022)
- 经济研究(27892)
- 业经(27831)
- 财经(25356)
- 问题(21912)
- 经(21774)
- 图书(20027)
- 业(19117)
- 技术经济(18159)
- 科技(17200)
- 理论(17141)
- 现代(16279)
- 商业(16102)
- 贸(15774)
- 版(15670)
共检索到55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健 龚晓莺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建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助推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现阶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错位发展不均衡发展日益凸显,出现虚拟经济过分发展。实体经济日趋萎缩等现象,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极易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助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但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也面临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不过只要路径精准措施得当必能有效破解这些问题。通过分析和调研拟采取如下路径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借助互联网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爱俭 兰莉 林楠 何燕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表明当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视角切入来分析汇率决定问题,延续M-F-D传统,进而可以构建"虚实二分法"下的汇率分析模型。在以名义汇率和货币增长率分别作为横纵坐标轴的二维图示中,该研究模式对于汇率及相关宏观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效力,并且能够分析中央银行政策调控的货币准则选择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薇瑾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种非常紧密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两者独立存在又协调发展能够在新时期下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创新性的突破,也只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促进、一同进步,才能够使得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不应该是互相支配和隶属于谁的关系,而应该是紧密相连、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关系。本文主要针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发展现状以及协调发展的策略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国祥 张静昕
本文使用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中国31个省市在2000-2019年间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首次考虑结合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各个省市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在逐年提升,较多省市依然处于不同程度的非协调发展状态,目前四大区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均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2)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表现为显著高-高集聚特征的省市都位于东部地区,而表现为显著低-低集聚特征的省市都位于西部地区。(3)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总体相对差异有60%以上是区域间相对差异造成的,西部地区的区域内相对差异最大,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相对差异最大。(4)全国及四大区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都在扩大,较为落后的省市难以在短期内赶超领先的省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可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云 施和平
作为经济运行的反映模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各有不同特征却又相互关联。资本化定价系统是虚拟经济基础,成本价格系统是实体经济基础,两者的运行特征独特,且彼此互相作用。深入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内涵和规律,可发现作为虚拟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更有利于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而不同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同的作用表现。基于总量与结构视角下,本文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有助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总量 结构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王元月
以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虚拟经济适度发展对微观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而虚拟经济发展的影响则不明确。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够通过对R&D投入的刺激,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累积。另外还针对技术创新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开展了有关经济后果的拓展研究。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王元月
本文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考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影响企业资本投向的微观传导途径,及其对企业金融投资挤出效应的间接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非协调发展促进了企业的金融投资,同时抑制了企业的实体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与研发投资);其次,与挤入效应相比,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中介效应的影响下,企业金融投资对实体投资的影响更多表现为挤出效应,且与固定资产投资相比,这一挤出效应在研发投资中更为显著。另外,本文还考虑了企业内外部因素的调节效应,发现在产权性质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不同的企业之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对企业金融投资挤出效应的间接影响都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资本投向 挤出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武英涛 刘艳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的新老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当前对该思想进行的全面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本文从实践需求和理论基础两方面系统梳理了该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研究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跨区域协同发展、坚持补齐发展短板、坚持绿色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使命、主要手段、内在要求、基本原则和潜在动力。该思想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红 侯贵生 孟凡斌
本文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重点考察虚拟经济非协调发展对非金融企业实业投资获利能力的影响,并从异质性和影响机制两方面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虚拟经济非协调发展显著抑制了非金融企业实体投资的获利能力,并且与研发投资相比,这一抑制效应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更为显著。其次,在产权性质(微观因素)、行业竞争程度(中观因素)和地区金融环境(宏观因素)的影响下,虚拟经济非协调发展对企业实体投资获利能力的抑制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第三,进一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非金融企业实业投资规模的下降以及对金融渠道获利偏好的增加都是导致虚拟经济非协调发展抑制企业实体投资获利能力的可能渠道。针对"脱实向虚"对非金融企业实业投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虚拟资本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并完善企业内部的治理机制与监督机制。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实业投资获利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守义 陆振豪
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以虚拟经济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马克思"资本化"和"派生化"两种思路出发来理解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助于我们跳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范畴来理解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现实内涵。在"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任务中实现以虚拟经济促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需要从"以去产能调节虚拟与实体经济的比重,以去杠杆维持虚拟经济的稳定,以降成本来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以去库存调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率和以补短板激发实体产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守义 陆振豪
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以虚拟经济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马克思"资本化"和"派生化"两种思路出发来理解虚拟资本、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助于我们跳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范畴来理解我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现实内涵。在"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任务中实现以虚拟经济促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需要从"以去产能调节虚拟与实体经济的比重,以去杠杆维持虚拟经济的稳定,以降成本来切实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以去库存调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资产负债率和以补短板激发实体产出发展潜力"这五个方面同时发力。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美国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去工业化",期间以"FIRE"(火)产业为主体的金融服务领域呈现出一派非理性发展的"繁荣"景象,直到2007年这种情形被次贷危机所终止。伴随着以金融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遭遇严重挫折,作为未来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动力的"ICE"(冰)产业便应运而生。这样,美国经济结构经历从"火"到"冰"的冷却和调整,并力图实现二者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就成为未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美国经济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健桂
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开始反思自身的金融政策。尤其是一些以美国金融市场为模板,奉行自由市场制度的国家。金融危机让世界认识到,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一部分,一旦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对整体经济将产生巨大的风险隐患。但是稳健的金融市场对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资本配置、风险分摊、降低成本、信息提供以及产权明晰等方面。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实体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区域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陆续形成了以地缘划分的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即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同时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东西联动、陆海统筹、协同对外的区域发展新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冉芳 张红伟
当前阶段,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风险凸显,大量金融资源聚集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金融脱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功能,存在金融异化现象。文章从现阶段我国金融异化的现状出发,分析金融异化带来的风险,强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金融机构激励机制、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平衡金融监管与创新、优化宏观政策目标是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
金融 实体经济 金融异化 非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