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0)
- 2023(11555)
- 2022(9676)
- 2021(9116)
- 2020(7555)
- 2019(16848)
- 2018(16853)
- 2017(30826)
- 2016(17371)
- 2015(19516)
- 2014(19897)
- 2013(18772)
- 2012(17831)
- 2011(16110)
- 2010(16759)
- 2009(15754)
- 2008(15947)
- 2007(14881)
- 2006(13451)
- 2005(12564)
- 学科
- 济(61431)
- 经济(61326)
- 管理(57065)
- 业(48206)
- 企(41382)
- 企业(41382)
- 方法(21756)
- 财(21339)
- 制(19950)
- 农(19702)
- 中国(18976)
- 数学(17802)
- 数学方法(17446)
- 业经(15037)
- 学(14902)
- 体(14084)
- 银(13608)
- 银行(13579)
- 行(13029)
- 策(12950)
- 务(12578)
- 财务(12529)
- 理论(12511)
- 财务管理(12497)
- 融(12364)
- 金融(12357)
- 贸(12074)
- 贸易(12066)
- 企业财务(11840)
- 易(11767)
- 机构
- 学院(245276)
- 大学(245139)
- 济(97107)
- 经济(94616)
- 管理(88623)
- 研究(86564)
- 理学(74099)
- 理学院(73255)
- 管理学(71846)
- 管理学院(71371)
- 中国(68304)
- 京(53175)
- 财(52841)
- 科学(50874)
- 所(44058)
- 江(41088)
- 农(41072)
- 中心(40243)
- 财经(39218)
- 研究所(39102)
- 经(35393)
- 业大(34433)
- 北京(33805)
- 范(32795)
- 师范(32429)
- 农业(32122)
- 院(31894)
- 州(31771)
- 经济学(29420)
- 财经大学(28714)
- 基金
- 项目(153180)
- 科学(119822)
- 研究(116000)
- 基金(109002)
- 家(94746)
- 国家(93863)
- 科学基金(79405)
- 社会(71894)
- 社会科(67883)
- 社会科学(67871)
- 省(59890)
- 基金项目(55621)
- 教育(54700)
- 划(50664)
- 自然(49795)
- 编号(48750)
- 自然科(48628)
- 自然科学(48612)
- 自然科学基金(47744)
- 资助(45489)
- 成果(42987)
- 课题(35425)
- 重点(34886)
- 部(34574)
- 制(33198)
- 发(32317)
- 创(31348)
- 性(31072)
- 项目编号(29852)
- 教育部(29687)
共检索到398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丹 卢倩倩
在十八大以来的宏观调控体系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的改革导向替代了以往主要以需求侧总量型调节的经济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价格政策在新时代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内涵、目标和作用机制,并说明了价格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新时代价格政策更加坚持市场化方向,强化保障民生与稳定物价的作用,参与宏观调控体系中产业调整和资源保护统筹协调。价格政策的实施措施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主要包括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价格坚持"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完善重要民生商品的储备调节制度以及加强价格监测预警的宏观调控作用等。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价格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协调,调整市场行为主体激励结构,实现预期宏观调控目标。进而,本文从市场化改革、价格改革和行政改革三方面,提出了更好发挥价格政策在新时代宏观调控中作用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1994年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国债管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李扬1994年,是我国宏观调控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简单他说,在这一年里,由于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减弱。货币金融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楚尔鸣 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新的特征和新的要求,新时代亟需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创新与完善。本文提出通过总量与结构调控相结合,需求与供给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数量、质量与效益相结合,时机、节奏与力度相结合"五个结合"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范式,然后构建了传导逻辑维、时间状态维、空间状态维"三维系统"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框架,最后针对新时代下中国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宏观调控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张鹏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恢复期,我国既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也面临着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和复合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国际形势看,随着国际经济的加速复苏,后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剑 陈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也在不断创新。中国目前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总供求模型为理论基础,可以分为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市场环境管理三个部分,其中需求管理主要包括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需求型创新、需求侧改革,供给管理主要包括要素价格政策、财政政策、供给型创新、供给侧改革,市场环境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改革"和在既定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市场环境微调政策"。本文以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文件为例,分析了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具体应用,并结合美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探讨了中国近年来宏观调控的创新之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丰雷
基于中国实践,对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主体、对象以及政策工具等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结论是:(1)尽管面临缺乏理论依据、缺少国际经验、缺乏可行的政策工具以及土地市场的区域性导致传导机制不顺畅等困难,但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是适应中国现实的"次优选择;"(2)土地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明确为重点保障宏观经济长期增长;(3)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有供地政策、土地规划、土地税收、土地价格、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土地行政手段等;(4)供地政策可作为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核心,长期来看则可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尽量减少价格管制和行政手段的运用。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宏观调控 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藏春
去年我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特殊国情特殊发展阶段的特殊选择。对于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则是特殊阶段的特殊选择。也就是说一旦中国的市场机制完全建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宾 毛炳寰
中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及全球化的进展,我国的就业形势仍将严峻,失业调控和促进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面临的重要任务。在现实中,世界各国采取的失业调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中国进入了经济新时代,其最基本特征就是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迈向了高质量的增长。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以7月份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契机,中国金融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总书记特别强调的金融回归本源、要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与此同时,从2016年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审慎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国强 朱满德
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在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实施、协调运用各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粮食储备吞吐与进出口调节手段以及粮食市场管理与低收入群体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制度框架、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粮食 粮食储备 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龙 刘金全
不同阶段不同政策目标下,不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不同,合理构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框架意义重大。通过对货币政策的"单一型"规则与"混合型"规则选择、货币政策的"降杆杆"与"稳杠杆"权衡等问题进行文献分析,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框架存在混合型规则、预期管理、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等调控共识,但也存在评价指标单一、缺乏微观主体预期、经济政策交互效应考虑不足等问题,应将货币政策调控评价指标、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经济政策交互效应等问题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和分析重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庞明川
本文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宏观调控经验和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体制基础,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不应沿用和照搬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应与经济转轨的体制基础相适应,在围绕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短期波动去研究和应对的同时,结合体制、产权等方面出现的障碍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注重与相应的体制基础相协调和配合。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宏观调控 体制性约束 政策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烽 何华荣
本文认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现实价格最终是受市场左右的,我国改革十多年来,放开价格的商品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还有20%的商品价格部分地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但定价主体没有到位、定价行为还不规范,已放开的价格还是一些非主流商品,行政手段仍起相当大的作用。为此,必须规范定价行为,并使调控手段科学化、制度化。应从宏观总量调控、法律规范、储备调节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四个方面健全和完善调控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得源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李得源从甘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实际出发,研究市场价格的形成运行,有针对性的实行价格宏观调控,在当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甘肃价格改革,历经15年,在由计划价格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